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篡汉,汉献帝刘协为什么不去找刘备?

曹丕篡汉自立后,汉献帝刘协被封为山阳公,赶出了许昌,在陈留老老实实的过了一辈子,没有丝毫小动作。

因为他不敢,也不能!

曹丕的监视如影随形,他的生活是透明的!

作为废帝被赶走,既不会真的放他,也不能杀他。

那时候的古人是很可爱的,虽然野心肆意膨胀如烈火,但是作为社会的高层,他们都是讲究人,关键是懂礼。


每一个新朝建立,新帝都会给前朝皇帝最高的礼遇,让他荣华富贵,安老余生,既是体现了新帝的大度宽容,也是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

得了人家的江山,怎么也要给一口饭吃,事情不能做绝,也是不给心思不轨的人作乱的借口。

若不是后来的司马家在熬死曹家四代人的漫长等待中熬疯了,直接当街杀了皇帝曹髦起了个坏头,导致后世开国之君没了雅量,对前朝皇室都斩草除根的话,或许,古人的这种可爱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曹丕严密的监视,路途遥远,刘协没有机会去见刘备

曹丕虽不杀刘协,但是严密的监视是少不了的,在汉末,身份家世的影响力,是空前绝后的。

他老爹曹操宦官之后的名号如梦魇纠缠一生,始终被很多世家大族瞧不起,死对头袁绍和刘备却是活脱脱反面的例子。

袁家四世三公的影响力,直接让袁氏兄弟一跃成为汉末首屈一指的大诸侯,几次让曹操身临死地。

如果袁绍的成功还能说是底蕴的积攒造成的,那么刘备的成功就是身份家世直接的证明。

一个卖草鞋的,就因为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而且还不知真假,就能网罗无数豪杰。

刘胜能生,一百多个儿子的后代多如牛毛,作为后人,刘备还没有爵位,家徒四壁,却仅仅聚起了卖枣的关羽和杀猪的张飞,就能屡败屡战,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次次地站起来,摸爬滚打二十多年,聚集了一大批能臣武将,联合江东孙权,让曹操赤壁大败,一统宏愿付之东流,遗憾而终。

刘备也能在蜀中称孤道寡,建国称帝,三分天下有其一。

这就是身份的力量,如果没有皇室宗亲的这身皮,那些能人又不穿草鞋,认识刘备做什么?


如果说刘备的身份是颇有价值的草根,那么汉献帝刘协的身份就是活字金招牌。尊贵无比,那种影响力一旦有机会运作起来,后果可想而知。

曹丕不会犯这种错误,虽然汉献帝一生富贵无忧,但他注定只能活在无数冰冷凝视的目光中。

可是这世上的事情往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世事无绝对,或许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万一刘协有机会翻盘呢?他会怎么做?

此时的刘协也不过就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谁又愿意屈辱一生?

或许在他内心无人关注的角落,始终埋藏着一颗不被人察觉的希望种子在悄悄地生根发芽,时刻准备着为将来拼死一搏。

他从小就像个金丝雀一样被董卓、曹操等人轮流养在皇宫这座笼中。他懦弱、胆小,受尽欺凌,是世人眼中皇室的不肖子孙,无能帝王,茶余饭后的笑柄。

只是,男儿生于世上,当顶天立地,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从小受到皇家大儒良好教育的汉献帝,集高贵、尊严、心计的教育理念于一身,谁又能保证,那唯唯诺诺的表面下没有隐藏着一颗不羁倔强的心?

遮掩住光芒,苟且偷安,或许为的就是有朝一日等到机会,挣脱樊笼,龙入大海,重开四百年巍巍大汉日月青天。

每每想到这里,我不禁为大汉朝的衰亡感到唏嘘哀叹!真的可惜。

我总是好奇,如果历史和所有人开了个玩笑,给了刘协一个摆脱曹丕的机会,让他重获自由,决定自己的命运,那么他会怎么做?我们拭目以待:

——

一切从这里开始……

经过九死一生的躲避追捕,刘协终于逃出了曹丕的控制,从此自由自在。

三十多年的时光他都是傀儡,任人摆布,此时的他才算是真正的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能够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自由决择,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现在却成真了,眼中充斥着从未有过的兴奋。

自由的感觉,真好!

