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中美间选边站?德外交官炒作中美冲突,敦促不要过度对华依赖

近日,德国新任驻俄大使亚历山大·兰姆斯多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1世纪核心冲突将发生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德国必须改变当前在某些领域仍然依赖于中国的现状”。

兰姆斯多夫还称,德国不是个小角色,德国必须知道自己应该站在哪边,应该和自己的“民主伙伴”站在一起。

俄乌问题还完全没有要解决的意思,自己头顶上真正的战争阴云还未散去,德国官员,居然又开始操心所谓“中国威胁”了。

要知道去年一年,受俄乌战争能源危机的影响,德国对华投资不降反升,2022年流入中国的直接投资增长了11%,从奔驰、宝马等中国人熟悉的知名车企,到德国化工材料巨头巴斯夫,都在不断在华建厂投资。

德国企业对于朔尔茨政府的对华脱钩倾向嗤之以鼻,而这个兰姆斯多夫,居然还在采访中“劝诱”德企们“识时务者为俊杰”。

他称,没有人会强迫德国企业减少在华业务,但企业们应该意识到,中美一旦发生冲突,中国市场和供应链将向他们关闭。

对于兰姆斯多夫的反华言论,不少德国知名人士都“不敢苟同”,刚刚结束访华行程的左翼党议员塞维姆·达格德表示,德国需要和中国的通力合作,失去对华合作,德国除了面临重大社会动荡之外,还有可能面临自我孤立和工业衰退。

奔驰CEO奥拉·卡伦纽斯表示,与中国脱钩毫无道理可言。今年来,“去风险”、“供应链多样化”成为德国对华关系中的关键词,不管名义上怎么变说法,核心意思就一个,经济产业对华脱钩。

但是,不管德国那些反华议员如何鼓吹对华脱钩,德国与中国经济关系相关依赖、紧密合作的关系几乎是不可动摇的,工业强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覆盖广泛,契合深入,不会因为政治家几句话就动摇产业链和供应链井然有序的协作关系。

德国工商大会(DIHK)的《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全球商业展望》,评估显示,为了让朔尔茨政府满意,诸多德国海外公司目前正在尽力使其产业链多样化;

但超过半数企业都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要人力有人力,要人才有人才,要政策有政策,要安全有安全,中国仍然是最无可替代的选择。

而且就合作关系而言,在中国之外,你几乎找不到一个能全方位为你考虑的合作伙伴,由于近一年来,美国引导西方刻意围堵中国,中国外交今年的语气可以说是颇为严厉,以至于西方反华派甚至以此做文章称中国政府“趾高气昂”。

《法兰克福汇报》甚至称,鉴于中国在很多产业上也依赖于德国,德国在对华关系不应该过于“卑躬屈膝”。可是中方在对外合作上,从来就没有傲慢,以严谨的作风和友好态度保证外资对华顺利合作是中方一贯的做法。

而且,在德国之上,对于整个欧盟来说,"去风险、不脱钩"是其当前对华政策的核心,欧盟在声明中明确表示,不予考虑大面积地与中国脱钩。

欧盟高层学拜登政府,将中国同时定义为经济伙伴和竞争者,尽管这种做法丝毫不掩饰对中方的敌意和区别对待,但说实话已经比兰姆斯多夫等德国官员的立场要中立许多,毕竟不管欧盟也好、美国也好,其反华的根本出发点是给自己牟利,抱着全面脱钩的极端思维,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并不是所谓应对“中国挑战”的最佳手段。

而对于德国来说,这两年变化最大的其实不是中德关系,而是美德关系,乌克兰危机的膨胀和最终爆发,把德国推向了战火边缘,在特朗普时期求着美国离开的默克尔政府,称北约脑死亡的马克龙,现在都不得不面对离开美国就无法保障绝对国防安全的事实。

能源危机带来的技术性衰退,造成了德国必须扩大对外合作的事实,而中国就是对外合作的最佳选择,比起跟着美国亦步亦趋,朔尔茨政府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明确的对华关系方针和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北约   中美   外交官   德国   美国   要人   议员   产业链   中方   中国   欧盟   冲突   危机   核心   关系   政策   政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