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丁宁在北大毕业,“只有勇敢地面对输,才能更好地赢”

又到一年毕业季,在众多走出校园的学子中,不乏优秀运动员的身影。

7月5日,北京大学2023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邱德拔体育馆举行。乒乓球奥运冠军丁宁作为毕业生代表上台发言。她分享了运动员生涯的艰辛和荣耀以及在北大求学的经历和感受,“只有勇敢地面对输,才能更好地赢”。

丁宁从北大毕业

在梦起之地再出发

“邱德拔体育馆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我与北大缘起的地方。”时间回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时年仅18岁的丁宁在这座体育馆里,见证了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

“当全场大声唱着国歌的时候,那个瞬间,我想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当时我的心跳,比那场上乒乓球的节奏还要快。因为那是台上台下所有人共同的心跳声,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我与北大缘起的地方。”丁宁抬头望着头顶“北京2008”的字样,动情地说。

资料图:中国乒乓球队与中国澳门乒乓球集训队青年组选手在凼仔的澳门运动员培训及集训中心举行交流活动。丁宁在交流活动中。

出生于1990年的丁宁从6岁开始练习乒乓球,2005年进入国家一队,2009年便获得了职业生涯的首个世界冠军,是中国乒坛第六位包揽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全运会的“全满贯”选手。然而,就在这辉煌的荣耀背后,藏着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

丁宁坦言,只有经历过至暗时刻的自己才知道,一路的冠军与荣耀,都是在不断失败,又不断站起来之后才得到的。

2010年第50届世乒赛,国乒女队在莫斯科遭遇了近30年来最惨痛的失利,输给了新加坡队无缘冠军,当时年仅20岁的丁宁在2比0的情况下遭遇逆转。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单决赛,丁宁不敌队友李晓霞丢冠。这两次的失利让她多次想要退缩。

“但我告诉自己,只有勇敢地面对输,才能更好地赢。也正是这份坚持与磨砺,给了我成熟的内心,让我敢于挑战,逆风而上,拨云见日。”

继续在体育行业追梦

2021年9月,丁宁通过社交媒体宣布结束乒乓球生涯,成为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一名研究生,专业是体育产业和大健康方向,这也是她攻读的第二个硕士学位。

丁宁透露,其实进入北大深造,她的内心除了期待,更多的是忐忑。害怕自己无法适应从运动员到学生的身份转变,害怕自己跟不上身边五湖四海的“学霸”的脚步。

但在北大开放包容的学风,多元丰富的课程,以及老师们细心的教导下,她变得越来越自信,也意识到了对于输赢的坦然,也同样适用于学业的压力。

与此同时,她也发挥所长,担任了乒乓球课助教,认识了曾观看过她比赛的同学,“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青春本该有的样子,我看到了虽然竞技是体育行业的金字塔尖,它很残酷,但是更多人接触体育的起点是源于热爱,我也一样。

丁宁在传递火炬。

6月10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上,丁宁担当火炬手传递大运火炬。在退役之后,她对体育的热爱并没有消失,而是通过别的方式传递这份热爱与坚持。

在北大的两年里,丁宁从更多维度认识、理解了体育,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理论与实践的最佳融合。

在北大的这段岁月,为丁宁赋予了足够的底气,坚定的勇气和高远的志气,让她可以直面波涛,不惧骇浪,一往无前。

丁宁对在场的师生衷心祝愿,“从燕园到五湖四海,希望你我永不停止追逐的步伐,追梦、追光,不负时代。”

对于未来,丁宁表示“不想有限制”,群众体育、校园体育、运动康复、全民健身等领域都有兴趣,希望能学以致用,继续在最热爱的体育行业追梦,让更多人从体育运动中获得勇气和力量。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许仪 南方+记者 彭博

【图片】新华社、网络截图

【作者】 许仪;彭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北大   荣耀   北京大学   世乒赛   乒乓球   中国   运动员   地方   更多   体育   丁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