——

但是,我该去哪?汉献帝满脸迷茫的四处张望着。

一阵风来,吹起入秋的一片落叶,在空中飘舞,落寞又孤独。

汉献帝心中倍感凄凉,目光随着落叶随意移动,渐渐转向西南的方向,凉风刮过他带着胡茬的脸庞,忽的一个念头划过脑海,让他猛地一个激灵,眼睛瞬间亮了。

是了,刘备刘皇叔!割据蜀中,号汉中王,能臣猛将无数,一生奋战在抗曹第一线,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为了汉室江山百死而不悔。

汉献帝真的激动了,手在抖、心在跳、灵魂在呼唤,朕天道不孤!

皇叔,我们叔侄一起,戮力同心,共复先祖荣光!等着朕!


汉献帝一扫满身颓然之气,仿佛年轻了十岁,满带着希翼的期盼,连蹦带颠儿的向成都赶去 。

刘备手下的文武短期内能接纳刘协,长期的话,会为了刘备的大业杀了刘协

得到消息的刘备众人瞬间沸腾了,整个蜀中沸腾了。

刘备亲率文武百里相迎,叔侄二人在众人欣喜、复杂、莫名的目光下抱头痛哭,感人肺腑。

当天,一则消息传遍天下:

“汉献帝刘协迁都蜀中,拜皇叔刘备为摄政王,总领军国大事,号召天下忠义之士组建勤王之君北伐曹魏,出贼安民,早日还于旧都,望天下能人义士聚于蜀中,协助皇叔,为国出贼。”

消息传出,天下哗然,新建立的所谓正统的曹魏政权彻底钉死在了反贼德国不正的耻辱柱上。

有人愤怒嘶吼,有人喜极而泣,跪地痛哭。

不出数日,无数文人、侠客、织席贩履之徒从全国各地向蜀中迁徙。曹丕听闻消息后,怒不可遏,开启了血腥镇压,却挡不住天下人向蜀的滚滚大势。


原本就不太平的曹魏境内叛乱四起,军队仿佛陷入了沼泽里,难以抽身 。

自古君臣父子,君父观念深入人心,军中将士人心不定,若是之前看着曹魏是天命所归,他们从大流,心安理得。

可现在,他们一下子沦为了乱臣贼子,心神无处安放。越想越怕,索性,直接倒戈叛军。

东吴孙权也无法保持淡定了,汉献帝在蜀中举起除贼大旗,名正言顺,本就人口稀少的扬州,很多百姓和士兵直接拖家带口的去了蜀中投奔,扬州更加荒凉了。

眼看着东吴的实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受控制的极速下降,孙权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慌乱的六神无主。

擅于投降的张昭抚着三尺胡须,心里念念叨叨:

唉,也不知道送去蜀中的家小到了没有,有没有把老夫的忠心给皇帝表达清楚?

直到一声轻咳打断了思绪,张昭回过神来,就看见孙权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咂了咂嘴,老神在在的说道,“皇帝现在有兵有粮,龙翔九天,十个江东也不是对手,臣服才是正道”。

孙权听闻,眼中一抹失落闪过,多了一丝明悟。自己的宰相之才的智囊都这么说了,那就没错。

长出一口气,重重地点头道:“”。

当日,东吴宣布为除国贼,尽起大军,奉皇帝旨意勤王。

同时痛骂曹丕,说他为了恶心自己,给的吴王封号不算,他早就送给自家阿黄了。

至此,天下震动,汉献帝刘协宛如一条巨龙腾空而起,俯视着瑟瑟发抖的曹魏江山。

——

经过一年的准备,刘协任命刘备为三军统帅,正式出兵北伐。


多路大军从汉中、南郡、建康等地同时出兵,宛如利剑,直插曹魏腹地。

曹魏境内,各地守军兵将本就因为叛逆之名被百姓唾骂、扔烂菜叶、骂祖宗十八代,苦不堪言,心中忐忑不已。

眼看大军压境,再也绷不住了,直接挥刀砍了自己的身边那平时同吃同住,此刻却想要顽抗的同伴,开门迎接大军入城。

这一幕在很对城池都在上演,大义的威慑何等可怕!不过,人为的因素也同样影响不小。

司马懿本来在曹丕还是世子的时候,就不断的往各地安插亲信,和世家拉好关系,为将来做准备。却被这突来的惊变打乱了阵脚。

聪明如司马懿,他看出了曹魏的日薄西山,他的谋划也不能成功了,也挺光棍儿的,直接当机立断,带着家人投靠了阵前统帅诸葛亮,配合他发动城内安插的亲信,夺城如喝水一般简单。

