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被大V怒批,态度太嚣张:2000名大山学生没一个清华北大

随着高考分数的公布,各地高分学生相继亮相,随之而来的招生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

然而近日某大V博主却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言辞犀利,直指张桂梅对待华坪女高的教育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批评这样只能教育出小镇做题家。

文章一出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张桂梅创办学校进行教育的目的也再次引起众人热议。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故事。


【事情经过】

华坪女高张桂梅

2020年一次偶然的媒体报道,让一所山区学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而创办这所院校的校长也走在了聚光灯下,被各地人民关注着。

张桂梅,一个处于云南省偏远地区的高级中学的校长。这所高中叫做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是一家仅接受女子入学的学校。

当问及张桂梅校长创办这所女子学校的目的时,她说:“我想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这些山里的女孩们读书,让她们走出大山。”

张桂梅是黑龙江牡丹江人。1974年,她跨越了大半个中国来到了家乡的另一头,云南省香格里拉市。

在这个地方,张桂梅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并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

1988年,张桂梅结识了自己的丈夫,一个当地的白族小伙子。婚后的两人便来到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一所中学任教,在这里他们度过了快乐的幸福的五年。

五年的生活让张桂梅根本无法想象没有丈夫的生活。1996年的某天,张桂梅亲手送走了自己的丈夫。

之后,伤心欲绝的她为了不触景伤情,选择了离开。她只身一人来到了偏远的丽江市华坪县工作。

因为工作能力的出众,张桂梅很快得到了晋升,成为了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

全身心投入在教学中的张桂梅,万万没有想到命运再次给她的人生画了一笔。

1997年,张桂梅查出来子宫肌瘤。当时的医生告诉她,肌瘤已经有五个月的婴儿般大小。

眼下情况紧急,必须需要住院治疗。但是心系在学生身上的张桂梅怎么会在关键时刻离开。

她硬是撑了三个月,在中考结束后才匆匆赶往医院进行治疗手术。

在得知张桂梅患病后,华坪县的百姓们都自发为她捐起来款帮助张桂梅治病。

二十多年过去了,每每想到当年的场景,张桂梅的眼睛都忍不住红肿。

她说,我一定要为这块土地做事。一个极度贫困的山区小县,拿出来自己全部的积蓄来为张桂梅治病。

张桂梅也选择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这块土地。

2001年,张桂梅成为了当地一家福利院的院长。她发现,这里的大多数孩子都是女孩。这引起了她的思考,催生出了一个影响她一生的决定。

她思考,眼前的每一个孤儿背后都有一个悲剧的母亲,她们如果接受到了教育的洗礼,可能就不会轻易将孩子送走了。

在这所贫困的山区里,一个个赤裸裸的悲剧不加掩饰地展现在她的面前。

重男轻女!家里没钱宁可贷款给儿子念书,也不愿让女儿多学一点。

这样的事件曾多次出现在张桂梅面前,这让她痛心疾首,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个局面。

2002年,张桂梅下定决心想要创办一所,不收取费用的女子高中。

然而摆在眼前的现实却是当地的财政贫困,根本不能支撑这所中学的建设费用。

已经45岁的张桂梅开始走上一条筹钱办学的路,她把自己多年来所获得荣誉证书全部复印粘贴在街头小巷,以此希望能够获得建学捐款。

但就算这样,张桂梅也仅仅筹集到了一万多元现金。

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张桂梅突然被告知自己被当选为十七届人大代表。张桂梅抓住这个机会,在会上向众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想法得到了关注,很快帮助就来了。张桂梅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想法,在2008年她迎接到了自己的第一批学生。

尽管这些孩子当时的基础差,甚至有人数学才考六分。但张桂梅也没有放弃,她说自己要让学生全部考上大学。

在这些学生中,有许多都是张桂梅挨家挨户祈求她的。她祈求学生父母,希望他们能够送孩子读书。

有人说张桂梅严厉,但是她对自己何尝不是呢?

她与学生们同吃同住,不管是否有课全天都在学校与学生们呆在一起。她的严厉何尝不是一种关心?

如今,十五年过去了。张桂梅已经成功送走了两千多名女孩走出来大山,走向社会。

他们这些人当中,有些成为了保家卫国的警察,有些回到了学校成为了一名如她那样的老师,更有人走向了祖国的另一边,走向了祖国需要的地方。

2021年,张桂梅被党中央授予了七一勋章的荣誉。作为一名党员,张桂梅以行动证明了她的心怀大我,无私奉献。

两千多名学生没一个高考生考上北,张桂梅遭质疑?

