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时,在印尼三宝垄留下了什么?//叶曙明

作者 叶曙明

明朝虽然实行海禁,但与南洋的官方交往与并未中断,而且日趋活跃。除了三佛齐之外,还有须文达那(苏门答腊),也是一个位于苏门答腊东北部的小国,洪武十六年(1383)派使节到中国。明成祖朱棣时期,双方交往更密,使节仆仆于途,明成祖多次派人到须文达那,赠以“织金文绮、绒锦、纱罗”等礼品,以示“怀柔”。郑和下西洋时,也把这个小国作为出访国之一。宣德九年(1434),须文达那酋长的弟弟到中国访问,不幸在北京病死,宣德皇帝朱瞻基非常惋惜,封他为鸿胪少卿,由官府负责丧事,还专门为他置守冢户。

在苏门答腊的东北部还兴起过那孤儿、黎伐、南渤利、阿鲁等酋长国,在明初都与中国有交往。在《明史》中,不乏这样的记载:“其酋长常入贡方物”,“比年入贡,始成祖世不绝”,“遣郑和抚谕其国”,“郑和使诸番,亦有赐”,等等。在加里曼丹东北部的婆罗国,这时也有复兴之象,在明永乐三年(1405)、四年(1406)、五年(1407)连续三年遣使到中国,据说万历年间(1573-1620)婆罗国的国王还是福建人。

永乐三年(1405),朝廷做了三件与海洋有关的大事:一是在广州、泉州和宁波分设三个市舶提举司,管理“四夷朝贡”的海外贸易;二是封宰奴里阿必丁为苏门答腊国王;三是派郑和首次下西洋。这三件事情发生在同一年,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反映出朝廷与世界保持交往的愿望。这三件事,都与印尼有关。

三宝垄,是印尼中爪哇省最大的商港和首府,也是印尼仅次于泗水、雅加达的第三大港,华侨把它称作“垄川”。三宝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七下西洋的郑和,众所周知,他的小名叫三宝(亦作三保),人们也叫他“三宝太监”(或作“三保太监”)。


印尼的郑和像

1


明初的海贼非常猖獗,剽劫行旅,攻击官军,对沿海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朝廷不得不实行长期海禁,二桅以上的船只,禁止出海,凡私下与海外互市、贩卖番货者,一律施以重罚。有明一代,倭寇海盗的困扰,始终未能彻底解决。

明洪武年间,有个叫陈祖义的人,从潮州跑到巨港,投靠三佛齐国王麻那者巫里,获委为一个小头目。国王死后,他纠集了大批海贼,自封为酋长,以拦劫巨港过往商船为业,与梁道明为争夺地盘,矛盾非常尖锐。梁道明受招安返回中国后,余部由他的助手施进卿接管,成为巨港的新侨领。陈祖义与施进卿之间,继续为争夺地盘而明争暗斗。

由于陈祖义恶名昭彰,商人闻风丧胆,都不敢到巨港,令这个繁华商埠迅速衰败。1407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返航时,途经巨港,听到了很多陈祖义的恶行,但仍然以慈悲为怀,派人传召陈祖义,希望能够招安他。但陈祖义胆大包天,竟然打起郑和船队的主意,企图以诈降抢劫大明船队。

计划被施进卿侦知,星夜奔入郑和行辕揭发。郑和勃然大怒,暗中调兵遣将,设下埋伏,当陈祖义到来时,放起号炮,官军从四面八方杀出,海贼大溃,被歼5000余人,焚毁贼船10艘,俘获7艘,陈祖义本人也被官军擒获,明正其罪,押回中国处以斩首之刑。施进卿以举报有功,受大明朝廷封为“宣慰使”。

印尼地区原来是印度教与佛教占优势,郑和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七下西洋,数经印尼,在他离开巨港后,巨港华人便出现了伊斯兰教区;到1411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返航后,船队所到之处,在杜板、锦石、惹班、雅加达、井里汶等地,都相继出现了华人的伊斯兰教区,华人纷纷受戒持斋,成为穆斯林。

