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去宁夏义诊,赤脚郎中偷偷告诉我:湿疹,就是营卫不和了

多年前去宁夏义诊,赤脚郎中醉酒后偷偷告诉我:湿疹,就是“营卫不和”了。我从疑惑到敬佩,到最后青出于蓝,那时才懂: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还记得小时候刚跟着爷爷学中医,那是真的苦。


那时候我家里到处都是汤药味,身上衣服上也都是,所以小伙伴都不愿意跟我玩,因为嫌我身上的中药味儿“臭”。他们还给我起了个外号,叫“臭蛋儿”。


不过我也没因此就放弃,后来还是继承爷爷、父亲的衣钵,当了一名中医。


进医院后,因为受不了里面的各种制度,我就会被领导针对,派到乡下去义诊。起初我也愿意,去过几次之后,我便喜欢上这种没有利益往来和勾心斗角的日子,所以但凡能申请去义诊,我都是抢先第一个报名的。


那次我去宁夏的一个村子,认识了当地一位赤脚郎中。


熟悉之后,他说:告诉你一个方子, 所谓湿疹,其实就是“营卫不和”了!然后他给我一个方子,让我回去好好研究。


正是这张方子,让我在之后的道路上,帮助了不少湿疹患者,那时我才明白: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这位患者是1年前开始出现皮肤泛发丘疹水泡的症状,搔抓后渗液、糜烂,伴随瘙痒,晚上会更严重,求诊于当地皮肤科,诊断为湿疹。用激素类软膏一段时间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之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最近患者丘疹复起伴随强烈的瘙痒,遂来求诊。


刻诊,见患者主要是双下肢皮肤泛发红斑、丘疹、渗液。除此以外,他还有嗳气、失眠的情况。


又看患者舌红、苔稍腻,脉滑。


辩证后,开方:桂枝、白芍、甘草、土茯苓、白鲜皮、地肤子、地龙、路路通、姜半夏、太子参、陈皮、谷芽、麦芽。


结果呢?


服药后,患者丘疹渐退,渗水消减,偶有瘙痒,余证皆缓。守上方加减继续调理一段时间后,患者瘙痒消失,诸症平息。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


中医认为,湿疮的病因病机主要由禀赋不耐,感风湿热之邪或饮食失节,湿热内生等诱发。西医治疗可缓解患者病情,但易复发。中医药在治疗湿疹方面,不仅疗效确切,还能降低复发率,有明显优势。


本案患者外感后,表疾虽愈,然营卫功能未复,营卫不和,血脉阻滞;加之平素喜食肥甘厚腻之品,久居东南湿热之地,素体湿盛。


今外感犯表后,内外相招,邪气入里,邪从湿化,湿性重浊,趋于下部,湿邪蕴结于双下肢肌肤,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血脉不畅,血溢脉外,故发红斑、丘疹,水湿浸渍,疹出渗液。


营卫失调,卫气不固,营阴不养,风邪蕴表,风胜则痒,故见皮肤瘙痒;入夜阴隆,阴盛则寒,寒性凝滞,血脉不通,故发疹以夜晚尤甚。


营卫失和,阴阳失调,且夜间痒甚,故夜寐欠安;湿阻中焦,气机不畅,脾胃失和,胃气上逆,故见嗳气;湿邪郁久有化热之机,故见舌红、脉滑。


四诊合参,辨为营卫不和,风湿热蕴。治以调和营卫、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再来看方子用药:


方中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解肌通阳,助阳化气;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敛阴和营;桂枝主卫,白芍主营,一散一敛,一刚一柔,解肌祛风,调和营卫,通利血脉。


土茯苓解毒利湿,合白鲜皮、地肤子清热除湿,祛风止痒;地龙性寒,既可清热,又能配路路通,通经活络、畅行血脉。


太子参益气健脾,脾胃健则营卫得充,阴阳平衡,不易复发。


姜半夏归脾胃经,和中降气兼能燥湿,配陈皮辛行苦泄,长于健脾和胃,调气畅中;谷麦芽健脾开胃,行气消食。


全方扶正祛邪,调和营卫,促进肌表功能复常,疹退而不易复发。


二诊丘疹渐退,渗水消减,偶有瘙痒,余证皆缓,药已中的,效不更方,守上方加徐长卿化湿解毒,祛风止痒。


三诊湿疹已缓,瘙痒已止,偶有嗳气,守上方加黄芪补气固表,走经络而益卫气;苏梗气与味俱薄,能升能降,理气宽中。


药后诸症悉平,守法加减调治,巩固疗效月余。则邪除正复,营卫谐调,气血畅通,病情稳定,未见再发,疗效昭彰。


有些人看到我发文章之后会质疑我,有说我是骗子的、卖货的、打广告的,我一直都没有出来解释。


因为我知道,光靠一张嘴很难改变别人的想法,但是我问心无愧。


而我每天坚持写文章,不仅想让患者多一个选择,也想换种方式,将中医延续下去,仅此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地龙   湿疹   不和   丘疹   桂枝   方子   脾胃   郎中   宁夏   甘草   赤脚   血脉   患者   多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