诸葛亮和司马懿谈笑风生,指点江山,宛如多年老友,亲如兄弟一般。

诸葛亮的一声仲达,让司马懿喜笑颜开,热情的恭称孔明贤弟。

以司马懿的政治远见卓识,当然明白,诸葛亮这位摄政王刘备身边的头号近臣,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此时不拉拢,更待何时?

——

然而,人心是个复杂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就有人心,有人心就有算计和肮脏。

一封封捷报传向大后方,远在成都的刘协看得喜笑颜开,大赞皇叔英勇。

百官恭贺皇帝英明,心里却各自在盘算。

官员多了,势力复杂了。以前刘备入蜀之后,虽然蜀中也有了荆州派、徐州派、益州派。但说到底,蜀中是益州世家大族的老巢。

他们为了结好刘备,钱财给了他,人脉送了他,妹妹嫁了他,能给的都给了他,可是刘备连一双草鞋都还没送过他们,蜀中豪族没有任何怨言。

因为这本就是一场豪堵,赌的就是刘备成就大业之后,他们能够连本带利赚得盆满钵满。

荆州派和徐州派的这些人虽然厉害,但是他们也懂得感恩,知道蜀中豪族贡献良多,对他们多处谦让恭敬。

他们虽不是最原始的元老级人物,却也差不多的待遇,大家相处的也挺好。


再加之前刘备的地盘只有蜀中和小部分荆州,离大业有成还远,他们之间就算会有间隙,那也是以后的事情,起码他们现在力往一起使,戮力同心,为刘备的事业尽心奉献。

可是随着汉献帝的到来,一切都变了。

虽然因为刘协的存在,蜀汉的势力一飞冲天,一统天下大有可为。

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的投机钻营的文人,眼看着北伐胜利在望,他们可着劲儿的对刘协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大致的意思就是提醒刘协要对刘备有所防备,好为将来掌权君临下做准备。

这下子,刘备手下的原始人马就不干了,就想问一句:凭啥?

尤其是益州派系的人更为火大。什么玩意儿啊,我们为了刘备都一无所有了,如果让刘协掌权,从龙之功去哪儿找?

上哪儿给刘协送妹妹、送嫁妆拉拢他获得滔天大功?

我们岂不是血本无归?

你们这一群书生想靠动动嘴皮子,就在这即将成功的时候摘桃子?

蜀中大族家的臣子们越想越气,只能涕泪横流、哭天抢地的向汉献帝上奏,说这些人居心不良,谋害国家柱石,应当处死。

刘协也表现的很生气,龙椅排的啪啪响,骂他们不能体会皇叔的辛苦,最后气不过,直接把这些人乱棍打了出去,一个不留,朝上再次成了忠于刘备的臣子们的一言堂。


眼看稳定住了局势,冲动的益州派系才稳定了情绪。不然如果真的让刘协下定决心要压制刘备,他们将会血本无归,走向陌路,为了以防万一,那他们只能铤而走险杀了刘协。

刘协根本不知道,短短时间,他在生死边缘走了个来回。

但只要他没有收权的行为,就威胁不到刘备的大业,触碰不到这些人的底线,他自然是安全的。

他们对刘备足够相信,他的政治手腕远不是刘协能比的,刘协只要不在明面上来硬的光明正大的要权,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下手,根本不可能。

刘备的布置安排,也恰恰证明了他们的眼光没错。

刘协虽是皇帝,可是朝中要职都在刘备的亲信手上。

关羽为大将军,掌管一切军事,有先斩后奏的生杀大权;

陈到为禁军、羽林军统领;

诸葛亮为丞相,总领百官;

法正为尚书令;

许靖、糜竹、李严为三公;

