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想逼中国买美债,可她想错了,“救美国就是救中国”不会再现

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这不是访华来了嘛,很多人都说耶伦是来卖美债来了。美国为什么急着要向中国卖美债?中国究竟要不要买美债?这一系列的问题,相信大家都曾经思考过。

针对这个问题,我讲讲我个人的看法:

耶伦是不是来卖美债来了?可以肯定地说,耶伦是承担着这个任务的,在目的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当然,在各种场合,不管是美方还是中方,都不会公开谈论买美债或者是卖美债的问题。

美国现在正好碰到了需要有人买美债的关键时刻。前两个月美国国内闹得最厉害的事就是关于美债上限的事。当时美国的债务上限马上就要突破了,一旦突破就无法借新债了。拜登政府急着想突破美债上限,设立一个新上限。

提高美债上限不是拜登政府说了算的,而是国会说了算。共和党人占优势的美国众议院就借机拿捏拜登。当时吵得很凶,直到5月31日的时候,拜登政府和美国国会众议院达成了一致,于是新的美债上限出台了。这是美国第103次提高债务上限了。

这一次债务上限的有效期到2025年,提高到了32万亿美元。既然放开了,就要借新债了。如果不借新债,那么美国的日子是没法过的,因为美国执行的是赤字财政,换句话来说就是借钱过日子的。

借钱过日子是好是坏,这事还真不好说。早年间我们的财政政策叫“量入为出”,我们是以既无内债,又无外债做标榜的。那个时候美国开始实施借钱过日子的财政政策了。借钱过日子的财政政策,有它的好处,且是很大的好处。

举个例子,两个人同时大学毕业,同时看上了两套相同的房。一个人借钱把房子买下来,住进去了。另一个在攒钱,准备买这一套房。结果等到60岁退休的时候,借钱的人终于把房贷还清了,而攒钱的人也终于把买房的钱攒下来了。于是买了房住进去。这两种模式比起来,是借钱过日子舒服,还是攒钱过日子舒服呢?显然借钱过日子要舒服得多。

当然,这种讲法只是一种很通俗的说法,这里涉及的问题很复杂,包括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等等。各方面看起来,借钱过日子就是爽。但是借钱过日子也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一旦你到了60岁,这个钱还不上了怎么办?

那显然就要出大问题了。对个人来说是破产。如果对国家来说,破产影响面显然要比一个人的破产要严重的多了,尤其是对大国来说。一旦出现了债务违约、破产的情况,这个事就真大了。现在美国借钱过日子真爽的状况就一点点逼近了,钱还不上的状态。不管能还得上,还是还不上,日子还得过。

美国终于把债务上限又提升了,目的是能够借新债。先来借一笔,据说是8500亿美元。但是操作起来不简单。提高债务上限这是国会的事,国会批准了新的债务上限,借钱就是美国财政部的事,美国财政部发行美债来借钱。

借钱跟谁借呢?谁来买美债就跟谁借,但问题是如果大家都不买美债,怎么办?都不买美债,那么这个美债有人买;谁来兜底呢?美联储来兜底,把它买下来;那么美联储又哪来的钱,买这么多的美债呢?

美联储没钱,但是有一个职能:印美钞,印美元。美国人最大的本事是印票子,但是美国政府是印不了票子的,这个权力掌握在美联储的手中。

美联储要买新美债,要靠印票子来买。只会造成大笔的美元就流到了美国的国内市场,直接带动的是美国大规模的通货膨胀。

现在对美国最在意的就是通货膨胀。美国一直加息,一个重要的说法就是要遏制通货膨胀。如果由美联储来兜底,又一波“美元洪水”就会放到美国国内市场上,新的通货膨胀又起来了。

有人说可以继续加息吧?但是加息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坏处正在逐渐超过好处,这样就处在通胀和加息的两难状态了。

对美国来说,最好的办法是有人把美债买走。如果其他的国家买了美债,就相当于借钱给美国,那么对美国国内市场的通胀不会产生大的影响。这样美国一方面卖了美债借了钱,另一方面国内的市场不受大的影响,没有大的波动。下面再往下操作就好操作了。

所以,美国的财政部目前天字第一号的任务就是要卖美债,把美债卖出去。耶伦就是美国的财政部部长。这个美债向谁卖,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兜里头都是紧巴巴的。

以往买美债的大户,日本、中国、英国、沙特等等一系列的国家,现在沙特买美债恐怕越来越难了。英国有心无力,现在也和沙特一样处在抛美债的过程当中。中国总体上,美债也是处于减持当中的。只有日本好像还继续增持美债,但是增持的能力已经极其有限了,属于杯水车薪。

那么,需要更多的人买美债时,美国想到的是中国。这些年,中国的外贸进出口有巨额的顺差,手里头有多余的美元,那么向中国卖美债,这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我看到有的网友说:耶伦来是来求中国买美债的?大方向没错,但是有一个字用错了,那就是“求”。

美国从来不会求别人干什么,美国只会逼别人干什么,所以耶伦来是要逼我们买美债的。但是逼着买美债这个活不好干,逼中国显然走不通的,只能利诱了。拿别的利益来进行交换。

美国手里的利益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中国商品输美关税问题-这是当年贸易战遗留下来的问题;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封锁的问题,包括技术的封锁和产品进入美国本土和其他国家市场等等;还有,美国把许多的中国企业拉入了黑名单,都是美国手里头握着的筹码。

这些所谓的筹码来交换中国买美债是。我打了你然后告诉你买我美债吧,如果买了,我可以少打你一巴掌。

大致的原理就是这样,可现在情况下,美国想逼中国买美债恐怕越来越难了。8500亿美元的美债由中国全部兜底,美国人心里明白这是做不到的。实际也有几层的目的,第一层中国买大笔的美债,第二中国少买一点,带个头起个示范作用,第三层起码中国不要抛美债。

那么耶伦的目的能不能达到不好说,看美国人能拿出什么样的交换条件。现在未必能看出结果,恐怕要等几天,看美债市场上的反应才能得知一二。

可能几乎所有的网友都会说:千万不要买美债,买美债就是借钱给美国打中国!

说的对不对?有没有道理?说的对,有道理!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跨度来说,中国不应该增持美债,而应该减持美债。但是这有一个前提,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如果放到一个短时间内,美债的买与卖、增持与减持就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事情。但是不能把买美债作为一个政治正确的衡量目标,否则相当于把自己的政策空间给压缩了,对我们自己是没有好处的。

所以说长远来看,美债必须抛!必须减持!但短期来说,是买是卖,是增持还是减持,恐怕就有许多技术性的操作了。

不管怎么说,像以前大规模地买入美债,所谓“救美国就是救中国”,在今天再也不会出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美国   中国   沙特   财政部   目的   财政政策   票子   通货膨胀   国内市场   国会   上限   债务   过日子   好处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