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女教师生下脑瘫儿,丈夫将她抛弃,19年后孩子考上北大

文字:南木

排版:洛川

1988年,武汉的一个女教师正沉浸在分娩的喜悦中。

十月怀胎,她的孩子即将诞生。

不料,孩子的诞生却让她的生活跌到谷底。

01

出生时脑瘫

  “对不起,你的孩子有重度脑瘫,可能一辈子都不能走路,也不能说话。”

当邹翃燕醒来时,她听到了医生的这句话。

  因为宫内缺氧面临窒息,孩子一出生就被送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听到这些消息,邹翃燕心如刀割。

  她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她想要给儿子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在考虑之后,邹翃燕对医生说:“只要他还有一口气,我就不会放弃他。”

  邹翃燕开始了艰难的抢救之路。

她早已为孩子起了名字,名为“丁丁”,取自《诗经》中的“伐木丁丁”。

“丁”是指砍伐树木时的声音,清脆,响亮。

这是一个美好的祝愿,邹翃燕希望儿子像这声音一样,能在这世上留下痕迹,而不像从未降生一样。

从此以后,邹翃燕便陪伴着丁丁,给他喂奶,给他按摩,给他唱歌。

  就这样,经过了一个月的抢救治疗,丁丁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但是医生仍然对他没有什么希望,他们认为丁丁将来非瘫即傻,不仅自己生活无法自理,更会拖累家人。

  他们劝邹翃燕放弃他,或者送他去福利院。

丈夫也是极力劝说,希望妻子放弃这个孩子,他们再生一个。

  邹翃燕不听。

  她相信丁丁有着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智慧和潜力,只要给他足够的关爱,他就能够成长和进步。

  于是,在1989年1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邹翃燕带着丁丁回到了家里。从此开始了她和丁丁一起奋斗的人生。

02

日复一日的康复训练

  邹翃燕将丁丁回到家里后,开始了一场没有退路的战斗。

  她每天都要给丁丁做各种康复训练,包括按摩、拉伸、翻身、坐立、爬行等。

  她还要给丁丁做各种刺激,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

  她希望能够激活丁丁的大脑神经,让他的身体和智力能够发育和进步。

  但是这些训练并不容易,丁丁的身体非常僵硬,他的四肢不能自由活动,他的口腔也不能正常吞咽。

  每次训练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很痛苦。

  邹翃燕也常常感到心力交瘁,她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有用,她不知道丁丁是否能够理解自己。

  为了给自己和丁丁一些信心,邹翃燕决定给丁丁做一个智商测试。

  她带着丁丁去了湖北省儿童医院的心理科,找到了一位专业的心理医生。

  测试结果出来后,邹翃燕惊喜地发现,丁丁的智商居然达到了正常水平。

  医生鼓励她,这说明丁丁并不是智力低下,而是因为身体障碍导致他不能正常表达自己。

  医生还夸奖她说,这是她对丁丁进行了有效的刺激和训练的结果。

  邹翃燕听到这些话,感动得流泪。

  她更加坚定地继续给丁丁做康复训练,她相信只要不放弃,就一定会有奇迹发生。

03

7岁时终于会走路

  邹翃燕知道,丁丁的智力虽然正常,但是他的身体还是有很多问题。

  他的四肢还是无法自如地活动,他的脊柱也有些弯曲,他的脚也有些畸形。

  这时候,她听说了一种叫“卷皮”的按摩方法,可以帮助脑瘫儿童改善身体状况,甚至可以让他们学会走路。

  她决定给丁丁尝试一下。

  长期的按摩,收费支出不少,邹翃燕没有办法,只能靠做一些零工来赚钱。

  她不惜节衣缩食,只要能给丁丁更好的治疗。

  按摩师告诉她,这种方法需要长期坚持,不能中断,否则效果会打折扣。

  邹翃燕答应了,她每天都带着丁丁去按摩院,让按摩师给他“卷皮”。

  这种按摩非常痛苦,就像用力地拧扭皮肤一样。每次按摩时,丁丁都会哭得撕心裂肺,邹翃燕也会跟着流泪。

  但是她没有放弃,她相信这是为了丁丁的好。

  就这样,在坚持了半年的“卷皮”按摩后,奇迹终于发生了。

  1995年春节前夕,当邹翃燕正在厨房里忙着准备年夜饭时,她突然听到了一声惊喜的叫声:“妈妈!妈妈!我会走路了!”