张飞、黄忠、马超、赵云为四方将军,兼任卫将军、骠骑将军、车技将军等职位。

后来投靠过来的孙权一方,被诸葛亮参奏了一个违背祖制私自称王,差点儿当场丈杀。

偏偏东吴的军队早就被分化瓦解,不止是他手下的大将们被刘备的人格魅力征服拉拢,就连民间新选拔的将领也被刘备的亲和力感染。

孙权只能忍气吞声,当了一个芝麻大小的五品中郎将。

……

汉献帝刘协因为长期被控制,根本不懂治国理政的帝王权术,全权委托摄政王刘备处理,三军将士只知摄政王刘备,而不知汉献帝刘协。

长此以往,刘备功高震主,早就遮住了汉献帝应有的光芒,对刘备的推崇达到了极致。


功高震主,刘备避免不了和刘协决裂,生死相搏

凡事物极必反,这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自古不变的真理。当臣子强到一种匪夷所思的地步,帝王就危险了。

我一直认为明朝的朱祁镇杀掉于谦是对的,起码站在帝王的角度来说是对的。

于谦于国有功,扶大厦于将倾,为明朝续命二百多年。

他的光芒耀眼绝世,遮住了所有人的闪光点,就连朱祁镇作为皇帝都只能被埋没在黑暗中,百姓心中的国家支柱是于谦,不是皇帝朱祁镇,虽然于谦忠心耿耿,可是随着时间日积月累的下去,于谦的名气只会越来越高,甚至被神话。

而朱祁镇只能沦落为可有可无的存在,没有一点儿威望可言,终将会被人取代,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虽然于谦没有这种心思,但是不代表百姓没有,不代表一些阴谋家没有,真到了那一天,就是身不由己了,即使于谦还是不接受,可是朱祁镇早已没有了皇帝的存在感,明朝皇室的威望直接跌落谷底,国将不国,被取代就是必然的。

不管是为了自己的皇权安稳,还是为了明朝江山千秋,即使背上万世骂名,朱祁镇也只能杀了大功臣于谦。

刘备正是东汉末年的于谦,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不知道哪一天,或许就有将领冲动之下,把刘备敲晕在床上,给他披上龙袍,抬到龙椅上,高呼万岁。不管刘备是真心还是假意,事情就会成为定局。

到那一刻,刘协何去何从?

关键是真到了那一天,刘备比于谦的影响力更可怕。因为于谦功劳再大,也是臣子,一旦被人拥护,总会有那么少数忠于皇帝的忠正志士反抗。

但是刘备和于谦不同,和曹丕也不同,他也是汉室子孙,他如果当皇帝,天下还是大汉,又有救危图存的大功劳在身,人格魅力远大,满朝文武都是他的心腹,百姓都受了他的福泽,当皇帝不会有人反对。


那么迟早,刘备和刘协都会正式翻脸,皇权的接替,从来都是一人独孤,不可并肩。有人上来,就得有人下去,这就是孤家寡人。

不管刘备是否本心愿意,都不重要了,到了那一步,他要么功高震主被清算,要么就是手底下人帮他做出选择,刘协的结局是注定的。

可是刘协不懂,不然他也不会来找刘备了,能重得自由,他只会安稳的生活下去,不再想那江山皇权。

可是现实不会因为他不懂就改变去适应他,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

刘备率领北伐军连战连捷,经过数年血战,终于扫平乱世,还于旧都洛阳。

大后方的刘协收到战报,喜极而泣,跪在地上仰天大吼:“汉室的列祖列宗,不肖子孙刘协中兴大汉了,哈哈哈”!

刘协笑得癫狂,宛如疯魔!

随后,他迫不及待的命令众人打点行装,赶在凯旋大军前头,急忙返回洛阳。


为了以最好的迎接凯旋大军,他像模像样的祭天祭祖,焚香沐浴,每天都带着大量的宫人和百官在洛阳城头眺望。

直到远方天际出现了街天连地的红色长龙身影,刘协不顾形象的甩掉龙冠,冲下了城头,向城外冲去。

朕的虎贲勇士们,朕来接你们了!

直到冲向大军前方数十米远处时,才停下了脚步,和那些站在原地方阵的一排排将士遥遥相望。

他们身穿血红雁翎甲,手持锋利戈矛,满脸肃穆凝视前方,气血充足,杀气冲天,仿佛时刻都能随时出击,将一切的不臣撕碎。端的是人人如龙!

