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攻入汉城,发现李奇微的睡衣,彭德怀:不好!立刻停止追击

1950年12月26日,美国将领马修·邦克·李奇微匆匆奔赴朝鲜战场,接替阵亡的沃克,出任美军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官。

李奇微毕业于大名鼎鼎的西点学校,二战期间指挥过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在沃克阵亡几天后,五角大楼便匆匆挑了这样一位“老油条”到朝鲜,无疑是想挽救在朝鲜战场的颓势。

而来到朝鲜战场后的李奇微很快打起了自己的算盘,他想趁劳师远征的志愿军立足未稳之际,转入战略反攻,获得主动权。


但李奇微很快发现,志愿军虽然远道而来,却士气高涨,反而是连续遭受重创的第八集团军士气低落;尤其是在主帅沃克死后,这支精锐美军之中笼罩着一层抹不去的阴影。

这一对比让李奇微的心情比朝鲜的天气还要阴冷。

他不得不悲哀地承认:“这是一支张皇失措的军队,对自己、对长官都丧失了信心,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干什么……”

无奈之下,李奇微只好改变战术,转入防御阶段,企图阻止志愿军南下。

1950年12月31日,新年来到之际,志愿军发起了被美国媒体称为“除夕攻势”的第三次战役。

在美国人出版的有关朝鲜战争的书籍中有这样的记载:“那是朝鲜最为寒冷的时候,可是中国军人浑身挂满冰凌,顽强地冲锋。中国军人唯一的防冻措施,不过是用猪油和牛羊板油把脚糊住以防冻伤,但他们却展现了人类战争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勇气和意志力。数十万官兵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下,徒步跋涉雪原冰河,穿越弹幕火海。”

短短一天内,南朝鲜第一、第二师全线崩溃,汉江以北的美军第一、第二军陷入背水作战的危险境地。


这种溃败让李奇微目瞪口呆的同时又深感无能为力。

他在日记里说:“我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我向上帝祈祷,不要再目睹这样的情节。”

1951年1月2日,李奇微下令放弃汉城。

面时任南朝鲜总统李承晚在得知美军决定放弃汉城后,气得破口大骂,指责李奇微言而无信:“他说过会长久驻扎在朝鲜的,结果不到一周就要撤离汉城!”

当时的南朝鲜第一师师长白善烨面对这种耻辱的局面,想要自杀谢罪,结果被美军顾问阴差阳错拉到了吉普车上,最后捡回了一条小命。

这次失败带给李奇微的心理阴影是长久的。

很多年以后,他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载了南朝鲜军队撤离汉城的那一幕:“那天早上,我开车出城,看到的是令人无比沮丧的画面:南朝鲜的士兵们坐在卡车上,慌不择路地向南逃跑。他们毫无秩序可言,丢盔卸甲,恨不得离中国军队越远越好。”

与南朝鲜士兵的急于逃命相反,美军第八集团军走得不是很匆忙。直到担任后卫的美军第二十七团撤退之后,李奇微才离开指挥部。

走之前,李奇微把自己平时穿的睡衣钉在了墙上,然后在旁边写了一句让人意想不到的话——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致意。

志愿军收回汉城,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辉煌胜利的标志性事件。

消息传到中国后,举国欢腾,大街小巷鞭炮烟花彻夜不绝,国内报纸也都是意气风发地高呼:“向大田前进!向釜山前进!把美国侵略者赶下海!”

但在这种喜气洋洋的环境下,有一个人保持了绝对的冷静。那就是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李奇微率部撤出汉城后,彭德怀进入美军指挥部,看到了这位美军统帅留在墙上的那句“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致意”,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他沉思了很久,然后果断给50军军长曾泽生发了一封电报,命令当时正在追击美第八集团军的50军停下脚步,将已经推进到“三七线”的军队全部撤回到水原以南,从进攻转入防御状态。


曾泽生接到这个电报后十分不解,心想这个时候不乘胜追击,怎么还反倒停下来了。

其实彭德怀下这个命令,背后有着长远的考虑。

在战火中历练了几十年的彭德怀,对于“联合国军”撤出汉城的胜利,并没有多少喜悦。相反,经验丰富的他从中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祥的味道。

志愿军在攻打汉城时歼灭的部队其中绝大部分是韩军,而“联合国军”主力基本完好。美军在主力军尚存的情况下,不惜放弃汉城这样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城市,必然另有所图。

另一方面,志愿军攻入汉城后已经相当疲惫了。随着战线的逐步南移,后勤运输线被大幅度拉长,后勤补给变得非常困难。如果再乘胜追击第八集团军,会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谁也不能保证,李奇微会不会假借撤退为名,诱敌深入,再来一次仁川登陆那样的反攻。

在这种情形下,彭德怀于1月6日24时命令志愿军各军结束战役,转入休整,养精蓄锐。

可是这个深谋远虑的决定,引起了金日成的不满。

在志愿军停下脚步后,金日成来到了中朝联军司令部。他一进门就兴师问罪:“好戏才开场,双方刚接触不几天,怎么就鸣金收兵了呢?”

彭帅耐心地解释道:“志愿军入朝作战已整整70天,已伤亡5万余人,这个代价是巨大的。还有制空权没有解决,运输困难,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赤着脚、饿着肚子,叫他们怎么再追击?”

金日成听闻,沉默不语。

彭帅又接着说出了自己对美军下一步行动的担忧:“敌人退到洛东江,是想利用天然屏障,诱我南进,加以歼灭。”

可是金日成还是不满意,觉得应该缩短休整时间,一边休整一边追击。

双方对这个问题僵持不下。在这个关键时刻,斯大林的一封电报起到了化解矛盾的作用。

斯大林在电报里说,强行南下的观点是错误的,并称赞彭德怀为久经考验的指挥员,今后一切要听彭德怀的。


在这种情况下,金日成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中朝双方一致同意就地补充休整后,再发动第四次战役。

而事实证明,彭德怀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因为根据后来的情报分析,李奇微曾经组织过一个专门针对对志愿军作战的参谋团队。经过这个团队分析研究,找到了志愿军的“软肋”所在——志愿军每次进攻只能持续七八天。

这个时长是由后勤补给能力所决定的。在“联合国军”猛烈空袭下,志愿军无法保证物资补给,开战之后由每个战士自己携带补给物资,而七天的粮食和弹药,已经是单兵随身携带物资的极限了。

在这个基础上,李奇微的策略就是避开志愿军最初的凌厉攻势,等七天之后,对手弹尽粮绝之际再发动反攻。

果不其然,1月7日,李奇微就命令第8集团军发起了全线反击。面对来势汹汹的“联合国军”,志愿军不得不转入防御,开始了第四次战役。

可以想见,如果当时彭德怀没有作出停止追击、就地休整的决定,而是乘胜追击,很有可能落入李奇微的圈套,使志愿军遭受重大损失。

在多年后回忆起此事时,彭帅还心有余悸:“我打了这么多年的战,从来没有害怕过。但是一过了汉城,我就感到害怕。”

在那个生死攸关的时刻,彭德怀保持了足够的冷静,识破了敌人的诡计,不愧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指挥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汉城   志愿军   南朝鲜   金日成   斯大林   指挥部   司令官   朝鲜   乘胜追击   集团军   作战   国军   电报   睡衣   战役   美军   不好   发现   李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