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多人确诊,96%为青壮年男性!疾控部门提醒

近日,国内多地监测发现
猴痘病毒感染病例
此前报道
↓↓
天津、长沙发现猴痘病例
沈阳发现一例猴痘病例
广州市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
北京发现两例猴痘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

湖南省长沙市监测发现的3例猴痘确诊病例,分别为24岁男性、28岁男性和38岁男性。


广东省广州市监测发现的2例猴痘病例,分别为43岁男性和29岁男性。





2022年5月以来的猴痘疫情,96%的感染者为青壮年男性(中位年龄34岁),与疫情主要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发生有关。

研究表明,感染动物和感染患者是猴痘传染源,猴痘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人体。猴痘人际传播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普通市民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低。

“普通人群日常外出,正常工作、生活感染猴痘的可能性极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表示,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症状可能持续2至4周,临床症状普遍较轻。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既往猴痘主要流行于中非与西非地区。目前全球已有111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病例。2023年5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研判后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猴痘对公众的感染风险低。
猴痘病毒在自然界主要存在于非洲啮齿类动物体内;灵长类动物(猴、黑猩猩、人等)接触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后也会感染。
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人的皮肤及黏膜病变渗出物、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及其它体液传播;也可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接触被感染的动物或人污染的物品和表面、长时间近距离吸入感染者的飞沫或飞沫核、母婴传播等传播。2022年5月以来的全球疫情主要通过男男性行为传播。
接种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并发症治疗。大多数情况下,猴痘症状在2-4周内自行消失。


如何预防猴痘?

广东疾控提醒:预防感染猴痘,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不要与有症状者密切接触。

(1)避免与疑似猴痘患者进行密切接触,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

(2)避免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和材料,例如餐具、杯具、床上用品、毛巾或衣服等。

(3)避免在猴痘疫情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

(5)提高猴痘认知水平和防控意识,做好自我症状监测。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可疑动物和人员或猴痘病例的接触史或暴露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


猴痘与天花有何关系?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西非地区   男性   青壮年   黏膜   天花   疫情   病例   症状   动物   部门   病毒   发现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