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卫健委健教中心提醒:儿童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家长注意预防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7月6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李琪 实习生 左依婷 陈慧娜 通讯员 曹仲辉)每年的夏秋季,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应该如何预防?7月6日,湖南省卫健委健教中心发出健康提醒:家长正确认识这种高发的幼儿传染病,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1—7岁儿童发病多见,成年人也会发病。该病不仅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还可通过呼吸道以及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但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一般4—6天内可痊愈。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分为4个阶段,主要为潜伏期、前驱期、急性期、恢复期。不同时期的患者在症状上存在一定差异:

1.潜伏期约为2—4天,多数情况下没有特殊症状,但是具有传染性。

2.前驱期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小时达高峰,体温可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肉疼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年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

3.急性期咽部可能会出现灰色小丘疹,24小时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有一圈1—5毫米的红晕,此阶段的皮肤受损通常出现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和腭垂。

4.恢复期,溃疡在1—5天开始愈合,一般3天之内退热,症状消失。

需要提醒注意:患病期间,家长需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根据体温的高低,适当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还需要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

疱疹性咽峡炎怎样治疗?

主要是针对性的使用抗病毒药物,临床上常用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如果引起高热,就需要对症使用退烧药物。

多喝水、加强营养饮食,对疾病的恢复也有很大的帮助。这个疾病在早期就有一定的传染性,在积极控制感染的前提下,也要预尽早防蚊隔离。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预防?

勤洗手,教育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洗手。洗手时要注意在流动水下,用皂液仔细搓洗双手至少30秒。

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尽量避免带小朋友前往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保持清洁卫生,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勤晒衣被,每日上、下午各开窗通风不少于30分钟。

注意饮食卫生,儿童使用的餐具及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可用开水煮沸15分钟方法消毒;不要让小朋友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此外,由于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建议各托幼机构、学校对于该病的防控参照手足口病执行,对于患病学生、幼儿要及时停课隔离,痊愈后方可复课。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咽峡炎   疱疹   在线   儿童   恢复期   潜伏期   湖南省   高热   传染性   体温   症状   家长   中心   卫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