  邹翃燕连忙跑出来,看到了一个让她泪流满面的场景。

  她看到了丁丁站在客厅里,用自己微弱而又坚定的步伐,在沙发和茶几之间缓慢的走着。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七年的努力值了。

04

艰难的求学之路

  丁丁学会了走路后,邹翃燕的心里充满了欣喜和感激。

  她觉得这是上天对她和丁丁的恩赐,也是她和丁丁共同努力的结果。

  她更加坚信,只要有爱,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邹翃燕开始为丁丁制定了更高的目标,那就是让他上学。

  她想让丁丁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正规的教育,结交朋友,享受童年。她想让丁丁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是丁丁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

  丁丁虽然学会了走路,但是他的身体还是有一些残疾。

  他的动作比正常人要慢一些,语言也不太清晰,这些都给学习带来了一些困难。

  但是,这些都没有阻止丁丁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他从小就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喜欢看书,喜欢思考。

  他不怕困难,不怕被嘲笑。

  从小学到高中,丁丁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他在各种科目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尤其是数学和英语。

  他参加过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了省级一等奖。他参加过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获得了全国三等奖。

  邹翃燕对丁丁的成绩感到非常自豪和欣慰。

  她觉得自己没有白费心血,她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她也一直给丁丁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邹翃燕给他买了电脑和打印机,让丁丁可以方便地打印作业和资料。

  邹翃燕也一直鼓励丁丁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实践活动,让他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和人际交往。

  她带着丁丁去做志愿者,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就这样,在邹翃燕的陪伴和支持下,丁丁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充实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他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在生活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不过,这个时候,丁丁的父亲离开了。

  他始终觉得丁丁是家里的拖油瓶,这样的生活已经熬了十年,他实在不想过了。

  邹翃燕没有挽留,痛快的签了离婚协议。

05

考上北大

  丁丁虽然失去了父亲,但是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梦想,他继续着自己的学习。

  丁丁在高中时期,已经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学生。

  他不仅在学习上有着出色的成绩,也在各种活动和竞赛中有着亮眼的表现。

  他是学校的数学奥赛队长,也是英语演讲队的核心成员。

  他还参加了很多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积累了很多经验和荣誉。

  他的目标是考上北京大学,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为什么呢?

  丁丁刚上初中时,他曾问过母亲:“妈妈,你想我考哪所大学?”

  邹翃燕开玩笑说:“最起码考个北大吧,不然哈佛也行。”

  她没想到,自己的一句玩笑话,在儿子心里生根发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丁丁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他每天早起晚睡,利用一切时间复习和预习。他不断地做题和总结,不断地查漏补缺,不断地提高自己。

  邹翃燕也一直给丁丁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她给他买了很多参考书和资料,让他可以充分地备考。她给他做了很多营养餐和补品,让他可以保持身体健康。

  就这样,在邹翃燕和丁丁的共同努力下,丁丁终于在2007年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以660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

06

到哈佛留学

  丁丁在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后,没有停止自己的学习和追求。

  他向哈佛大学发起了申请,并且因为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在哈佛大学,丁丁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努力。

  他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参与讨论,还在课外时间参加了很多实践活动,如为难民提供法律援助,为社区提供法律咨询等。

  他还通过了美国司法考试,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律师。

  丁丁在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有很多机会可以留在美国工作和生活。他可以在一些知名的律师事务所或者非政府组织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也可以继续从事学术研究。

  但是丁丁却没有选择这些,他选择了回国。

  丁丁回国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他想要回报自己的祖国,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法律人,应该为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是他想要照顾自己的母亲,他觉得自己欠她太多,应该让她安享晚年。

  于是,在2017年,丁丁回到了北京。

  他找到了一家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成为了一名法务人员。

  丁丁工作认真负责,业绩优秀,受到了公司和客户的赞誉和信赖。

  这个时候,丁丁有一个新梦想,那就是攒钱,早日为母亲实现环游世界的梦想。

07

结语

  丁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脑瘫儿童并不是无用之人,而是可以成为社会的贡献者和建设者。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力量。

  丁丁用自己的坚持和勇气,克服了无数困难和挑战,从一个重度脑瘫儿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法务人员。

  邹翃燕用自己的爱和信念,陪伴着丁丁走过了一段艰难而漫长的抚养之路。

  他们的事迹表明:只要有爱,就有希望;只要有信念,就有奇迹。

各位朋友,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想?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各位家人们,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玫瑰]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哈佛大学   生下   孩子   哈佛   北京大学   武汉   优异   北大   年后   丈夫   身体   成绩   医生   努力   梦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