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双轨制”养老金将被取缔?企退、机关人员谁更获益?

作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产物,我国“双轨制”退休养老金,已经有28年的历史。

不可否认“双轨制”退休养老金在特殊时期起到了重要的稳定作用,但硬性的划分标准还是让其饱受诟病。

近期,国家将于明年取缔“双轨制”养老金的说法尘嚣之上,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在“双轨制”的历史使命彻底结束后,养老金市场将会迎来什么样的改革,对离退休人员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双轨制”养老金的历史与影响

于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开端,在转型初期,考虑到业已形成的经济结构,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国家确定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发展方针。

与之配套的,退休金制度也实行依照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进行划分的“双轨制”,对这两类退休人员进行了区分管理。

在“双轨制”养老金的执行过程中,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变,这种硬性的划分标准越来越表现出了制度上的缺陷:

在“双轨制”养老制度里,机关事业单位普遍比社会上的企业养老金要高出不少,按照地区和企业的不同,甚至高出数倍不止,巨大的差距难以体现社会的公平性,削弱了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竞争力。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早已从计划经济为主导,过渡到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阶段,社会上的从业人口也以民营企业为主。

“双轨制”养老金已不符合现阶段的发展需要,较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却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阶段,退休人员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负担,纵观全球,因为养老引起的社会动荡屡见不鲜。

比如发达国家的法国和美国,养老金造成的社会问题,已成为影响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的养老制度改革也迫在眉睫。

养老金改革后谁将受益?

为了解决“双轨制”养老金存在的问题,多年来国家一直在进行相关制度的调整,这次传出取缔“双轨制”的消息,不单符合国家养老金改革的一贯方针,也表达了社会大众对养老金改革的殷切期盼。

2014年的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就审议通过了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改革方案,并在部分城市进行试运行。

在养老金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也将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企业职工实行同样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减少“双轨制”中由政府财政拨付的部分,将“双轨”并入社会中企业养老制度的“单轨”中。

现在人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关于在取消养老金“双轨制”后,企业与机关事业从业人员谁受益更多的问题,要弄清这个问题还要分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按照改革前的养老金支出,数年之后国家就将无力支付,而养老金改革后,毫无疑问国家这部分的负担会大大减轻。

政府财政对养老金的补贴总额会降低,从而作为退休职工养老生活主要保障的退休金制度,也够能实现健康长久的存续。

取消“双轨制”后,企业退休与机关事业退休的养老金差距将明显缩小,今后退休金领取的数额主要和缴纳年限有关。

在企业缴纳和政府补贴上的差距会更加的平衡,企业职工“多缴少得”和事业单位“少缴多得”的现象将得以改善。

“双轨制”养老金的取消,也符合近些年政府机构改革的步调,在机关事业单位中逐渐完善激励机制,有助于进一步解决群众长期反映的政府部门办事难、效率低等问题。

养老金改革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无论“双轨制”养老金制度是否在明年取消,养老金制度的改革都将势在必行,养老金制度改革目的,也不在于使社会中的某个群体受益,而是要实现社会财富的公正分配。

我们国家经济的支柱是民营企业,想要实现经济的不断发展,就要使这部分人群更好的享有国家发展的红利,而目前的养老金“双轨制”,已经阻碍了社会的均衡发展。

俗话说“不患少而患不均”,在全社会建立起更加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对所有国民的养老需求一视同仁,同时也减轻这部分的财政负担,才是养老金必须改革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双轨制   养老金   退休金   势在必行   激励机制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差距   机关事业单位   负担   明年   机关   人员   制度   社会   国家   经济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