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里,老人出现这几个特点,预示着子孙走向衰败

《增广贤文》里说:“堂上二老是活佛,何须灵山朝世尊。”

一个家庭里,最受尊重的是老人,他们是父母,或者祖父母,说话有分量,办事有章法,育人有温度。

可惜的是,很多老人,过于固执己见,并且不知道自己的错误,给子孙的引导,反而害了子孙。

特别是子孙长大的过程中,老人的言行举止,就是一面旗帜。若是旗帜指引的方向错了,不管子孙如何折腾,都无济于事,反而进一步下滑。

通常,老人身上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子孙就可能走向衰败,需要几代人一起改正。

01

第一,“这不行、那不行”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子孙的发展。

一个孩子,要去玩泥巴,父母、爷爷奶奶都阻止:“玩什么,太邋遢了。”

孩子偷偷去玩泥巴,父母、爷爷奶奶咆哮,甚至打骂一顿,让孩子战战兢兢。

如果孩子要独自出门,和某个朋友玩,父母的各种担忧,就开始了。接着,父母开启了跟踪模式,冷不丁会冒出来,挡住孩子的去路。

孔子说过:“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如果孩子的天性被克制了,感觉无法动弹,那就变成了“乖孩子”,是老人们想要的样子。可是孩子长大了,会走向两个极端——习惯性被大人安排,没有自己的主见,有意见也不会发表;反对大人的控制欲,然后叛逆到失控。

有格局的老人,会让孩子在一定尺度内释放自己,按照自己的个性去发展。

江苏常州,有一位年轻雕塑家冷术,父亲冷天明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雕塑家。

冷术从小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玩泥巴也是自由的;街舞也是可以自由发展的。宽松的教育方式,是他成功的关键。

俗话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子孙的灵魂,从小就被困在笼子里,人生的发展自然就处处不顺了。哪怕子孙走出一条路,也会被老人否定,非常难受。

02

第二,“早点去打工”的持家习惯,只会让子孙活在社会底层。

有老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牧羊人想办法送孩子去读书。孩子一路奔波,走进了大学,然后回到了乡村,继续放羊。

牧羊人很伤心,早知如此,一开始就让孩子放羊,还少走弯路。

也有一些农村的老人,从孩子读书第一天开始,就说:“初中毕业了,就去打工。”

哪怕是孩子考上了高中,也会被浇冷水:“不见得你会考上大学,打工去吧。”

反正要去做低端的工作,何必努力读书呢?这样的思想观念,是很可怕的,可惜很多老人,却不以为然,从来没有想到,自家的孩子,也可能是人中龙凤。

不是低端工作,就养不活自己,而是太难了,也难以把控自己的命运。

更可怕的是,有的老人,宣扬读书无用论。“看吧,开店铺的老板,也就是会算数而已,不需要太多文化”,这样的话,似乎有道理,却忽视了老板在社会上的学习,生活的经验。

其实,读了大学之后,回乡去放羊,都能有出息,会改变老一辈的放羊模式,还能找到网络销售,科学放羊等方法,提高利润。怎么是一样呢?

03

第三,“不找到对象,就别回家”的逼婚模式,让子孙开始疏远家庭。

例举一下,这些年,年轻人躲避逼婚的模式,主要有三个:请一个异性,假扮成对象,回家过年过节,在节后就分道扬镳;过年干脆不回家,找一些借口;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决定做一个不婚族。

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父母想要的。可是这一切,都是父母逼出来的。

儿女如何找对象,如何结婚,这是改变命运的一个关键节点。

找了一个好对象,如虎添翼,体现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按照父母的要求去结婚,之后离婚了,或者在婚姻里,吵吵闹闹,人生也会一蹶不振。

古时候,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儿女结婚,就像开盲盒一样。

《儒林外史》中的沈琼枝,被父亲送到盐商宋为富家。

没想到,宋为富是一个骗子,假惺惺说,沈琼枝是老婆,其实是小妾。

沈琼枝的父亲知道被骗后,去告状,结果被人从衙门里轰出去。沈琼枝也吃尽苦头,逃离婚姻,人生不得安宁。

婚姻讲究的是缘分,不要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什么“门当户对”,什么“买房买车”,都是过时的观念。只要缘分对了,夫妻一起努力,啥都会有。

老人,不要逼着子孙,病急乱投医,狗急去跳墙。一步错,步步错啊。

04

对于老人的行为,子孙应该怎么办?

任何时候,都要记住“我命由己不由天”。父母是我们的天,祖父母也是,但是命运是我们自己的。

若你发现老人的指引是错误的,人生也开始衰败了,不要开启摆烂、仇恨家庭的模式,建议你做到四点。

其一,远离家庭,敢于独自求发展。

其二,对于老人,能够给赡养的费用就行,不要走得太近,不要深入交流。

其三,找到自己的缘分,并且坚持下去。

其四,在某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坚持久一些,等有了一定的眉目之后,老人也会开始改变眼神,甚至会帮助你。

老人对子孙的态度,本身是“爱”,只是爱的方式错了,换位思考就会明白。你无法彻底改变他们,但是可以活成自己,不要几代人捆绑在一起。

05

古人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这句话,不仅仅是老人要主动放手儿女,让儿孙自己的闯荡;还可以是儿孙自己独立自主,别被老人的套路,套住自己。

鲁迅先生说过:“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一个完全的人。”

人老了,不仅要做长辈,还要做德高望重的人,若是只是居高临下地教育孩子,还不如别生孩子,免得孩子以后遭罪。

最后,愿天下家庭,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一代更比一代强。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子孙   老人   家庭   雕塑家   儿孙   泥巴   走向   父母   模式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