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证放行”的后续来了,徐某有6个头衔,交警队里有人脉

近日,河南郏县一起“亮证放行”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名被查车男子掏出警官证让交警放行,还拨打了交警大队中队长的电话,最终强行离开现场。这名男子到底是谁?他有什么背景?他为什么如此嚣张?他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个事件的真相和影响。

据澎湃新闻报道,7月6日,网传一段视频显示,河南郏县一辆白色轿车在路上被交警拦截检查时,车内后排的男子掏出一张证件向交警展示,并说:“你看看这是什么?”交警回答说:“这是你的警官证。”男子又说:“那你能不能走?”交警说:“不能走。”男子说:“你不能走我就不走。”随后,男子拨打了一个电话,并让交警接听。电话那头是郏县公安交警大队一名中队长张某某。男子示意司机开车离开现场,交警无奈地说:“你们这样不对啊。”视频截止。

视频引发了网友的愤怒和质疑。这名男子为什么要亮出警官证?他是什么单位的民警?他有什么特权?他为什么要打交警中队长的电话?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是否涉嫌违法违纪?

经过媒体和当地公安部门的调查核实,事实如下:车内亮证的男子是郏县公安局民警徐某,曾任郏县110指挥中心教导员兼科技通讯科科长,多次获得先进个人称号。白色轿车是徐某的私家车,事发时由其朋友驾驶,其朋友疑似酒驾。两人不配合交警执法,徐某亮证要求放行被拒绝。徐某拨打交警中队长张某某电话,拨打后让现场执法民警接电话,并示意司机强行离开现场。网传视频是当时现场一名辅警拍摄。该辅警因执勤期间有违规行为被辞退,遂将此前执法视频公布于网络。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徐某作为一名公安民警,不仅没有执行法律法规,反而利用自己的身份和人脉,干扰交警的正常执法,帮助疑似酒驾的朋友逃避检查,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威信,侵犯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应当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徐某的行为并非个案。近年来,有些公务员或者有权有势的人士,在遇到交警执法时,会利用自己的身份或者关系,试图逃避处罚或者要求放行。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损害了公共秩序和道德风尚,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和反感。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2019年10月,江苏南京一名男子驾驶一辆无牌无证的电动车,在路上被交警拦截时,竟然掏出一张“国家机密局”证件,并称自己是“国家机密局”副局长。经查,该证件是伪造的,该男子是一名普通市民。该男子因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被刑事拘留。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这些人都是利用伪造的国家机关证件,试图蒙混过关,逃避交警的执法。他们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也违反了刑法,构成了犯罪行为。他们的行为不仅危害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侮辱了国家机关的尊严和权威,损害了国家形象和社会信任,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

徐某的行为虽然没有使用伪造的证件,但是他利用自己真实的警官证和交警中队长的电话,试图干扰交警的执法,帮助疑似酒驾的朋友逃避检查。他的行为同样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公务员法,构成了违纪违法行为。他的行为不仅危害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威信,破坏了公共秩序和道德风尚,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和反感。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 ,目前,当地公安督察和纪委已介入调查,徐某、张某某、徐某朋友正在配合调查。徐某等人可能面临以下后果:徐某可能被撤销警官证和公职,被开除出公安队伍,被取消荣誉称号,被追究刑事责任。张某某可能被撤销职务和职级,被降级或者调离岗位,被追究纪律责任。徐某朋友可能被处以罚款、扣分、暂扣或者吊销驾驶证、拘留等处罚,被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这起事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附加效应:这起事件提醒了公务员和有权有势的人士,在遇到交警执法时,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执法人员,不要利用自己的身份或者关系,试图逃避处罚或者要求放行。否则,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和损失,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和后果。

这起事件也提醒了交警,在执行执法任务时,要坚持原则和规范,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要因为对方的身份或者关系而放松或者放弃执法。否则,不仅会给自己带来责任和风险,也会给公安机关带来压力和质疑。

这起事件也提醒了广大市民,在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同时,也要积极监督和举报那些违法违纪的行为,不要被那些亮证或者打电话的人所蒙蔽或者恐吓,要相信法律的公正和力量,要支持交警的执法和维护。

“亮证放行”的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公务员违法违纪事件,涉及到公安民警、交警中队长、疑似酒驾的司机等多方面的人员和问题。这起事件不仅暴露了一些公务员的特权思想和嚣张态度,也暴露了一些交警的软弱无能和失职渎职。这起事件不仅危害了道路交通安全和公共秩序,也危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威信,也危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道德风尚。这起事件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教训,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执法监督和问责制度,加强社会舆论和舆情引导,共同营造一个文明有序、安全畅通、法治平等、诚信友善的道路交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交警   人脉   郏县   中队长   威信   公安机关   国家机关   证件   公务员   头衔   身份   男子   现场   事件   电话   社会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