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生提醒:早上运动与傍晚运动,效果大不相同!哪种才更健康

58岁的周叔年轻时可谓是拼命三郎,什么工作都冲在前线,导致身体因为承受不了而落下很多病根。现在他退休了,就想着好好在家休息休息,每天做做运动,把身体调养回来。于是,周叔每次天一亮就起床到公园散步、打太极、吊单杠等等。

可是,周叔老伴--周阿姨的运动时间却和周叔不同,她会选择在傍晚的时候去公园和姐妹们跳舞、散步等。就是因为这运动时间不一样,他们两人没少闹别扭,周阿姨认为周叔就是不想和自己一块锻炼,才故意选择在早上的时候到公园运动。

每次一说到这,周叔就感觉很是委屈。他早上运动是因为之前看到过一篇关于运动时间的报道,上边显示早上运动要比傍晚运动效果更好。但周阿姨却不相信,因为她先前也有关注过运动时间,有文章说傍晚运动效果要好。所以,他们每次一谈到这个问题就会争论不休。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肯定也有看到清晨和傍晚在公园中都有很多人在锻炼身体。对于不同的锻炼时间,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是哪一时段锻炼对身体健康更有益呢?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了解一下清晨和傍晚运动,对身体的不同影响吧。

一、早上运动与傍晚运动,效果大不相同!哪种才更健康?

运动是我们必不可少保障身体健康的方式,运动可以帮助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进而达到防止病原菌对机体的损伤。但是在运动的时候,想要发挥它的最大功效,运动的时间、频率、方式就至关重要了。我们先来讲讲运动时间不同,它们所发挥的效果有什么区别。

早上运动是可以保证我们坚持锻炼的最佳时间了,因为一般在早上的时候,我们没有那么多不去运动的理由,而如果选择傍晚的话,可能会因为刚刚吃过饭、工作太累等各种原因推辞。其次,因为早上我们的意识很可能是处于模糊的状态,一定程度的运动可以让意识更加清醒、有更多的精力去完成一天的工作或学习。

但也不是所有的运动方式都适宜在早上进行的,因为植物其实也需要进行氧气交换,它们一般会在夜间进行吸氧,清晨呼出二氧化碳,这样也就导致在树木较多的地方,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如果一些患有心血管疾病或者呼吸系统较差的人群,在早上进行大幅度运动的话,就会导致氧气不够充足,很容易发生缺氧性疾病。

而且因为晚上我们很少或不饮水,清晨血管内血液会更加粘稠,如果此时再进行高强度的运动会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所以,这样看来,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是不适宜在早上做高强度运动的。早上适合做一些轻量的锻炼,像散步、打太极等等。

晚上是最好的锻炼时间吗?晚上运动有怎样的效果呢?其实傍晚运动是充分发泄的好方法,因为我们经过一天疲惫的工作,可以通过运动用汗水将这些疲惫排泄出去

有研究说明,傍晚运动的最佳时间是在6点到8点,因为这时候我们的体温达到最高点,这也意味着我们体内的肌肉更加灵活,更能保障身体平衡,预防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损伤。

此外,在傍晚的时候植物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此时的氧气充足,温度也更好,可以避免在运动时氧气不足的情况。傍晚锻炼还可以帮助消耗更多的热量,减少脂肪在体内的堆积,避免肥胖、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发生。

但是,在傍晚运动也是有一定危害的。失眠人群或者说是晚上不宜入睡的群体,最好不要选择在傍晚运动。因为晚上运动会在运动时增加我们的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导致入睡困难。此外,如果饭后立即运动,很可能会因为氧气都在胃部帮助消化,无法及时到达身体其他部位而出现缺氧、呼吸困难的情况。

综上所述,早上和傍晚运动都各有不同的效果,没有办法真正分辨哪一时间运动能发挥最好的效果。大家可以根据上文讲到的内容,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运动时间。

但是不管选择哪一时间,都要注意符合自身的才是最合适的运动。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一些高强度的运动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下边我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简单便捷的运动形式以便选择。

二、几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要了解!

生活中的运动方式各种各样,一些喜欢挑战极限的年轻人会选择爬山、攀岩等危险系数较高的运动,但是这些运动明显并不适合中老年人去进行。生活中存在一些简单、便捷的运动形式是可以让中老年人达到锻炼的目的,这几种运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走路

我们可以说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走路,走路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是最简单、有效的运动方法了。有研究对走路和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研究人员将两组不同的中老年人安排为每天走路2公里,另一组中老年人则基本上不走路。

最后结果却表示,每天走路2公里的人群要比基本上不走路的群体,患上冠心病的风险下降60%。由此可见,走路对心脑血管有重要的良好作用。因为在走路过程中,可以增强心肌的功能,促进血液流动,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另外,走路还能使全身的肌肉、骨骼、韧带等都活动起来,使它们得到一定的锻炼,肌肉、骨骼等因此变得更加强健,骨质疏松的发病可能性就会降低。最后,走路对脑力工作者的效果会更好。

因为走路时,我们全身的血液循环都会加快,脑血流量增加,神经细胞的营养得到补充,对大脑皮质的思维性工作很有利,甚至还可能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生几率

爬楼梯

爬楼梯也是除走路之外方便的运动方式了。但因为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更多会使用乘坐电梯的方式上楼,很少选择爬楼梯。但爬楼梯对我们身体健康是有很大好处的。

爬楼梯的运动原理其实和走路一样,都是可以增强我们的心脏功能,在运动过程中防止脂肪大量堆积、减少肥胖的发生。而且有数据显示,爬楼梯比散步更能消耗我们体内多余的热量,具体的数据显示为4倍。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爬楼梯并不适合所有的中老年人,如果存在膝关节损伤或者其他骨质疏松情况的人群,是不建议爬楼梯的。在爬楼梯过程中,需要频繁使用到膝关节,很可能会使原本的病情更加严重,等到那时候就追悔莫及了。所以,有膝关节损伤或者骨质疏松的群体,可以选择其他的运动方式。

揉耳朵

我们都知道身体中足部的穴位是最多的,但除此之外,我们的耳朵上也有很多连接着大脑、面部的穴位,经常揉搓的话,还能保障大脑清醒以及大脑的健康。具体的揉搓方式是,我们先将两手掌搓热,然后分别放置在两耳朵处,然后在两耳朵的外侧和背面进行旋转按摩。对于耳廓处突出的软骨,可以用食指和拇指上下轻轻揉搓

在按摩结束之后,我们会感觉到两耳发热、浑身很是舒适、精神振奋的。如果能够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面色红润、头晕、头痛的情况也可能很少发生。这一方式对于任何人群都十分实用,一些平时工作时间长,没有锻炼机会的工作者都可以通过这一方式到达运动、健身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万承奎.3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J].健康管理, 2010(6):2.

[2]邓鑫.你的最佳锻炼时间是几点[J].家庭科技, 2018(9):1.

[3]马军浩.散步是最佳锻炼方式[J].人人健康, 2018(9):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傍晚   早上   效果   膝关节   中老年人   骨科   氧气   身体   医生   发生   方式   时间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