汉献帝还没经历过这种场面,看着这些精悍的大汉健儿们,他紧张又兴奋的脸色通红,勉强摆出一个笑容招了招手,声音颤抖的说道,“你们好啊”!

本以为会得到山呼海啸般的参拜回答。可是等了数秒,众人毫无反应。仿佛不远处那个身穿黑红色龙袍的男子不存在。

刘协一愣,脸上的紧张之色也褪了下去,有些不明所以!

紧接着就看到身穿同样制式将军铠甲的刘备从中军快步赶上前来,远远的就急忙跪地扣头,“参见陛下”。

身后大军也有样学样呼啦啦的跪倒一地,叩拜,“参见陛下”。

刘协的身子猛地僵住了!过了好半晌,才呆呆地的摆了摆手,“众将士起身吧”!

刘备先是又行了一礼,“谢陛下”。随后才站起来。身后将士却纹丝未动的跪在地上。直到刘备随手一抬,众将士才大吼道,“谢陛下”。

随后才铿锵起身,数十万大军动作宛如一人。

“当”,刘协被眼前这一幕惊的心神颤栗,脑中仿佛被一口沉重的铜钟砸中,他什么也听不见了,只感觉耳中电闪雷鸣,满脸煞白,血色褪尽,宛如病鬼,眼中模糊一片,早已不知身处何方。

直到被带回宫中,他才清醒过来,就像一个提线的木偶一样呆坐不动,臣子们也仿佛看不到他,只是一个劲儿的向刘备汇报所有事情,以前没感觉,还认为皇叔太过辛苦操劳,可现在看来,却是那么的讽刺。连象征性的禀报都不给他这个皇帝说了吗?

刘协低着头,满脸的苦涩。

等到封赏有功将士的时候,他早已经没有了任何心思,众人却纷纷争先恐后的向他给刘备请功讨赏。


实际上刘备位极人臣,早已封无可封,摄政王更相当于副皇帝一般的存在,可他们还不满足。

那争先恐后的脸庞让他觉得丑陋,他麻木了!他们说赏什么,他都同意。

反正到最后,就是皇帝有什么,刘备几乎都要有,唯独少的就是刘协坐着的椅子和身上的服装,还有一个皇帝的名头。

所有的有功大臣作为刘备的心腹,也都是大赏特赏,满载而归。

随后的几天,刘协熟悉的一幕又出现了:

皇上,徐州那边蛟龙出海了,是圣君临世的祥瑞

皇上,今年北地稻子三熟啊”

……

随后更加不加遮掩了

“皇上,皇叔在涿县的老家开出了金莲,这是圣君出世的征兆啊”

“皇上,昨日有渔民捕得大鱼,竟然口吐人言,说道:帝王雄主,宁有种乎?四十有无,倾天大功者,可为帝”

……

说得很夸张,应有尽有,就差指名道姓的让他异位了。

最后还是刘备的喝骂声才制止了他们,刘协拖着疲惫的身子转身悄悄走了,没人发现他的离开,似乎也没人关注他。回到寝宫,倒头就睡。

就这样睡死过去吧,那也挺好的!

可惜天不遂人愿,他虽然累,却怎么也睡不着,几番挣扎,又坐起身来,看着窗外的景色陈思良久,喃喃自语道,“曹丕吗?也好,起码你姓刘”!

随即长呼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多年的疲惫。

第二日上朝,刘协表示,刘备劳苦功高,血统纯正,能力超凡,自己无得无能,想要禅位与他。

众臣听闻,彼此面面相觑,会心一笑。这一切都在他们的意料之中,早该如此了。众人拱手齐声道,“陛下圣明”。

刘协苦涩一笑,扫了一眼朝堂,几乎所有人都是满脸兴奋。

刘协内心更加苦涩,果然,还是一个都没有啊,自己当皇帝还真的失败,诺大朝堂,竟然没有一个人为自己说话!看来自己真的不适合当皇帝。

不,还是有的,刘备把他们骂了一顿,表明自己永远是汉室宗亲,为大汉谋福,警告众人不要陷自己于不忠不义,随即向汉献帝行礼告退,转身愤怒离去。

比曹操和曹丕两父子说话都要有水平的多啊”,刘协不禁感叹。

摇了摇头,算了,下次再正式的劝他吧!