三宝垄华人首领孙龙有一个养子叫陈文,是满者伯夷国王与华人妻子诞下的儿子,印尼名罗登·巴达,1520年,即郑和去世87年之后,他在爪哇岛东北部创立了印尼的第一个伊斯兰教王国——淡目国。满者伯夷国衰落后,分裂成众多的伊斯兰教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频繁战争和兼并,才逐渐走向统一。这是后话。但郑和七下西洋,对推动伊斯兰教在印尼的传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则是不容忽视的。据《明史》的记载,婆罗国“王者为闽人也,或言郑和使婆罗,有闽人从之,因留居其地”。而婆罗国的习俗,“禁食豕肉,犯者罪死”,“有礼拜寺,每祭用牲”,可推断已信奉伊斯兰教,这与郑和到访,闽人做了国王,肯定有密切的关系。


印尼的郑和浮雕



永乐十一年(1413)由郑和担任正使,王景弘担任副使,奉旨统军二万七千余人,驾海舶四十号,第四次下西洋。适逢苏门答腊发生内乱,苏干剌弑王篡位,领兵数万攻击郑和的船队,郑和奉帝命统率官兵追剿,生擒苏干剌送京伏诛。郑和在三宝垄停留一个月,进行整休,郑和经常到当地华人的回教堂祈祷,临行时委任黄达京掌管占婆华人回教徒。

然而,按印尼华人的传说,郑和到三宝垄是明永乐十五年(1417)第五次下西洋时。上岸的遗址至今尚存,叫葛堂巴都(印尼语原意为“石室”),华人称作三保洞。郑和在这里上岸,也不是因为追剿苏干剌之役后需要休整,而是船队在离开泗水前往巨港(旧港)途中,副使王景弘患了重病,无法继续航程,船队被迫在三宝垄的塞蒙安河边泊岸,把王景弘送到岸上。

郑和跋履山林,亲自为王景弘觅得一处幽静的山洞,让他栖身养病,为他准备了足够的口粮、药物,留下了十几名随从和一条船。郑和船队继续前进。王景弘留在了三宝垄,病愈以后,也没办法追赶大队了,便带着随从,在当地伐木建屋,垦荒种植。后来他们都与当地女子结婚,开枝散叶。



王景弘是福建宁洋人,《宁洋县志》记载:“王景弘,集宁里人,明永乐间随太宗巡狩,有拥立皇储功,恩赐嗣子王祯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王景弘也是一位太监,他的儿子是过继来的。印尼华人传说,王景弘是一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在当地传播教义,向原住民宣讲有关伊斯兰教的道德箴言,导人向善,并教育人们要崇敬三保大人的丰功伟业与高尚品德。每月初一、十五,他都率领人们恭恭敬敬地向郑和神像上香敬拜。在他87岁那年,驾鹤仙去,以回教仪式安葬在三宝垄,并获得了“三保的年高德劭的领航员”(Kiai Djuru Mudi Dampo Awang)的尊称。

这究竟是历史上的真实故事,还是坊间的鼓词演义?在现存的中国史书上,无法找到确凿的证据,相反,在明朝的官方记载中,王景弘不仅没有滞留在爪哇,而且在郑和第六、七次下西洋时,他都在随行人员名单之中。《明史》载:“(宣德)五年,帝以外蕃贡使多不至,遣和及景弘遍历诸国(即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出发之前,宣宗皇帝还亲撰长诗分别赐赠郑和与王景弘两位正使太监。其中《赐太监王景弘》曰:


