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20分钟男孩眼珠被“熔化”,这东西每家都有,一定要留意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ky

编辑 | 趣史研社

●○前言○●

好奇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本能,孩子们在不断地好奇中逐渐认识世界、学习知识、获得成长,这是家长们所期望的,但是,也不乏有很多“熊孩子”因为过度的好奇,做出让家长烦恼甚至是恼悔的事情。

小孩子的世界里似乎没有“危险”这一概念,所有的未知事物都可能是下一个“玩伴”,因为安全意识的淡薄与好奇心和精力的爆棚,一些平时生活中不起眼的物品,往往成为孩子身边隐形的“杀手”。

前不久,一则“八岁男童玩干燥剂致眼睛失明”的新闻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更为家长们敲响了警钟,谁能想到,平日里毫不起眼的小小干燥剂能让一个孩子失去视力呢?

这天,李女士和往常一样在厨房做饭,她的儿子——八岁的男孩可可正独自一人在房间里看着电视吃着零食。

谁也没想到,一声痛哭的尖叫划破了安静祥和,李女士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儿,冲进可可所在的客厅。看到此时的一幕,李女士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只见可可正捂着眼睛,痛苦地在地上翻滚,身旁是一滩不明液体和一个破碎的饮料瓶。

没时间耽误,李女士连忙抱起可可前往最近的医院就诊,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了。

“孩子的眼珠在抢救之前就被腐蚀了,现在已经无法挽回,这只眼睛的视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尽管医生们立即尽全力为可可进行急救,但最坏的结果还是出现了,李女士一时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瘫坐在地上,悲痛欲绝。

在进一步的检查后,医生们确定伤害可可眼睛的是碱性液体,在结合李女士家中可可受伤的情形、检查了家中散落的饮料瓶后,医生们确定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悲剧不止一次发生,2013年11月,山西太原一名初中生,将零食袋中的干燥剂放进保温杯里,不料发生了爆炸,尽管医生们进行了全力抢救,最后孩子的视力还是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2015年12月,江西一名五岁男孩误以为零食袋中的干燥剂是用来吹泡泡的,便将其倒入水中,不料爆炸后损伤脸部和眼球......

而干燥剂会出现在生活的各种场景里,尤其是在包装食品与药品中,但论起干燥剂的种类、成分与危害,可能又是非常陌生了,许多家长也表示,只知道干燥剂的作用是保持食品或药品的干燥,但对于干燥剂的成分与使用不当的危害,都是一概不知的。

这次可可的悲剧中出现的干燥剂是生石灰干燥剂,生石灰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释放大量热量。

如果这种反应发生在一个狭小密闭的空间或容器里,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容器的爆炸,李女士在家中看到的破碎的饮料瓶就是爆炸的证明。

而腐蚀可可眼球的液体,正是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钙溶液,这是一种腐蚀性较强的碱性液体,当它随着容器的爆炸飞溅到人体表面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但对于眼睛这种精密但又脆弱的器官来说,伤害往往是极其严重而又不可挽回的,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好应急处理并及时送医,很有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导致失明!

这些食品干燥剂的包装上,通常会有中文或者英文的“不可食用”的标志,对于成年人来说自然是不会轻易去触碰甚至拆开的,但对于好奇心极强且不识字的儿童来说,这可能就是一个未知的“玩具”,而不知其真实危害的家长也会忽视这一点,使孩子陷入到危险的境地。

目前,干燥剂对于食品产业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不应该因为意外事故的发生就对干燥剂“一刀切”,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食品产业也可以适当考虑将危害性较高的干燥剂,替换成对人体危害小甚至无毒无害的干燥剂,让消费者更加安全。

其实,像干燥剂一样潜伏在孩子身边的危险不在少数,有些“隐形的杀手”甚至还披上了“教育”与“娱乐”的外衣,常常被孩子甚至是家长所忽视。

磁力珠,又称磁力球、巴克球,它们体积小,有着光滑又色彩鲜艳的外表,对年幼的孩童十分有吸引力。

很多家长都会购买磁力珠给孩子玩乐,这些磁力珠甚至也会以“开发智力”为噱头,吸引更多的家长为年幼的孩子购买,然而,这种磁力珠的外表与糖豆相似,很容易被幼童当作糖都吃下去。