2023年高考季到来,张桂梅拖着沉重的充满疾病的身体坚持在场外等待着考生归来。

随着高考成绩的发布,一篇在社交帐号上发布的文章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该博主针对华坪女高质疑到为什么张桂梅所教育出的两千名学生没有一个考上清华北大的?

在他看来,张桂梅校长所倡导的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只能培育出小镇做题家,而不能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他说:“张桂梅校长虽然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了2000多名女孩上大学,但她们上的都是普通本科或者专科,没有一个考上了清华北大这样的顶尖学府。”

“这说明她们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都不够高。”

他认为,“张桂梅校长应该更加关注女孩们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而不是只看分数和升学率。”

此文章一经发布,就迅速引起网友们的讨论。许多网友认为,该大V并不了解实际的情况就肆意地在做评判。

他们评论道,“你知道他们在大山里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困境吗?你有什么资格来批评他们?”

“清华北大就是教育的唯一标准吗?清华北大就是成功吗?”

有细心的网友这样说道,“张桂梅校长不仅在教书,还在救人。她让那些本来没有希望的女孩看到了光明,让她们走出了大山,走向了新的人生。”

“她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当地的重男轻女的观念,让女孩们有了自信和尊严。”

是的,当面对这众多被抛弃的女婴时,张桂梅想的是如果她们得到了教育,是不是就不会轻易抛下自己的孩子?

没有教育,女孩们只能一辈子待在大山,永远也走不出去。而在重男轻女的家人看来,女儿们的唯一价值有可能就是嫁人时的那一点彩礼钱。

在这种重男轻女的教育观念影响下,她们生下的孩子不就又是一直在重复她们的命运?

张桂梅校长所做的,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让她们走出大山,摆脱既定的命运。

针对该博主的疑问,张桂梅校长本人也做出了回应。

她说,自己从来没有把清华北大作为自己和学生的目标,她只想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有用的人才。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升学,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有爱心、有责任心、有创造力、有合作精神,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我的目标一直很清晰,那就是为了让我的学生们能够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将来做出一番事业,哪怕他们并没能考上重点大学。”

张桂梅校长对此做出的回应实际上尽显其格局与气度。在她看来,华坪女高存在的目的是培养出一个个有思想有尊严的独立女性。

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个人价值。这才是张桂梅校长的期盼。

而发布这篇文章的大V眼里,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也是重要的。在他看来,死记硬背的读书不够,还需要具备广阔的视野、灵活的思维等其他方面。

但这些观点相比于目前华坪女高所急需的,实在是有些不切实际了。在许多网友看来,拿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去和山区孩子相比有失公允。

地方教育的落后让张桂梅校长不能只看到升学率,不能只在乎一本率、二本率。

诚然,张桂梅校长并不想更好地教授孩子们上名牌大学吗?城乡距离的差距,让大家追求的目标就有所不同。

在那些城市学生看来,争取名牌大学才是他们的奋斗目标。而在地区教育资源落后的山区,能够上学已经是不错的了。

“受到教育,摆脱贫困,成为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就是她们最大的目标。


【以案释法】

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网络大V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为张桂梅校长做出了诋毁。

辛辛苦苦地付出,却遭到他人的诋毁。万幸地是各位网友还是理智的,并没有为此做出什么冲动之举。

而这样的情况在法律上有没有什么相关的依据呢?

在法律上有一个罪名为诽谤罪。

即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

网络大V的几句轻描淡写,就好似对张桂梅校长的努力付出做出了否定诋毁。

这样的行为纯属诽谤。

自己的浅薄和偏见来随意评论一位无私奉献教育的老师和一所改变无数女孩命运的学校。

法律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希望今后这位博主能够谨慎言行。万不要因为一句话就否定他人的辛苦付出与努力。


【案件分析】

坚守在贫困山区二十多年,张桂梅曾经多次与死神对视擦肩,而她却从不畏惧。

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她的不忘初心、无私奉献,作为一名党员,张桂梅无疑是优秀的。

十几年的辛苦付出,让张桂梅校长送走了两千多名学生走出了大山。她用自己的微薄力量为学生们搭建了一座又一座光明的桥梁。

有人曾经问她,为什么只招收女学生,她这样回道:“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

相比大V那些轻描淡写,不切实际的话来说,这样长远的考量值得我们的称赞。

与此同时,二十几年来张桂梅校长还收养了一百多位孤儿。她被这些孤儿们被华坪女高的学生亲切的称呼为妈妈。

虽然一生无子,但是张桂梅已经拥有了众多儿女的爱。

诋毁这样的一位优秀教师,不管是处于何种目的,都需要受到惩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白族   华坪   清华北大   目的   学生   重男轻女   山区   贫困   校长   态度   命运   女子   孩子   女孩   学校   网友   张桂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