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最美健步路线推荐周至县厚畛子镇健步路线

编者按:2023风行长安全民健步活动开展以来,大家积极参与健步打卡和最美健步路线推荐。我们将从推荐路线中择优展示,为广大市民选择健步场所提供参考。欢迎大家积极推荐。

厚畛子因山水得名,山陵高大曰“厚”,黑水源头曰“畛”。《山海经》中有“青姿之山,畛水出焉”之载,故而得名“厚畛子”。也有另一种解释,当代作家叶广芩经过考证后认为,“厚畛子”实际上是后来人对傥骆道在此相对的宽度命名的驿站。

厚畛子镇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西南部秦岭腹地,太白山脚下,黑河源头,距离周至县城88公里。位于西安、宝鸡、汉中三市和周至、眉县、太白、洋县、佛坪五县的交汇处,有“一脚踏五县”之称。是西安市面积最大(822.4km2,占周至县面积的28%)、海拔最高(平均海拔1500m,境内太白山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m)、距市区最远(170km,距周至县城89km,距108国道25km)、生物种类最多(4300余种,其中植物2700多种,动物1600余种),且唯一兼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深山景区建制镇,属西安市地理位置最西端和最南端。

厚畛子镇依托境内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型经济林两大主导产业。镇域内旅游设施齐全,建有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有大型宾馆5个,“农家乐”经营户76户,每天可接待游客3000人次。相继成立向导背工协会、农家乐协会、山歌协会等,满足了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观光需求。厚畛子镇每年接待户外探险、旅游观光游客近30万人次。

厚畛子镇座落在著名的南太白山景区之内,占南太白山景区近三分之二面积,被誉为“北方第一峻峰、天下无双福地”的太白山主峰就在厚畛子区内。她不仅是地跨我国南方和北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动物古北界和东洋界以及南北植物区系交汇过渡区并起着重要地标作用的一座名山,其生物多样性特征和第四纪冰川遗迹在许多方面具有唯一性、垄断性、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而且其他名山所具有的奇景,如云海、松涛、雾淞、悬崖峭壁、飞瀑流泉、奇岩怪石、幽谷秀峰等,在规划区较为常见。

厚畛子镇域内森林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94%,厚畛子、铁甲树一带有原始森林800多公顷,大蟒河、父子岭、黑河主河道西侧有原始森林约1600公顷,均以油松、栎类、椴树、白桦等为主。林分平均高度15米,郁闭度达0.8以上,林龄约为200年左右,枝柯横斜,林深似海,人迹罕至,风起水响,使人能够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春天山花烂漫,盛夏绿茵如染,深秋满山红叶,层林尽染,隆冬高山洁白、峡谷绿意盎然。

根据专业调查,厚畛子有野生植物约1700种,其中仅种子植物即有110科445属971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以上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12种。著名景观有松林听涛、花溪春潮、迎客松等,古树名木3株,玉兰树、铁甲树、梨仙树,树龄均在800年以上。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厚畛子位于古北界华北区西北黄土高原亚区,东洋界和古北界的物种在本区相互渗透。厚畛子有野生动物85种,隶属23目65科165属。其中兽类50种、鸟类188种、两栖动物5种、鱼类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牛、豹、林麝、金雕6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3种。青羊、羚牛、熊、金丝猴是较为常见的兽类。

厚畛子兼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属黄河水系的黑河和属长江水系的湑水河是西安的主要水源,大流量、大落差和砾石河床的特征,造就了其“逢弯必潭、逢崖必瀑”的特点。如此众多的水色景点集中体现了秦岭水体景观种类多、气势大的特征,是秦岭地区最著名的水体景观旅游地。

规划区内山体景观连绵起伏,雄浑壮观,和秦岭南坡的妩媚柔美形相映成趣,秦岭地文景观类型具有多元性、地理分布集中性等特征,是秦岭地区观赏山景最佳区域之一。

线路简介:全程沿花耳坪河途径两座跨河桥梁,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全程长6公里。2007年被誉为“中国山茱萸之乡”,2015年被评为“西安最美乡村”,2018年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019年被评为西安市十佳最美乡村。

推荐单位:西安市周至县

附:西安最美健步路线推荐方式及要求

1,个人。扫码直接参与,需要不少于三张照片和简短的推荐理由。

2、区县、开发区及单位推荐:不少于三张图片和800字以内路线介绍、推荐理由。将相关推荐材料发送至邮箱:xabyty@163.com

来源:西安新闻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周至县   健步   太白山   西安   周至   秦岭   黑河   西安市   水系   景观   路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