今年二月,浙江湖州一名四岁的孩童吞食了86颗磁力珠,而且磁力珠互相吸引缠绕呈项链状,在医生们一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下,磁力珠才成功取出。

此类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中国儿童消化道异物管理指南(患者与公众版,2021)》中回顾了近五年的文献与报道,总结了多种常见的儿童消化道异物,文献中已报到的有硬币、果核、碎骨、电池、磁性异物、玩具、指甲、乳牙、笔头、塑料笔帽、电动牙刷头、大头针、戒指、图钉、螺丝钉、别针、纽扣、毛发等。

其中形状不规则或者尖锐异物、纽扣电池、多枚磁性异物或单枚磁性异物合并金属异物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危险性较大。

可见,许多危害到孩子生命安全与健康的“杀手”就在我们的身边,甚至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然而可惜的是,许多悲剧只有在发生之后,人们才会亡羊补牢,吸取教训固然是必要的,但是我们更应该做的未雨绸缪,将悲剧尽可能地扼杀在摇篮之中。

对于年纪尚小的婴幼儿,家长们要做到定期检查孩子的玩具是否有破损,或是伤害到孩子的风险,对孩子有安全隐患的物品、药品等要及时“收藏”,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对于年纪稍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仅要做到使孩子远离危险与伤害,更要教会孩子如何辨别危险。

比如,教会孩子认识危险物品的标识,不能随便往嘴里塞食物以外的东西,在看到没见过的不认识的东西时要先过问父母,让孩子从心里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并主动地远离危险。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应该适当向孩子科普一些常见的物品,普及一些日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虽然时光不能倒流,但试想,如果早在悲剧发生之前,家长就有告诉过孩子包装零食里的白色小袋子干燥剂是何物,能否拆开,那么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呢?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好奇与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这扇“窗户”难免受到外界的伤害,那么,家长们该如何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呢?

如果眼睛受到外伤,如光线、外力撞击,戳伤等,都需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并且千万不要揉搓眼睛,避免造成对眼睛的二次伤害。

同时要注意的是,许多家庭中深受孩子喜爱的激光笔都是对眼睛的致命武器,因为激光笔直射后眼睛有可能直接致盲,能急救的窗口期也非常短。对此,家长应该避免让孩子直接接触到激光笔,并告知其对眼睛的危害。

如果是固体异物进入眼睛,如灰尘、睫毛等,孩子可能会因为不适感而哭闹或揉搓眼睛,此时,家长要阻止孩子揉搓眼睛造成二次伤害,并安慰孩子配合自己的行动。

首先让孩子多次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从刷出来,如果不奏效,可以小心地翻开眼皮,用蘸水的棉签轻轻将异物擦去。

如果眼睛里进了液体,该如何进行急救呢?无论液体是家里常用的洗涤剂、洁厕液,还是工厂或实验室里的强酸强碱性液体,都应该在第一时间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并且一边冲洗一边上下左右转动眼球,使这些液体尽可能地从眼睛的各个死角冲洗出来。

接下来,还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者直接奔赴最近的医院急诊。

家长们还一定要记住,是什么液体进入了孩子的眼睛,如果是不明液体,最好是能带上瓶子或液体样本去到医院,不同液体的酸碱性质不同,医生对于眼睛的处理与治疗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

医生能够第一时间知道危害孩子眼睛的液体种类,能够更有效地推进治疗进展,因此,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家长们一定要尽力保持冷静,理智地进行急救操作并及时就医。

在医院与医生沟通时也需要稳定情绪,配合医生回忆起事故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医生进行抢救与治疗,为孩子的健康争取更多的努力。

●○写在最后○●

家长是孩子的避风港,相信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能无时无刻不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免受风雨伤害,但现实的因素也让孩子有时必须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家长们要做的,不光只是成为为孩子披荆斩棘的卫士,更要是成为孩子路上点亮灯塔的向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干燥剂   异物   磁力   眼珠   可可   零食   液体   悲剧   危险   家长   男孩   眼睛   医生   东西   发生   孩子   医院   食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