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革命往事|景坑(雄鸡村)处处是红军

——景福庙(饶和埔诏县委第二区委机关旧址);积庆堂(饶和埔诏第二区农民协会暨第二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潮澄澳红三大队驻地旧址;潮澄饶诏黄区委机关旧址)


编写配图:许垚


雄鸡村位于诏安县太平镇东南部,原属景坑村,现为独立行政村,下辖雄鸡、步宅、油车、上洋、庐山(已迁至上洋)、草径6个自然村。该村地处闽粤交界,西达广东饶平渔村,东邻景坑,南接厚径,北连新楼,四周群山环抱,地形复杂。

据老辈村民所述,该村因祖上挑养鸡鸭为生,寿终葬于凤冲天,取村名为凤鸡,解放后村内乡贤以毛泽东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之意改名雄鸡。

雄鸡村航拍图 张振华提供

1929年起,闽粤边党组织在诏境得到初步发展,刘锡三等共产党人就经常到太平一带活动,期间常驻于景坑鹧鸪洞小村(单独一寨,居住四五户农家,1936年在战火中散村),也把革命火种播撒到周边的草径、上洋、步宅等山村。

1930年4月,刘锡三又率领20余名游击队员深入太平新营(今榕城)官屋村召开浮山区农民代表会议,成立浮山区革命委员会(辖饶平浮山一带及诏安太平的新营、科下、榕城等乡村),掀起抗租抗债和惩办地主豪绅的斗争。

随着浮山区革命活动在饶诏边境的延伸,红色区域逐步连接成片,上至诏安霞葛、秀篆、官陂一带以及广东上饶苏区,下延广东黄冈区委,为之后饶和埔苏区得以向诏安境内转移创造了条件。

靠前为景福庙(已坍塌),靠里为积庆堂 源于《诏安革命史影册》

1931年2月,中共饶和埔县委在广东大埔受挫,革命力量转向诏安西北部山区活动。同年3月,刘锡三在石下村后的犁壁石山上主持召开饶和埔诏县委扩大会议后,饶和埔诏县委仍辖11个区委,其中第二区委管辖范围有诏安景坑、新营一带,区委机关设在景坑的景福庙(现雄鸡村西门处,故称西门大庙),书记克昂。

时值饶和埔诏县委在诏安的红色区域内实施对党、团支部、农会、妇女会、赤卫队等组织的健全发展工作,第二区农民协会便在此时于景福庙旁边的积庆堂成立。

积庆堂及农会的木牌 源于《诏安革命史影册》

1931年底,余登仁等3名饶和埔诏苏区代表出席了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结束后返回到饶和埔诏县委机关所在地——秀篆石下,随即召开全县干部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学习《土地法》及有关的经济政策,并着手恢复和建立各区、乡的苏维埃政府。

翌年,饶和埔诏第二区苏维埃政府亦于积庆堂正式成立,辖诏安景坑、新营,饶平长教、胡岭、东洋等村和一个秘密交通站,苏区各地呈现了复兴的局面。

1932年9月起,广东的中共潮澄澳县委也开始注意向靠近凤凰山边界的诏安区域开展革命活动,还派出隆都区委特派员赵金弟到诏安八仙山地区的深湖、坪路、搭桥以及太平景坑一带深入接触,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关系,为潮澄澳(饶)党组织向诏境的工作拓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35年1月,中共潮澄饶县委诏黄区委也在积庆堂宣告成立,赵金弟任书记。

除此之外,1934年4月中旬,为准备迎接挺进闽西南牵制国民党军队的闽西独立第九团,潮澄澳(饶)红三大队一、三支队和特务大队200余人,在贝必锡、朱增强、李金盛的率领下奉命挺进诏安。期间有力配合饶和埔诏游击武装稳固了以八仙山为主体的诏饶边游击区,且适时分兵对诏安西北山区进行袭扰,让敌军疲于奔命,徒劳无功。

接连的胜利激发了山区群众的革命热情,景坑以及霞葛南陂、径口一带的贫苦群众更是奋起响应,抗税捐、抗债务和分米分谷的斗争此起彼伏,保卫秋收成果的群众性运动竟成风潮。

1934年6月16日《江声报》称“诏安二都霞葛一带... ...全区景象,几成第二闽西”。

依靠景坑村坚实的群众基础,潮澄澳(饶)红三大队常驻营在村内的积庆堂、景福庙和成家祖祠,并于景福庙和成家祖祠之间的空地进行严格的军事操练。“景坑到处是红军”让诏饶边区的反动势力终日提心吊胆,寝食难安。

红三大队操练场 源于《诏安革命史影册》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进一步发展游击战争,闽粤边革命武装转移至乌山,地处饶诏交界处的景坑各村自此陷入重重危机之中。

1936年农历十月,鹧鸪洞村张草咩(区武装队长)在坪路战斗中牺牲,景坑辖区也遭国民党军队包围,22名革命群众被捕,分别囚禁于潮州和漳州,草径村的张风林、张逢火、张细田、张细巧、张孝敬、张来好等6位战士于1937年春被杀害于渔村东洋沟,之后草径的张禹进、上洋的张来顺、新楼的张顺利等也相继遇害。

雄鸡村草径航拍图 张振华提供

革命虽遭挫折,但景坑各村的革命群众并没有向发动疯狂镇压的反动势力屈服,他们在战火的洗礼中前赴后继,用生命书写忠诚,用鲜血捍卫信仰,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岁月如梭,历史总不会给后人留下太多的痕迹。如今的雄鸡村内,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景福庙已全部倒塌,建于清雍正年间的成家祖祠亦已破落,唯幸积庆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在2021年得以重建。


①1934年10月,中共潮澄澳县委在浮凤区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县委书记陈信胜传达东江特委关于把潮澄澳县委改为潮澄饶县委的决定,并调整了领导班子。书记陈信胜(后陆位保),组织部长陈耀潮,宣传部长陈圆圆,委员有张敏、文锡响、林乌、贝必锡,秘书长兼妇委曾阿娥。

②1935年秋,广东凤凰山苏区革命受挫,潮澄饶县委转移至诏安的坪路村,与诏黄区委合并成立了饶诏边临时工委。

③1934年4月上旬,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根据第五次反“围剿”形势的需要,决定将福建军区所属的闽西地方红军独立第八团、第九团(以下简称红九团)直属中革军委指挥,并命令这两个团在闽西南牵制国民党的军队。

时任红九团政委的方方在瑞金接受任务时,向中革军委的领导建议调潮澄澳红军进入闽南协同作战,得到周恩来等领导的同意后,方方即派副营长邓珊到广东凤凰根据地向潮澄澳县委传达中革军委的命令。后苏区反“围剿”形势突变,红九团战略性开赴永安、连城、宁洋一带进行游击战争,未能入诏,却为之后留守闽西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资料参考:《诏安人民革命史大事记》《中共闽粤赣边区史》《汕头党史与方志》《诏安党史资料通讯》《饶平人民革命史》《景坑革命斗争史(1985版)》及太平张松波、张振华提供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诏安   雄鸡   浮山   新营   饶平   苏维埃   革命史   太平   苏区   旧址   军委   广东   县委   区委   红军   大队   往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