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世四年,回头再看遗孀哈文的选择,才知道李咏到底有多聪明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HYF

编辑 | 娱释

2017年12月2日的爱奇艺“尖叫之夜”上,李咏身为主持人再次以他那风趣而又不失严谨的主持风格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完美的演出。

他站在舞台上侃侃而谈,与观众亲密互动,幽默风趣,收放自如。

如此高质量的主持水平让人很难相信,这会是李咏最后一次出现在荧幕前。

2015年就已经从央视辞职的李咏,在此之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而当他的名字再一次被大众提起时,却是因为他被曝出同妻子哈文一起移居美国。

此条消息几经报道后,昔日那个给观众带来无数欢乐的国民主持人陷入了舆论风波,“汉奸”、“叛徒”这样的字眼贴到了他的身上。

相比于观望事态发展与了解真相,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觉得是李咏在中国捞完了金,就要跑去美国享受。

面对这些舆论,李咏夫妇选择了沉默。

2018年10月25日,也就是李咏被曝出移居美国的短短几个月后,他的妻子,也是遗孀哈文在微博上发文。

“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失我爱……”

这时人们才知道,李咏夫妇前往美国是为了利用美国的医疗条件进行治疗,而始终不愿发声则是因为不想让李咏的父母知情。

面对这条微博,评论区内清一色的都是网友们对李咏的缅怀,对哈文的安慰,以及对之前的舆论风波的歉意。

此后哈文便举行了李咏的葬礼,李咏的遗体被就近安葬。

而此前就被蒙在鼓里的李咏父母,也并未去送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最后一程,这件不合常情的事情再次引起了争议,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

有人揣测哈文与李咏的父母关系不佳,想要独吞李咏的遗产;但也有人称作为穆斯林的哈文只是遵循了就地土葬的习俗……

面对网友们的种种猜忌,哈文依旧没有站出来回应。

而当人们去深挖哈文与李咏之间的感情后才发现,网上的那些流言蜚语,是多么的让人耻笑。

论起国民度,哈文比不上常年活跃在荧幕前的李咏,但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女导演之一的她,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女强人,而且她绝非只是李咏的妻子那么简单。

1969年出生于宁夏的哈文,在她十八岁那年考入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也就是在大学期间,她与同班同学李咏相结识。

之后哈文又攻读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节目制作系双学位,毕业后被调往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工作。

极具天赋与才干的哈文在岗位上尽心尽力,深得赏识,很快就崭露头角,开始担任一些节目的导演与主编。

后来哈文也加入了李咏的综艺节目,《幸运52》、《非常6+1》等火遍全国的节目由此而生。

哈文在这些节目中担任导演与制片人,而李咏则担任主持人。

可以这么说,李咏在舞台上的风光无限,在国民中的家喻户晓离不开哈文在幕后的出谋划策。

伴随着这几个节目的成功,哈文的事业也来到了顶峰。

她在2012年与2013年连续担任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总导演,这足以看出哈文的能力有多大。

春晚在国民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能担任春晚总导演的人自然也是这个行业的翘楚。

然而就在哈文的事业蒸蒸日上时,哈文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她选择辞职,回家做一个全职太太。

这个决定虽然令人震惊却算不上匪夷所思,当时李咏哈文夫妻俩的事业都很红火,而要想维持事业上的辉煌就很难兼顾家庭。

面对这种艰难的取舍,哈文选择了成为那个牺牲者。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很难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到哈文的纠结,去体会到做出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

但她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心甘情愿地愿意为了家庭放弃事业,这无疑是值得尊重的。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做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取阴丽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尚未发达时毫不掩饰自己对于阴丽华的爱慕。

