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法老著名实验:把婴儿聚在一起,不教说话,会产生新的语言吗?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之一就是,人类发展出了语言,诞生了能够指导物质生产的语言符号。后来人类再次进化,发明了文字、发明了记载文字的工具,人类文明得以记录、传承,人类的语言也是这样一步一步传承下来。

时至今日,人类世界已经发展出了几千种语言,如果把各地不同的方言算上,语言种类能达上万。那么,语言到底起源于哪里呢?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发源地又是哪里呢?我们都知道,人类历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印度。

能够成为文明起源的古国,其中有三个重要标准:第一,要有城市,这种城市不是简单的聚落,而是有明确的城乡区分;第二,要有文字;第三,要有建筑。有了礼仪建筑,才有文明发展、延续的可能性。

有语言不一定有文字,因为文字比语言出现得要晚。但是有了文字,一定是有语言出现的。因此,要研究语言的起源,可以考虑从这四大文明古国入手。

古埃及的一个法老也有这个疑惑,所以他做了一个实验:把埃及的几个婴儿聚在一起,不教他们说话,会产生新的语言吗?

一、埃及婴儿语言实验

这个埃及法老认为,如果埃及是人类文明起源,有最古老的文字,那么人们最早说的话也应该是埃及语,换句话说,语言源于埃及。

如何证明呢?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会说话的,从不会说话到牙牙学语,中间还要经历一两年。但是这个过程中,婴儿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按班杜拉的话来说,他们说的语言都是“模仿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比如他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行为、语言而习得的。

那么,假如把婴儿放到一个不能模仿、观察别人的封闭的环境中,禁止任何人教他说话,那么会发生什么呢?假如语言真的是起源于埃及,那按照道理来讲应该是能够在这些封闭环境中的婴儿中发现最原始的埃及语言。

这个实验听起来还挺有道理的,于是在当地的支持下,这项婴儿实验顺利进行了。

从我们今天的认知水平来看,这项实验必然是失败的,结果也正是如此,这些儿童不仅没有说出古埃及语言,甚至连语言能力都退化了,没能正常发育。

这位埃及法老把两个婴儿交给了一个农户抚养,要求农户在抚养过程中不能和婴儿有任何交流,包括表情和肢体动作。法老认为,婴儿隔绝了外界环境以后,如果能够正常讲话,就证明了语言是天生的,如果最早说的话是埃及语言,语言源于埃及就能得以论证。

第一年,这些婴儿都没有任何发声迹象,连“咿咿呀呀”的声音都没有。其实这时候已经错过了他们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可惜他们没有意识到,一错再错。

第二年,有一个婴儿终于开口,说出来一个模糊的单词,农户很高兴。很可惜,后法老确定了这个单词并非是埃及语言,而是一个意义不明,而且和埃及语言没有关系的单词。所以,这项实验以失败告终。法老到最后也没搞明白语言到底是不是起源于埃及。

后世陆续有一些人继续做类似的所谓的“婴儿实验”。结果也都无异。

例如,罗马的一个皇帝也想要证明罗马才是语言起源地。有了埃及法老的经验,皇帝觉得可能是选的婴儿太少,两个婴儿是这样,未必代表别的婴儿也是如此。

这次,他找了数十个婴儿,还找了护工专门照顾他们。为了控制外界干扰,这些护工也同样被要求不能与婴儿交流。实验结果很失败,婴儿不但没什么反应,反而适得其反,影响了这些婴儿的正常发育,一些婴儿甚至因此再不能说话,还有婴儿因此夭折。

二、语言起源的几种假说

实验失败了,意味着语言起源于埃及的说法无法论证。那么,语言到底起源于哪里呢?事实上,由于语言比文字更早出现,而后世进行考古,只能依据文字或者其它史料进行,所以关于语言的起源至今还是个谜团。但是民间有几种假说。

第一种是神授说,每个民族的神话故事中都有关于人类诞生的神话故事,语言也是神造的。

例如,在《圣经》种,人类复杂又多样的语言是上帝惩罚人类的结果。人类世界原本只有一种语言,但人类建造了“通天塔”,妄图窥探天堂,惹恼了上帝,于是上帝在一夜之间把人类的语言变得五花八门。

在中国神话故事中,人是女娲创造的,女娲用泥捏出来一些泥娃娃, 捏出来的泥娃娃不会说话,于是女娲拍打这些泥娃娃的后背,娃娃哇哇哭喊,于是有了语言。

在印度神话中,梵天的妻子,也是印度伟大的神,由她创造了语言。在日本神话中,语言是由太阳女神创造的……

第二种是拟声说,认为人类语言源于模仿,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模仿自然中的各种生物。例如著名的“汪汪理论”和“噗噗理论”。