南夷诸国蟠海中,海波险远迷西东。

其人习性皆颛梦,浮深泳浅鱼鳖通。

自昔不与中华通,维皇太祖天命隆。

薄海内外咸响风,中兴功烈维太宗。

泽及远迩如春融,明明皇考务笃恭。

至仁怀绥靡不容,三圣相承盛德洪。

日月所照悉服从,贡琛纳贽来无穷。

昔时将命尔最忠,大船摩曳冯夷宫。

驱役飞廉决鸿蒙,遍历岛屿凌巨谼。

覃宣德意化崆峒,天地广大雨露浓。

……


《明史》还记载了,明宣德八年(1433)郑和在古里去世,由王景弘扶柩回国。宣德九年(1434),王景弘作为正使再出访南洋,先到苏门答腊,后到爪哇。回国时,须文达那酋长遣其弟哈尼者罕随船队到北京朝贡。

由此可知,坊间的许多传说,都与史书有出入,反映了历史事件在民间辗转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有趣的变异,往往折射出民间的愿望。比如在印尼华侨中,一度盛传郑和与三保太监是两个人,有华人文献是这么写的:“从前,宣德在位期间,有个太监名叫三保,也就是今人所称的三保公;他奉命去觅宝,于是与郑和等人向北航行。”还有说三保的意思是有三个保护者,一个姓郑,在三宝垄;一个姓马,在井里汶;还有一个姓王,在暹罗。甚至有人提出,三保洞旁边的墓,不是王景弘的墓,而是郑和的墓。郑和七下西洋途中,在古里去世,当时船队正准备经苏门答腊、爪哇回国,时已盛夏,郑和的遗体要运回国内,已无可能,只能在爪哇的三宝垄安葬。

印尼华人自豪地说,在国外用中国人命名的城市十分少见,三宝垄是其中之一。这很可能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事实上,三宝垄的印尼语原文是Semarang,源于三宝垄当地一种常见的果树阿森(Asem),这种树的特点是枝叶稀疏,所以叫阿森-阿朗(阿朗是djarang-djarang的简化,意思是“树叶稀疏”),人们就把这地方叫做Semarang。华人也有人把它译作“三孖冷”,或“三马垄”,本来这两个译名更接近原文的读音,但因为崇拜郑和的华人太多,所以三宝垄这个与原读音差异较大的译名,最后反而最为通用。


在三宝垄保存着许多与郑和、王景弘相关的史迹。当年王景弘养病的山洞,如今命名为“三保洞”(三宝洞),在三宝垄市西北5千米的望安山上,塞蒙安河在山下蜿蜒而过,两岸的乡镇、港口依旧人声喧哗,而三保洞前古木参天,浓荫匝地,却别有一种安详宁静之感。洞旁有三宝墩,相传是郑和沉舟之处。

这个被奉为“圣洞”的山洞,洞口一米见方,屈身而入,内深数米,豁然开朗,出现一个上百平方米的洞室。洞旁有一水井,相传是郑和派人挖掘,为王景弘及侍从提供水源的,人称“三保井”。至今井水还是非常清澈,被视为圣水。洞中石壁上供奉郑和像,左右一副对联:“受命皇朝临海国,留踪石洞庇人寰”,传说是王景弘当年率众参拜时放置的。


三保洞



三宝垄这个地名到底与郑和有没有关系?郑和有没有在三宝垄登岸?王景弘有没有在三保洞养病,并成为当地第一代的华侨?不管官史如何记载,都无法改变印尼华人世代相传的故事。他们坚信郑和是神灵,可以保佑当地风调雨顺、物阜民安;华人大都相信风水,他们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背山面水,藏风聚气,因此聚居在三保洞附近的华人愈来愈多,希望获得郑和的庇佑。

当时三保洞位于犹太人的居住区内,华人要进洞祭拜,十分不便,于是便在洞的附近兴建一座三保公庙。每逢中国农历初一、十五,不少华侨华人都要前往三保公庙上香;芒舡的田野,遍插香火,烟雾迷天,景致蔚为壮观。每年中国农历六月二十九日,相传是郑和在三宝垄登岸的日子(也有说是郑和的生日),当地华侨华人更是倾城而出,举行隆重的祭祀和庆祝仪式。在一片锣鼓、鞭炮声中,人们前呼后拥,簇拥着三保公圣像上街巡游,象征郑和重游故地。不少印尼当地人也参与其中,与华侨华人一起庆祝。塞蒙安河畔,望安山下,香火弥天,龙狮齐舞,人山人海,万众欢腾。