而初入中国传媒大学的李咏在初见同班同学哈文时也是一见钟情,认定了她就是那个能陪自己一辈子的人。

但李咏的追求过程可谓坎坎坷坷。

首先是郎有情而妾无意,在哈文这里追求者众多,李咏这种穷小子起初并不能入哈文的法眼。

长期生活在新疆的李咏,在初到北京时并不能很快适应大城市的生活,也不是很敢于迈出自己的舒适圈去社交,很多时候他宁愿一个人独处。

但面对着既有外貌与才华俱佳的哈文时,李咏决定还是勇敢一次,甚至不惜死缠烂打。

每次上课时,本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想法李咏便抢着坐到哈文的身边,与哈文搭讪。

为了吸引哈文的注意,之前沉默寡言的李咏也寻求改变,他积极参与活动,课堂上回答问题,本就有着优秀的语言与逻辑能力的李咏,总能说出让人刮目相看的见解,吸引了包括哈文在内的不少同学的注意。

再加上李咏有意接近哈文,一来二去,二人就这样熟络起来,成为了朋友。

甚至到了班级舞会这种场合,二人也会默认对方是自己的搭档。

李咏见时机成熟后便勇敢地向哈文袒露心意,谁料却遭到了哈文的拒绝。

哈文并不是对李咏全无好感,但她更多地是把李咏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相处,当听到李咏的表白后,她有些不知所措,本能地拒绝了他。

而且另一方面,哈文的家教很严格,哈文的父亲不希望女儿在大学期间因一时冲动,轻易地与并未真正了解的男生交往。

乖乖女哈文很听长辈的话,而且父亲说的话也很有道理,她不能保证每个男生都是带着真心与纯洁的目的去接近她的。

所以如何得到哈文家人的认可,也成了李咏追求哈文时遇到的第二个难题。

但李咏并没有气馁而是下足了功夫,他会在学习之余抽出时间,去哈文的家中照顾哈文的父母与爷爷奶奶。

李咏生活技能样样精通,勤劳能干,说起话来态度不卑不亢,逻辑清晰,见解远超同龄人。

哈文的父母与爷爷奶奶都很欣赏李咏的人品与才华,觉得他是一个靠得住、值得托付的小伙子。

看到自己得到了家人的认可,李咏心里乐开了花,于是他终于鼓足勇气向哈文表白。

本就价值取向与思维高度都重合的二人,便水到渠成地走到了一起,李咏发誓一定对哈文负起责任。

此刻的李咏一定是幸福的,他完成了多少男生梦寐以求的事情,那就是追到自己第一眼就看中的女孩子。

将女神追到手的李咏没有违背自己当初的承诺,他对哈文可谓是无微不至。

有一次哈文生日,而学校的清真食堂不做面条,李咏就向食堂提出让自己借用一下厨房做一碗长寿面。

年轻的小情侣虽然没有物质的基础,却度过了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而二人也都没有忘记学业,他们都在学校里积极提升自己,李咏正式毕业后便来到了中央电台实习,而哈文则成为了地方电视台的记者。

多年以后李咏哈文都已经功成名就,但夫妻二人之间依然相敬如宾。

李咏在《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时,谈及自己与哈文的婚姻。

他表示二人这么多年来没有过大的矛盾,即使出现矛盾时,二人也都秉着矛盾不过夜的原则,当天事情当天解决,绝不带着怒气或者委屈入睡。

李咏也曾说,“在我的爱情字典里,讲理,就是男人要认错。”

哈文虽然不太爱在公共媒体上发言,但能让李咏如此死心塌地,想必也是一位贤妻良母。

也正是因为二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二人的婚姻成为了娱乐圈的典范,而不是变成了爱情的坟墓。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相爱之人阴阳两隔本就是人生必经之事,但对于哈文来说,这件事来的太早了一点。

2017年5月,年仅49岁的李咏在体检中意外得知自己患了喉癌,而且已经是几乎无法治愈的晚期。

这种消息对于任何家庭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李咏夫妻俩也仿佛遭遇了晴天霹雳。

“昔日戏言身后事,如今都到眼前来。”

死亡这个看似遥远的事,在之后的日子里随时有可能发生在李咏身上。

二人斟酌再三,决定瞒下李咏的父母,先去前往美国治疗。

一方面可以尽量多陪一陪在美国留学的女儿,一方面也是将希望寄托于美国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尽量不让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事情发生。

