女子在上海走了四条街,竟没有找到扔垃圾的地方

一位小姐姐为了扔掉难喝的咖啡,在上海走了四条街,都没有找到垃圾桶。

知情网友回复:上海的垃圾桶还没有咖啡店多[尬笑]。


资深网友解释:上海街拍为什么人手一杯咖啡,那是因为没地方扔[捂脸]。

热心网友留言:帮小姐姐找到垃圾桶了[笑哭]。

抛开网友的搞笑评论不谈,上海街头的垃圾桶真的那么少吗?

上海市民表示,2019年以前,街上垃圾桶很常见,特别是在繁华地段。原本每隔几米就有一个的垃圾桶,如今却少了不少。与此同时,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也在持续推进,市民对此表现出了高度的参与度。但是,垃圾桶的减少是否与垃圾分类成果有关呢?

众所周知,在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史上最严垃圾分类于2019年7月1日在上海正式施行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在“2023民生访谈”中表示,2019年上海全市有6.2万个公共垃圾箱,到2022年上半年,数量减少到3.6万个,期间有部分市民反映垃圾箱太少,通过调研后增加了2000个垃圾箱,到2022年底全市垃圾箱数量为3.8万个,较2019年总量减少了2.4万个,有效减少了分散型街面污染。

由此可见,垃圾桶的减少与垃圾分类的实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减少公共垃圾桶可以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减少非生活垃圾的产生。垃圾桶的减少还可以节省清运成本,降低城市管理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从网友的留言可以看出,垃圾桶的减少从一定程度上倒逼了市民的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然而事情总有正反两面,正如网友所说,我的素质取决于垃圾桶的距离,撤走垃圾桶的逻辑是认为减少垃圾桶就能促使市民垃圾分类,而现实却是,没有垃圾桶我就扔地上!

路边随意乱扔的垃圾。

五一假期的陆家嘴。


浦东街上的垃圾,以前没有的

很多市民认为垃圾桶减少太过迅速,导致路上垃圾无处可放,进而影响城市环境。此外,一些市民表示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分类指导不足、居民参与意识不强等。这些问题导致垃圾分类效果并不理想,垃圾桶减少反而让城市环境更加混乱,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民的麻烦,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压力,也增加了马路上乱扔的垃圾。


垃圾桶的减少是大势所趋

其实垃圾桶的减少不光是上海的问题,自从推广垃圾分类以来,很多地方的垃圾桶都不见了。


从长远来看,垃圾桶的减少是大趋势,但是,如何平衡垃圾分类和市民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只着眼于垃圾分类的效果,而忽略市民的实际需求。垃圾桶的减少是为了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但是如果垃圾桶减少太快,没有提供足够的垃圾桶给市民使用,那么就会影响市民的生活和城市环境的整洁。因此,在推进垃圾分类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便利度,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有关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综上所述,政府需要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便利度,加强宣传和指导,提高垃圾分类的效果和质量;市民则需要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从而减少对垃圾桶的需求。只有政府和市民共同合作,才能够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设更美好的城市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垃圾   城市环境   上海市   垃圾箱   垃圾桶   上海   整洁   地段   全市   数量   市民   需求   女子   效果   地方   网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