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到郑州,出现了“免费送房”的动向,什么信号?如何解读?

#时事热点头条说#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834篇原创文章


房子不要首付,直接办理过户,相当于免费送,只需要接手的人办个按揭手续,接着还月供就可以了,这样白送的房子,大家愿意要吗?

免费送房?乍一听就像骗子和套路,是不是把大家当傻子了,谁会上当呢?

还真不是,2023年以来,“免费送房”这件事,在中国或许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据有媒体此前报道,2021年1月中旬,一则“燕郊天洋城房产免费送”的消息在网上开始流传。

在某社交平台,有名叫“厚土”的网友发帖表示,“赠送(燕郊)天洋城房产(目前还有贷款),先到先得,自己还贷款”。

图片来源:网络

“房子在燕郊天洋广场,2016年买的,40平方米70年产权住宅,西向,总价78万元。”

图片来源:网络

厚土已经为这套房源还了4年的贷款了,每月4000元,总共不到20万元。这套房子买的时候房价在20000元/平方米,而2017年通州传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消息后,燕郊房价一跃超过了30000元/平方米。

但2017年6月,廊坊地区正式限制外地人购房,交满3年社保才能购买,燕郊楼市一夜腰斩,目前均价只有不到2万元/平方米。

早在2020年4月,也有消息说燕郊忆江南小区93平方米的房子免费送,原因是房子剩余的房贷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价格,成为了负资产。

简单来说,就是房价已经跌破入手价,甚至更低,如果按照购入时的总价继续还贷款,那就是持续亏损,还不如把这个房子“无偿转让”,拼了已经亏掉的首付和利息,也要把房子关联的贷款转移出去,也算是及时止损。

逻辑并不复杂,而且,这种模式,其实在其他国家,早有先例:

就在中国的邻国日本,就有一种空屋银行(空き家バンク),是日本政府为改善“蚊子户”问题,在网上设立的低价、甚至免费为民众提供空置住房的网上银行。

2018年12月7日,日本乡村地区相继成立空屋银行,免费赠屋给符合条件、通过审核的民众,并以提供修缮补助等为诱因,吸引民众迁至乡下。

美国也有,底特律一度曾为美国第5大城市,由于人口锐减、一些居民区房屋闲置失修甚至倒塌,于是出现了标价“1美元”出售的“一元房(DollarHouse)”。

但“一元房”不是1美元就能买到。购得房产后,购房者需每年向政府纳税,纳税标准参照当地政府对房屋的评估价。

一套房子尽管现在售价1美元,但政府对它的估价可能是3年前的价值,即大约6万美元,因此纳税基数为6万美元。

密歇根州下属各县年度房产税率不等,同一郡县不同校区的税率也不等。

以一套位于韦恩县普赖尔大街、建于1905年、占地1299平方英尺(合121平方米)的自住型“一元房”为例,如果当地政府对其估价为6万美元,按当地目前6.819%的房产税计算,购房者每年应缴4091美元房产税。


说白了,这种免费送房对应的,基本上都存在现实的价值缺乏需求支撑,没有流动性,并且资产价值共识极低的共同特征。

当然,中国的燕郊是房价泡沫,日本美国是需求匮乏,但是没有想到的是,2023年,在中国的一线城市深圳,还有中部省会城市郑州,也出现了“免费送房”的动向。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动向信息靠谱吗?

免费送房动向背后的经济逻辑什么?

出现免费送房的动向,释放了怎样的经济信号?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对深圳和郑州都出现的“免费送房”动向梳理复盘,结合现实和环境,挖掘本质,分析逻辑,并对动向所释放的信号以及中国楼市后续可能的发展走势,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讨论和研判分析。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2023年6月,河南郑州,免费送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7月初,一位视频博主在社交平台发布了免费送房信息:

“我妻子5年前在郑州金水区曼哈顿购买了一套房子,当时房价为118万元,贷款90万元,已还5年贷款。现在房子要出售,免费赠送。只要过户,直接过户给你,你直接还房贷就行……这套房子面积为69平方米。”

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查看该套房屋的屋内信息,多位意向者尝试联系该视频博主,但对方一直拒绝回应。目前,该条送房视频已经删除。

但是,这个举动在网上瞬间引发热议。

根据该视频博主的介绍,这套房子面积为69㎡,购买于2017年,当时的总房款为118万元。其中包括28万元首付,剩余90万元则是按揭贷款。如今,房贷还剩80万,赔了五六十万元。

目前该小区挂牌几百套,差不多面积的居然还有人只卖50多万。

图片来源:网络

即便是高的也不过90万,真正要买估计80万附近随便成交。

也就是说经过5年的时间,这套房子基本把首付跌没了,还得承担后续的利息,难怪他要免费送房子了。

从经济逻辑维度去考量,这个事情,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真的。

那么,为啥该业主选择免费送不直接断供还硬性要求买家还贷呢?