2017年12月的“尖叫之夜”上,也就是本文开篇所提到的那一幕。

李咏在节目结束后深情地挥手告别,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站在舞台上,也是他最后一次为他一生所热爱的事业而演出。

他挥手告别的,不仅仅是观众,还有他所热爱的事业。

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李咏哈文夫妇来到了美国。

想到不让公婆知情的初衷,哈文面对外界对于自己与李咏的指责与谩骂始终没有发声,只是对二人已经更改国籍的谣言进行澄清。

李咏也配合医院积极地进行治疗,珍惜这短暂的能与家人共处的最后时光。

治疗期间,哈文每天坚持在社交媒体上对所有人说“早安”。

哪怕以她的学识一定明白癌症这种事人力不可违,她还是希望自己这一小小的善行,能为自己心爱的丈夫换来上天的眷顾。

然而天不遂人愿,在2018年10月25日,经过了17个月的抗争,李咏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那些仍爱着他的人们。

对于李咏来说,虽然他对于人世间一定还有不少眷恋,但饱经病魔折磨后,死亡未必不是一种解脱。

相比于离开之人李咏,独自留在人世间接受这一切的哈文或许是更痛苦的那一个。

她操办了李咏的葬礼,并未像许多人想的那样落叶归根,李咏的葬礼在美国就近举行,只邀请了个别亲朋好友,而远在中国的李咏父母也没能送儿子最后一程。

也就是这一点让哈文再次陷入了争议,网友们结合李咏的两亿遗产全部留给女儿进行揣测,并认为哈文与公婆关系不好,想要独吞遗产,这才不让公婆来参加葬礼。

面对外界的指责,哈文再次选择了沉默,她似乎并不那么在意他人的看法。

其实,理性地分析,哈文作为中国导演界首屈一指的人物,钱这方面自然是不缺的,而且是否参加葬礼与遗产的分配也无必然关系。

公婆没能来参加葬礼的原因或许是这两方面,一方面自身年龄较大,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行动不便。

另一方面可能李咏也深知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多么沉重的痛苦,对老人的身心也是沉重的打击,事先安排不让自己的父母来看到自己的遗体,安静地离开人世。

如今,距离李咏老师去世已经四载有余。

再去看哈文这四年来的生活,再回顾那时人们对于哈文的争议,就会发现那时的阴谋论无疑是无稽之谈。

哈文这四年多来并未改嫁,她选择留在美国继续陪伴女儿成长,而对于国内的公婆,她也是尽到了儿媳赡养的义务。

这四年间无论是李咏的冥诞与忌日,哈文都会发文怀念,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于已故丈夫的感情。

电影《寻梦环游记》中说,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心脏停止跳动,是生物学死亡;第二次是举行葬礼的时候,这一刻人的社会身份将会从这个世界抹除,是社会性死亡;第三次就是被遗忘之时,这是真正的死亡。

那些催人泪下的文字,是李咏哈文夫妻伉俪情深的见证,也是哈文对另一个世界的李咏的告白——她从未忘记。

李咏去世四周年时,哈文发文悼念:“好久不见念。”

言短情长,短短五个字中又说不尽的怀念与感慨,而不再去对往昔过多的回忆,是否也代表着哈文逐渐走出阴霾,开始去拥抱新生活呢?

●○写在最后○●

回顾李咏夫妇二人从相识到热恋,到数十年如一日的婚姻,再到阴阳两隔,不禁想到徐志摩先生的那句话: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对于李咏来说,能遇到哈文这样灵魂相吸的伴侣一定是人生一大幸事,是一次美丽而又正确的选择。

我们在此对曾给我们带来欢乐的李咏老师表示真挚的怀念,也希望李咏老师一家人能够走出阴霾,面对新生活。

也祝每一个平凡的我们都能遇到自己的灵魂伴侣,拥有平淡又不失幸福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遗孀   公婆   美国   发文   葬礼   舆论   遗产   夫妇   聪明   父母   节目   事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