三保公庙是三座中国式的殿宇建筑,始建于1434年,1931年重修,经过历代的维护修葺,愈加金碧辉煌,气势非凡。中殿供郑和塑像,左殿供一大铁锚,据称是郑和船队遗物,右殿是王景弘及其随从的墓茔。如今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1724年,当地华人在三保洞前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庆典,答谢郑和庇佑的神恩,人们载歌载舞,如登春台。庆典过后,华人集资对三保洞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修葺,在洞前建了一条长廊,作为四方香客来上香时休息之所。


郑王庙


除了三保洞外,与郑和相关的历史遗迹,在茂物还有一口三保井,在巴里的邦利县巴都村有一座“三宝灶婆公庙”,供奉的一男一女两尊神像,男的身穿明朝服装,脸蓄胡须,女的手提篮子,被当地人尊为“海港之神”,受爇香顶礼。相传这男的是郑和的厨师,姓江;女的是跳巴厘舞的,两人没有随船队走,留在了当地,结为夫妇,繁衍子孙。

庙旁有一座九层浮屠,收藏着一把切肉刀,一对拖鞋和一支竹制烟斗,是这个厨师用过的遗物,被视为“圣物”,每年巴厘历四月,在举行“海港之神”诞辰庆典时,便会拿出来展示一次,接受民众瞻仰。传说这位姓江的厨师还从中国带来了花生、白葱和荔枝,在当地栽种成功,如今巴厘是印尼唯一有荔枝生长的地方。

关于中国人带来荔枝的故事,在印尼流传很广,直到1960年,巴塘(巴厘首府)印(尼)中友好协会等团体在给当地中华总商会赠送礼品时,还很真诚地说:“当你们到达了中国以后,看到了中国的古老的铜钱和广东的荔枝,请你们不要忘记,这些东西你们的祖先很早就已经带到了巴厘,并且已经在巴厘生了根,将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除了荔枝之外,豆芽、豆腐、豆酱、酱油、面条等食品,也都是从中国传去的。至今,这些食品在印尼语中的发音,与闽南语仍大致相似;印尼人制豆腐的方法,也与漳州、厦门如出一辙。据说还有韭菜、萝卜、芥菜等蔬菜和仙丹、金凤花、茶树、桔树等植物,也是由华侨从中国带去的。在印尼语中吸收汉语词汇的还有:木屐、茶碗、清明、大秤、锦缎、春卷、舢板、茶、茶壶、菩萨、福气、中国糕(年糕)、豆干、擦桌布等。

1966年,三宝垄市政府建立纪念碑,以印尼、中、英三种文字记载了郑和的简历及访问印尼的经过。不管王景弘是不是当地华人的开山祖,三宝垄从一片荒凉之地,开发成今天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华人是功不可没的。

时至今日,据一般的估计,三宝垄有五到七成的经济活动与华人有关。大多数华人以经商为生,从事物资批发,还有就是塑料、铁皮、布匹等产品的制造。三宝垄还有两条以华人命名的街道,大名鼎鼎,一条是林医生街,源于一位著名的土生华侨医生林月华;另一条是黄仲涵街,以印尼糖业大王黄仲涵的名字命名,三宝垄的制糖业远近驰名,蔗糖是出口量最高的农业产品。林医生和黄仲涵都为印尼的繁荣与民生,作出过令人敬仰的贡献。

(图片来自网络)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上下九的百年之变

广雅中学的前世今生

东山,我们的故家大院

我与刘以鬯先生的淡水之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印尼   苏门答腊   爪哇   伊斯兰教   宣德   船队   太监   中国   华侨   华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