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明珠更璀璨夺目

记安徽六安市裕安区淠西明珠艺术团夏先明团长


在皖西六安市的演艺圈,他,可能是位广为人知的明星级人物,有为他乐于助人品格点赞的,有为他非凡人气喝采的,更多的人则是因为他塑造的董永、梁山伯、魏魁元等太多舞台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刻在观众的脑海里。

六安市淠西明珠艺术团长夏先明

他就是擅长表演的黄梅戏、皖西庐剧演员,他还是民营六安市淠西明珠艺术团法人兼团长。

日前,记者偶然遇见这位相貌英俊、不失憨厚的中年艺人,几番神侃确感其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师从高人,悟学兼修

与很多人相比,2009年才上六安市老年大学的夏先明,涉足演艺圈不算太早。一年后,学有所成的他顺利地加入了当地颇具名气的大别山艺术团,并以不俗的表现跻身为主演,专攻小生角色,先后在黄梅戏或庐剧《蓝桥会》《女驸马》《天仙配》《珍珠塔》《秦雪梅观画》等经典中的折子戏饰演男主角。

夏先明原先在外打工谋生,谈到涉足演艺圈,他甚至有些激动,如不是武克英(六安市庐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许辉、(六安市黄梅戏剧院国家二级演员演员)、江宏茂(六安市黄梅戏剧院国家三级演员)三位良师的悉心辅导,恐怕曾经对戏曲表演一张白纸的夏先明,至少进步没有现在这么样的快。

师傅领进门,修心靠个人。勤快、机灵的夏先明相信勤能补缺,老师的每个唱腔、身段演示,他都会潜心深悟,从中找出玄机,想着法子提升自己的演技,常常忙到废寝忘食,为了纠正一个动作,常常练到别人说他是戏痴。

塑造的舞台形象有血有肉

很多现场看过夏先明演出的观众感言,“演啥像啥,演谁像谁,他把人物演活了。”在大别山艺术团一呆就是八、九年,而且,经历过千百次的舞台历练,频频崭露头角的夏先明差不多成了这家剧团台柱子,但凡出场演出,他的戏份至少都占了相当的时长,而且,不少观众渐成为夏先明的忠实粉丝,凡看不厌,大有非他主演戏不看之倾向。


触景生情,借题发挥,应该是夏先明表演比较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楼台会》这折戏里,梁山伯兴冲冲访友而来,熟知,英台家父已将其许配给了员外家公子马秀才,获知此信,梁山伯忽感五雷轰顶,本想此来投亲与好友喜结连理,只落得肝肠寸断,大病一场,饮恨而亡。剧中的场景恰与夏先明多年前痛逝的前妻时间点高度契合,演着、唱着,夏先明泪如雨下,失声痛哭,竟然把对手女演员带入故事中,见到台上的“梁山伯”“祝英台”哭的生离死别,台下观众一边掌声不断,一边擦拭着感动的眼泪。

要做就干自己想做的事

近年来,随着群众文化艺术事业的日益繁荣,戏艺不断提高的夏先明对行业运营发展也有了自己的主见,很想借助这样的大好形势圆梦自己的初衷,即试图办一个自己可以完全支配的民营演出机构,好好按照自己的规划传承戏曲文化。


夏先明是个行动很果敢的人,打定主意后他就婉拒老东家的刻意挽留,就在所在乡镇文化站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注册登记了六安市淠西明珠艺术团。由于往期业已形成的良好口碑,各路人才趋之若鹜,包括王世昌等在内的当地艺术人才,涵盖了从编创、导演能够独当一面的演职人员收归麾下。夏先明还特意请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老艺术家陶其光、潘明珠为艺术团提供艺术指导,有了各路精英加盟,艺术团如虎添翼,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

每每演出,观众总是人山人海

夏先明还担负着繁重的公益教学任务,他应区文旅局和镇文化站聘请,既是六安市老年大学黄梅戏表演班授课老师,又在戏曲进校园中为新安镇中、小学生艺术辅导,而且无私奉献,一干就是两年多。

家里支持才是持久的“大后方”

起先,夏先明学唱戏,家里人只当是一家之主辛苦了半辈子,身体状况欠佳的他,出去跟人唱唱乐乐有益于养生,陶冶情操,故而,条件还算殷实之家基本上全票同意夏先明的兴趣。

参加皖北七市非遗文化展演活动留念

夏先明的儿子在一家公司供职,虽然知道老爸爱戏如命,却因太忙从未停下来认真地欣赏一字一句,直到一日凑巧途径夏先明正在露天演出场所,平日里业务忙的不可开交,这下终于就此停留片刻,只见舞台上身着戏服尽兴演戏的老爸,随着剧情的发展或悲或喜,尽兴挥洒自如,儿子在台下使劲鼓掌祝贺,事后,公司的年会或别的单位需要文艺演出的事务,全交给夏先明酌情处理。



送戏进校园,义务当辅导老师

夏先明爆料,来自家庭的支持既有精神层面上的,更有物质上的帮衬,算下来,仅仅成立淠西明珠艺术团添置服装道具及相关设施就耗去15万多元投资,爱人见到夏先明玩的有些太大了,常常替他焦心,希望他行稳致远,做出成绩,回馈社会与家人的信任和支持。

要发展,别无捷径,必须坚持走创新之路

“强调经济效益时,眼睛不能总只盯在钱上,民营剧团的生存与发展也要注重原创作品的发掘,抓好每一件作品的质量关,要对艺术负责,对观众负责。”


谈到淠西明珠艺术团的下一步发展思路,记者分明感觉到夏先明似乎提高了嗓门,也看到了其对未来前景充满了必胜的自信。借着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夏先明的身上从内到外渗透出使不完的劲儿。去年以来,艺术团坚持内挖潜力,外求合作,着力加大原创作品开发力度,先后推出了精品小戏《问路》《跟着共产党,幸福万年长》《认母》等多部力作,其中,主要作品分别获得六安市文艺展评一、二、三等奖。


六安是典型的革命老区,为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夏先明骨子里缘于对红色元素的无限敬畏,将艺术团创作思路向红色题材倾斜,用心挖掘创作素材,新编历史红色黄梅戏《认母》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的产物。为隆重纪念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暨张家店战斗胜利。在夏先明团长主持策划下,新编历史红色黄梅戏《认母》正在紧张排练打磨中,不日与观众见面。

这部戏的故事厚重悲壮,为了革命胜利,先后在长征途中、抗日战场上逝去大、二儿子的张大娘,三儿子又在张家店战斗中为救英勇负伤的解放军李连长换装诱敌,英勇牺牲。张大娘强忍悲痛救治李连长。李连长伤好归队抗美援朝回国,坚决认张大娘为母,颐养天年。情节真实感人,堪称一部震撼肺腑的红色教育题材好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大别山   明珠   璀璨夺目   黄梅戏   剧团   艺术团   团长   观众   演员   演出   红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