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韵洁院士:确定性网络是网络领域实现“换道超车”重要契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6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刘韵洁在C3安全大会上表示,目前国内的大模型技术落后于国外领先水平,而训练大模型所需的芯片面临封锁,亟须通过算力协同、并行计算应对芯片封锁。此外,工业互联网、元宇宙、东数西算、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典型场景均对网络有所需求。对此,构建“无损确定性广域传播能力”已成为算力广域高效传输互联重要基础,确定性网络已经成为未来网络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在网络领域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契机。

他表示,AI促进了计算和存储的云化,随着计算能力和存储性能的提高,使得网络压力凸显,节点间网络通信时延占比50%以上,成为存储性能瓶颈。“东数西存”等业务需要解决算力节点间隔跨广域算力传输,亟须解决RDMA跨广域问题,“传统以太网丢包对RoCE吞吐率影响大,丢包率必须降到十万分之一以下才能保证RoCE吞吐率不受影响,需要设计新型RDMA广域传输协议,实现算力跨广域传输。”

刘韵洁在现场公布了其关于确定性网络的技术进展,包括突破面向服务的未来网络体系架构与基础理论,并在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中成功验证;发布全球首个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在运营商A网中稳定运行5年时间;基于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实现设备异构组网,开通覆盖35个城市的广域确定性网络。

刘韵洁表示,另一个技术进展是发布全球首个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CNOS,司络),首次提出基于服务网络(ServiceMesh)的微服务化网络操作系统,突破异构设备统一驱动框架、容灾高可靠等关键技术。还在全球率先提出了新兴确定性网络体系架构,攻克了基于时隙的端到端传输机理、基于离散整形的高精度抖动控制机制、在线时隙映射与调度算法三大技术难题。

“确定性网络在CENI项目中验证成功,非确定路径下随着突发流量大小不同,对业务流量有较大波动影响;而确定性路径下,无论突发流量多大,均能提供稳定的时延抖动和时延保障。”刘韵洁说。

他表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加业态,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确定性网络有望解决传统互联网拥塞无序的问题,推动互联网从“尽力而为”到“确保所需”的技术体系变革,能够满足工业互联网、元宇宙、东数西算、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典型场景的网络需求。

“我们要抓住全球未来网络发展的重大机遇,突破新型网络体系架构和确定性网络核心技术,建设确定性网络相关产业生态,实现核心标准、芯片、设备的租住可控,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刘韵洁说。

刘韵洁院士 新京报记者 罗亦丹/摄

校对 柳宝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确定性   大网   网络   院士   契机   架构   芯片   模型   体系   领域   未来   全球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