因为轻易选择断供后果非常可怕。断供之前,房主每个月可能还还着银行贷款的利息;

如果断供还会因为被判决,需要承担的利息、罚息、案件受理费、保全费以及还有银行委托的起诉律师费。即使是上诉可以,他还需花费一笔费用,且难有改判可能。

如果耍赖,银行会申请冻结你名下所有的财产,车、房、存款,统统都会用来抵债。且,从此这位房主会进入了失信人名单。也就是老赖,你以后想坐飞机高铁,高消费统统会被限制。

该项目周边的中介门店也侧面验证了这个说法:

“免费送房?现在多了,只要你还贷款。”

在位于郑州市嵩山路的一家二手房门店,中介侯先生对意向者说,这几年,郑州大部分区域的二手房售价,都降了,区别也只是在于降的多少,“品质好的小区,降的不多,品质差的、一般的,降的都比较多。”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本质上,郑州这一次出现的免费送房的动向,和2021年燕郊的负资产逻辑,是一个意思。并不复杂。

揣着房价上涨的预期,遇到了跌跌不休的行情,加了杠杆被套牢,不堪重负想解套。

郑州航拍(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无独有偶,一线城市深圳,也出现了“免费送房”的动向,又是怎么一回事?


同期,深圳也有业主在群内发布消息,想把房子赠送出去,“我不想还贷款了,只要愿意还贷款,我立字据满3年可以过户,27.88平方米,当时成交价是365万元,已还2年贷款。”

图片来源:网络

从截图内容来看,业主当初以365万元买入,还差一年解除限售,但其已经坚持不住了。

当然这就是个聊天截图,可信度存疑。

上网查询该小区的房价,同样面积的挂牌价才230万。

图片来源:网络

对方只还了2年贷款,加上利息保守估计还有500万要还。

这样看来,免费送这个事情应该是真的,毕竟这送出去的简直是烫手山芋。


不得不感慨,有的房子确实是累赘了。就算有深圳这样的一线光环加持,泡沫承压之下,总有能力不及,错估行情的玩家,会率先跳出来。

深圳(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逻辑分析和趋势研判:“免费送房”动向出现的原因,以及对后续楼市的信号意义


实际上,先后传出“免费赠房”信息的城市,不仅是郑州。国内多个城市在2023年以来,先后传出有业主愿意“免费赠房”。

本质上,出现这样的动向最核心的原因,还是房价跌了,而且对于未来的预期普遍不高。

在一些城市,不少二手房动辄跌幅30%以上,对于一些高位接盘的业主而言,相当于已经把首付款跌没了。

此时,如果再遭遇失业,失去收入来源,则连每月的房贷还款都成为难题,于是,与其痛苦纠结,不如断臂求生。

形势比人强,但是人性和趋利避害的本能,注定了这些免费送房的行为,持房业主都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

网上有一个分析,就是从绝对理想的状态出发,从绝对理性的行动出发,房价跌幅多少时,就该把房子白送?(还款本金≈当前房子总价?)

很有意思,给大家分享一下:

100 万的房子,以首付 30 万,商贷 70 万,利率 4.2% 计算,假设房价下跌,还了 5 年房贷后,就会等到下面这张图:

送房临界点——还款本金 ≈ 当前房子总价。

图片来源:见图

房价跌幅在 36% 左右时,一套总价百万的房子,选择等额本息且还了 5 年房贷后,剩余还款本金是 63.52 万;

