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出土5.7万年前遗体,科学家警示存在更危险物质,人类需警惕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大嘴社科

编辑:大嘴社科

2021年10月份,在北极那片充满神秘与寒冷的雪白领域,科学家们在永久冻土中挖掘出了一具古老的灰狼幼体。这只幼狼尽管只有6至8周大,但却深藏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存在已经可追溯到惊人的5.7万年前。

这项振奋人心的发现,以其丰富而生动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北极地区史前生物生存情况和演化历程的珍贵线索。

然而,这个充满惊喜的发现,同时也向科学界敲响了警钟,它预示着全球变暖带来的可怕后果正在向我们揭露:北极的永冻土正在逐渐融化,释放出了封存了数万年乃至数百万年的生物遗体。

科学家不无焦虑地宣布了令人不安的事实,如果北极和南极冰层继续融化,不只是古代生物的尸体,还有更加紧迫的“威胁”将会出现。这些“威胁”指的是什么?南极和北极冰盖的继续融化会为人类释放出怎么样的挑战?让我们先从地球的极地冰盖讲起。

地球的极地,顾名思义,均坐落在地球自转轴的两端,身处高纬度,由于得到的阳光热量十分稀少而终年被冰层覆盖。尽管它们在纬度上相互对应,其地理、地质特征以及形成时间却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南极大陆,这片覆盖着厚厚冰雪的土地,实则是地球上最大的单一陆地区块。它的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把欧洲和澳大利亚的面积加在一起。地形独特的南极大陆上蓄积着平均厚度达到2100米的冰盖,最厚处更是惊人地达到了4776米。

相比之下,北极,这片寒冷的区域,却是一片以海水构成的广阔盆地。它的面积同样达到了1400万平方公里,与俄罗斯和加拿大的总和差不多。在这片广大的海域中,北冰洋的中心有一个永久性的浮冰盖,平均厚度为3米,最厚处可达20米。

经过漫长的冰河时期,南极和北极都藏匿着大量上古生物的遗体和化石。这些生物包括猛犸象、剑齿虎、犀牛、马、麋鹿、狼、狐狸、熊等各式各样的哺乳动物,甚至还有恐龙、鱼类、昆虫等其他动物。尽管它们在数万年甚至数百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但它们的遗体却被冰封保存了下来。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两个极地区域中,科学家已经发现了潜藏着一些古老而未知的病毒和细菌。这些病毒和细菌可能来源于史前生物,也可能来源于古代人类或其他动物。

你可能以为,这些微生物在漫长的岁月里已经沉睡无数年代,甚至已经消亡。然而,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当冰川开始融化时,这些微生物有可能被唤醒,重新进入到自然界和人类的生活中,给我们的生物世界带来潜在的威胁。

这个惊人的现象并不仅仅是科幻小说的构想,也并非是一种危言耸听的恐惧,而是已经在现实生活中上演的一幕。以2016年西伯利亚的情况为例,由于气温的异常升高,当地的冻土层开始融化,使得封存在其中的75年前的炭疽热病菌重新释放到环境中。

这种病菌感染了当地的驯鹿和人类,引发了一场疫情,导致了大量的生物死亡。

不只是西伯利亚,青藏高原上的冰川从520年至15000年前的冰芯中,他们发现了33种病毒。让人惊讶的是,在这些病毒中,有29种是全新的面孔,从未在人类的历史记录中露过面。

他们可能是古代生物——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或者可能是风沙带入的外来物种。至于他们是否有能力造成疾病,目前还被神秘的冰雪所笼罩。

同样地,在南极洲的沃斯托克湖冰盖下,科学家们揭开了更为久远的历史——那些来自1500万年前的病毒。这些古老的存在可能曾是湖水中微生物的天敌或者共生者,也可能是降雪或陨石带来的外星来客。

这些古老的病毒是否对现代生物构成威胁,这是一个谜,而答案可能随着冰层的消融而揭晓。

为什么被冰冻了许久的微生物仍然可能在解冻后恢复活性并对人类造成伤害呢?我们需要对微生物的性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微生物是一类具有惊人生存能力和适应性的生物。就像生活在沙漠的骆驼能在无水的环境下存活,微生物也能在各种极端环境中生存和繁殖,比如高温、高压、高盐、高酸、高碱、缺氧等。

当然,低温也属于这种极端环境之一,然而,微生物却发展出了多种生存策略来抵抗寒冷的侵袭。

有些微生物会产生抗冻蛋白或抗冻多肽,这些生物分子就像微型的“冰箱”,可以降低细胞内液体的冰点,防止水分结晶成冰,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损害。另一些微生物会调整细胞膜的组成和流动性,使得细胞膜更能适应低温环境。

还有的微生物会通过调节自身的代谢活动和基因表达来应对冷冻环境,从而在低温下保持其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

其次,我们需要认识到,冰冻环境本身对于微生物的长期保存有着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冰冻环境下,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老化过程得到了抑制,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从而极大地延长了微生物的生命历程。

此外,冰冻环境中的水分通常以非晶态或玻璃态存在,而不是晶态或结晶态,这意味着水分并没有形成尖锐的冰晶,这种微妙的状态不会像冰晶那样刺穿或破坏细胞的结构。

因此,当冰冻环境发生改变,例如气温升高或冰层融化时,这些久经冰封的上古微生物就可能在解冻后恢复活性,并可能对人类构成威胁。

这些微生物会像其他侵略物种一样,与现代的微生物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存竞争,或者像隐形的掠食者,捕食现有的微生物种群。而这不仅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还可能扰乱现有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网络。

而从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的角度来看,上古微生物的复活可能对我们构成严重的健康威胁。想象一下,你正在面对一个强大的敌人,他可能拥有强大的武器和毒药,而你却没有任何防备,甚至没有见过他的样子。这就是我们可能面临的局面,因为我们缺乏对抗这些上古微生物的抗体或免疫记忆。

此外,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上古微生物的复活可能会给人类的防治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上古微生物可能是一些未知或罕见的种类,难以被及时发现和识别,而且可能对现有的药物或疫苗无效或不敏感,难以被有效地治疗或预防。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抗疫战争可能会陷入困境,因为这些微生物可能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和变异能力,难以被有效地控制或消灭。

很多人可能觉得,冰川融化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而这些未知微生物的重获自由更是天方夜谭,然而,根据地球环境的变化,这些事极有可能发生在大家的有生之年。

人类工业化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根据联合国官方网站数据,2016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1.2摄氏度,成为了有纪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联合国气候专家委员会指出,如果我们不采取迅速和大规模的减排行动,我们可能会在本世纪末面临一场比1850-1900年高出2℃以上的全球热浪。

这不仅是一个数字的增加,更是我们生活中各种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

然而,更令人不安的是,全球变暖的“热度”并非均匀分布。有的地方热度仅提升零点几度,有的地方却提升了惊人的十几度。

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披露,2020年2月,南极的埃斯佩兰萨科考基地的气温已经冲破18.3摄氏度的历史纪录。

如果我们任由气温继续升高,到2100年,世界上将有最多83%的冰川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同时,海平面可能会因此上升惊人的15.4厘米。

届时,随着冰川的消融,被人类探测到的微生物将被释放,随着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异常共同加入人类的生活,这些微生物可能会随着冰川融水混入我们的日常饮水和食物中,对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威胁。

这就像是一场看不见的“微生物入侵”,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采取措施,阻止这一危机的发生。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进行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北极   冰川   南极   冰盖   人类   冰层   可能会   遗体   上古   微生物   冰冻   气温   科学家   惊人   物质   年前   危险   病毒   生物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