正要转身离去之时,他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朝着所有人看了过去,许久才发现,除了关羽、张飞那几个高级武将目光平静外,其他武将眼中都暗含着一股无形的杀机锁定了他。


刘协瞬间一个激灵,一股凉气直冲天灵盖。他反应过来了。

是的,刘备和曹丕不一样,曹丕不敢杀他,是因为要借他树立正统之名。但是刘备敢,因为他也是汉室子孙,皇室正统,即位皇帝名正言顺,根本就不需要他的存在,缺了个正当借口。

他活着,反而成了阻碍, 也有潜在风险,要不是他的逃脱,曹丕怎么会身死国灭?他们自然不想刘备犯同样的错误。

如果他死了,刘备正好以皇帝早逝,无年长皇子为由,携带者灭贼大功,顺理成章的继位称帝,也不担心有人造反,明朝的朱棣就是例子。

刘协僵硬着身子,压下恐惧,装作镇定无事的离开了朝堂。

当天晚上,他在寝宫写下了给刘备的禅位诏书,留下了传国玉玺。

第二天,他说要出宫走走,体察民情。百官自然不好阻拦。

出宫一路慢悠悠的走来,东游西逛,见识到了洛阳太多的风土人情、民风习俗,他才发现,原来生活这么美好!走到渭水河边时,他的脸上都还充斥着意犹未尽的笑容。

此时已经是过了午时一个时辰了。他却心血来潮的说要划舟。随从好心劝谏,说渭水容易涨水,不安全。

没想到,一向温和的刘协突然大发脾气,把随从骂的体无完肤,非常强硬的表示要一个人去划舟,让他赶紧准备。

随从无奈,只能从命,他一边打发人却给刘备报信,一边准备好了小船。

刘协小心翼翼的走上船,这船虽小,却很稳。

他拿起竹蒿撑着小船向着渭水中流而去,随从们只能沿岸跟随。

到了中游,又水流的推动,已经不需要划船了。

刘协站在船头,微闭着眼睛仰着头,任由湖面清风划过脸颊,波光粼粼的水面在阳光的折射下,衬托的刘协的下颚闪闪发光,帅气无比。

明明是一个三十多岁快四十的中年大叔了,现在的他一身淡绿色锦衣,却像一个年轻的翩翩公子哥。


此时的刘协或许真正的放下了,感觉从未有过的轻松,江山、权势,本就有失有得,随缘就好,不必过于强求,每个时代都会把他交给最好的人,并不一定非要姓刘。

思绪渐渐飘远,他又回想起了当初刚被曹丕赶出许昌的时候,司马懿和司马昭父子两人来渡口送他。

他虽然没有接触过朝政,可是宫中长大的孩子,最不差的就是察颜观色。在宫中看到司马懿的第一回,他就觉得此人是个有野心的,随即就开心的笑了,离去的路上满心悲凉地作了一首诗留给他们,现在心境不同,但这首诗同样抒情,豪情大发地吟诵道:

百尺竿头望九州,前人田土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更有收人在后头。

渭水流速加快,浪遏飞舟,诗意飞扬在江海之上,似要淘尽英雄,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两次念出同样的诗,意义却不同,第一回是嘲讽,这回却是警示。到底是自己的皇叔啊,还是希望他好的!

唉!这该死的圣母心!

哈哈哈”,在急浪中心乘舟飞驰,刘协猖狂豪爽大笑的声音在水面不断回荡,传出老远。

挂在西山头的夕阳倾洒下来温和的光芒,泼洒在他的身躯之上,那个背影再也没有了曾经一丝唯唯诺诺的影子,而是从未有过的光辉伟岸,像力能拔山的巨人,沉稳厚重,又像一柄冲霄的利剑,锋芒凌厉,让人不敢直视,只能敬畏。

直到声音淡去,众人再抬头,才发现他早已经消失在天际线的尽头,只留下远方光幕下的重影像是在告诉众人,他已离开,从此自由自在,翱翔天地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益州   东吴   明朝   皇叔   摄政王   汉室   江山   臣子   大军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