房价跌幅在 43% 左右时,一套总价百万的房子,选择等额本金且还了 5 年房贷后,剩余还款本金是 58.33 万。

这个时候,还款本金已几乎等同于房价下跌后的二手房价格。

而对应的房价跌幅,也就是所谓的 " 送房临界点 "。

换言之,当房价跌幅在 35%-45%时,就是送房阈值了。

毕竟不能直接断供,如果房子断供,拍卖的钱都不够还贷款,而且银行还会追责。

送房,也成了一种选择。

但是不管是郑州,还是深圳,这一次出现的免费送房,显然还没有到这个阈值。

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负资产,并不符合现实情况,当然,和过去一路上行的房价行情相比,那肯定不可同日而语,一涨一跌,账面损失或许没到送房阈值,但是心理账户的损失,那就是正常情况的两倍了。

这个世界的有趣之处有一点就在于:不同的人,对应的心理素养和承受力,可能完全不一样。

压力测试,是见证考验人品高低,反映心理素质差别,和筛选水平差异的必备项目,就是这个意思。

压力之下,很明显有人已经顶不住了,选择逃避和试图逃离了。

这对于当下的中国楼市而言,肯定不是一个好信号:

免费送房,割肉避险不一定顺利成功,但是这样的动向给市场释放的信号,非常糟糕。

人的潜力和抗压力能力,和预期密切关联,选择免费送房转移债务,也不愿意坚持,是对当下民众对楼市后续走向预期不确定的一种清晰反应。

房价都不用说涨,只要相对稳定,有谁会干这个事情?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无人问,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这也是对当下中国楼市普遍所面对的下行压力,一个真实的讽刺表现。

这信号很不好,也和国家对于楼市和房地产行业的主线规划和思路相悖。

理性预判,虽然还有依然沉迷在什么史诗级大救市,惊天大行情幻想中的群体期盼的大招不会有,但是接下来,国家对于楼市这种已经明显出现的预期不足,信心匮乏的动向,必然会给予更多的重视和“特殊照顾”。

2023年,国家意志和顶层设计对于楼市的态度是什么?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结合“法拍房”和“免费送房”动向背后的逻辑差别,看清当下中国楼市的真实现状。


免费送房这个事,该说清楚的也说清楚了。直白一点小结一下,并不复杂:

为什么陆续会出现“免费增房”情况?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形势不容乐观;

其次就是业主面临失业或不可抗力等各种可能的风险,一种“断臂”求生的无奈之举。

客观来说,这种动向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其实都不大,和法拍房的类似动向,不可同日而语。

看一组数据:

2023年1-3月全国法拍住宅用房挂拍量共计70567套;挂拍金额636.91亿元;成交量为21953套,成交率为31.11%;成交金额324.58亿元;平均成交折扣率为79.04%。

与2022年1-3月相比,全国住宅法拍房挂拍量上涨37.41%,成交量同比上涨5%,成交均价同比下降7.79%,成交金额同比下降1.39%,平均成交折扣率下降1.54个百分点。

法拍房的数量暴涨,比免费送房动向,更值得关注。

先不说增长多少,有多少套房子进入法拍程序,仅仅从法拍房持续增长的势头来看,就能说明2023年中国楼市的很多真实情况。

法拍房,是房价下行阶段,最差的选择,但至少,绝大多数房子被法拍的群体,只是现金流断裂,而不是信心和预期层面的崩盘。

法拍房增加和免费送房动向出现叠加,说明了中国的当下楼市,可能距离临界状态很近了。

基于以上逻辑分析,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不看空,不唱衰,有一说一,有依有据:一个买房不求增值,但求稳定,甚至比亏的时代,是真的来了!

对于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不要心存幻想,投资房产亏钱的概率会比赚钱的概率大很多。从行业的整体逻辑上来看,未来的新增居住需求会逐渐萎缩(人口负增长及城市化进程减缓),但住房供应的绝对数值会继续增加,供大于求将成为普遍现象,房价再想保持上涨趋势就很难了。

当然不否认未来仍然会有一些城市的某些区域的房价会继续上涨,但如何找到这样的优质房产,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行业经验及雄厚的资本。

简单来说,和绝大多数普通人,没有什么关系了。

就像这几年,一线城市的某些豪宅仍在上涨,但即便是有这样的判断,也很难有这么雄厚的资金来投资,未来投资房产并且能够赚钱或将是小部分人能够玩的游戏了,全民炒房都能赚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看清现实,抓住主线,结合需求,指导行动,才是正途。


以上,就是对深圳和河南在近期出现的“免费送房”热点动向,进行的一次梳理和深入讨论研究内容,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郑州   深圳   动向   本金   总价   跌幅   中国   楼市   贷款   房价   逻辑   信号   房子   来源   城市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