第三种是人类本源说。这种说法认为,人的语言是生来就有的,语言是人的一种天赋能力,天生就有的,是人的一种自然的悟性。当然,看到了上面埃及法老的实验,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了。

第四种是手势说。这种说法认为语言起源于手势。在我们当今的日常生活中,也难免用到手势,在不同语言交流时,手势甚至能够发挥出比有声语言更好的效果。但是,手势如何进化出有声语言,这种说法并未阐明。

第五种是生物进化说。根据物种进化论,人类的各种功能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为了生存而逐渐进化的。随着“适者生存”的规律,人类的喉咙不断进化,从最初的简单语音,逐渐进化到能够发出复杂的信号。

这种说法和马克思的观点本质上是一致的。马克思认为,语言起源于劳动。人们在进化中,为了生存和发展,要进行生产活动,于是发明了工具,为了适应新的技术需求,更好地使用工具,人类的身体各个器官都不断演化,语言也随之演化而来。

除了这六种,还有其它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缺乏科学依据和严谨论证。所以语言起源并未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在现代社会,语言学、生物医学等学科正在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手段深入探索……

三、实验伦理

用今天的眼界来看,埃及法老的实验可以说是荒谬至极,违背了人的自然生长规律,视人命如儿戏,最终毁掉了这些婴儿的人生。回顾人类科学的发展,其他领域也有用婴儿做实验的事例。

比较知名的是小艾尔伯特实验。这是著名教育学家华生所做的一项实验,他为了搞明白人类的恐惧心理是先天存在还是后天习得,招募不到一岁的婴儿小艾尔伯特进行实验。

华生命令实验人员,小艾尔伯特每次玩弄小白鼠,就在他耳边敲锣刺激他。

一开始,小艾尔伯特还能高高兴兴地找小白鼠小兔子玩耍,时间长了以后,小艾尔伯特对小白鼠产生了恐惧心理,甚至这种恐惧心理发散到小狗、毛绒玩具等一切带毛的物体上。

这项实验虽然成果了,也给小艾尔伯特带来了不可逆的伤害。最终小艾尔伯特在5岁的时候,因脑水肿去世。

这些实验的教训是,我们很多的行为习惯是后天在环境中习得的,并非先天就有的,所以实验本身就会对被试造成一定影响。

有研究发现,在儿童语言发展和脑发育的关键期,儿童能够从社会互动中识别语音语调因素,并逐渐积累,最后学会语音要素和语言词汇,良性的语言刺激能够帮助他成长起一个“社会脑”。

因此,以人类本身为实验对象,需要特别注重实验伦理。语言的习得也是如此,婴儿阶段,需要父母以及身边的人不断对他进行发声刺激,婴儿才能在这些发声刺激中学会说话。

四、语言的习得

那么 ,如何与婴儿产生良好的社会互动,帮助他发育出“社会脑”呢?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儿童大脑成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0-1岁阶段,是婴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0-3个月,婴儿的听觉很敏感,这一阶段有了语音的感知功能,能够辨别出一些语调、语气的变化。

2个月以后,婴儿能够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和连续的音节,开始自言自语并模仿成人的语音。7-9个月开始能够理解场景中的简单手势、字词,9-12月开始真正理解成人的语言。

1-2岁阶段,儿童词汇量迅猛增加,这一时期儿童进入了所谓的“词汇爆炸”期。出现发音紧缩现象,能够理解的名词和动词很多并能够和动作联系起来,能够说一些简单的句子,并且能够通过阅读获得更多词汇。

训练儿童的语言能力,可以在遵循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有计划的训练。包括听力训练、诱导发音等等。

比如说,在0-1岁阶段,儿童刚刚学会说几个莫名其妙的词语的时候,父母最好不要打断他,要给他鼓励的眼神,这样他才有勇气继续尝试。

玩玩具的时候,父母可以尝试告诉孩子玩具的名称、正在做的动作是什么;吃饭、穿衣的时候,也尝试与孩子交流,用简单的词语,发展他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最重要的还是鼓励儿童和大人进行交流,为儿童构建一个温暖的互动环境。温暖的互动需要父母与孩子有亲密的肢体接触、眼神交流,而非手机、平板这些电子媒体的被动式交流。

父母为孩子朗读故事,与孩子一起看书、做游戏,相比儿童自己看书、看电视、自己玩玩具要更有效果。

结语

关于语言的问题,不论是语言的起源还是语言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很大的议题。语言的起源至今还是众说纷纭、难以验证。

但不论怎样,语言都是人类进化的瑰宝,语言使得人类生活丰富多彩,使得人类的生产活动更加便捷。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认知的拓展,终有一天,语言起源的谜底会被彻底揭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法老   埃及   婴儿   语言   手势   起源   说法   说话   人类   著名   文字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