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走进乡村,改造“八山一水一分田”

今天聚焦“科特派”。这是中国内地一种独特的农村科技推广和人才使用机制,我们想带您走进基层农田,看看中国式现代化在农业、农村如何推进,尤其是科技兴农,在广袤的中国土地上,怎么样以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式落地。今天要走进的福建,曾经是“穷乡僻壤”,“八山一水一分田”,看看“科特派”如何让那里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01


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当中,有着无数的经验和做法,其中有一个思路是“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福建南平却开创一种“先懂科技的带动不懂科技的”的做法。它就发源在福建北部,这里又称“闽北”,闽北山区一直处于“好山好水好贫困”的状态。在南平十个市辖区县中,就曾有五个是省级贫困县,贫困村更是多达300多个。为了寻找走出困境的办法,南平市组织了3000多名干部驻村调研。


吴敬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福建省农学院农艺系毕业后,成为一名农业职高园艺班的老师,后来到德国进修园艺栽培技术,1998年底,学成归来的吴敬才,被派到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挂职镇长助理,他利用在国外学到的园艺栽培技术,在溪后村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高级农艺师 吴敬才:

“当时在村里面,驻村帮助农民对果树、蔬菜、土壤、肥料这方面的指导,也进行一些理论上的培训。当时我们引进品种很多,像日本的板栗南瓜、香水百合,引进来示范可以种了,给农民推广,农民要有喜欢这个行业的,头脑比较先进的,能够吸收科技含量知识的,他就先启动了。”


让农业技术人员进驻农村,了解农户的需求,把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推荐给农户,科学的种植方式传授给他们,这些农业技术人员驻村,解决了闽北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症结。


1998年12月,南平市下发通知,从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部门选派初级以上职称、有一定科技服务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开展下村服务活动。1999年,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员进驻215个行政村,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科技问题,这成为中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端。吴敬才作为先行者,也被形象地称为“零号特派员”。


徐行州是这里最先开始种植百合的农户,最初种植百合时,没有种植技术的支持,又遇到寒冬,第一次尝试种植百合让徐行洲血本无归。


延平区溪后村百合种植户 徐行州:

“第一年亏得很多,因为我们技术也不懂,连保温措施也不知道怎么弄, 花了好多冤枉钱。那年碰到极寒,把所有花都冻死了。第一年才种了二十多亩地,几个人投了差不多两百多万,都亏了。”


香水百合,是最受大众喜爱的百合品种之一,因其花形优美、香味怡人,更兼有美好的寓意,成为重要的礼品花束,在鲜切花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与现在花市中随处可见的景象不同,在上世纪末,百合花还十分金贵,原因之一在于进口种球成本较高,种植又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延平区溪后村百合种植户 徐行州:

“政府后来把吴老师推荐给我们,比如土壤缺什么东西,他拿到化验室化验。比如土地偏酸性了,他就教我们洒点石灰之类的,调成碱性。百合病虫害主要还是以叶斑跟灰霉为主,一开始是不知道的,经过吴老师教我们怎么弄,后来慢慢自己也会更清楚一点。”


二十多年扎根乡土,当年那个留学归来的青年人,早已洗掉了知识分子的文弱之气,成为一个被风吹日晒、掌握百合种植技术的“花农”。随着百合种植技术的推广,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为了降低进口种球的成本,吴敬才联合农科院专家林智敏团队,在百合种球培育基地进行国产化百合育种的实验。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专家 林智敏:

“我们现在病毒率基本是零。螨虫基本上是没有,历经两年半的时间,通过农业工业化的生产,通过大规模的产能来降低它的成本。”


引进种植百合的技术,降低种球的成本,吴敬才扎根闽北已经十几年,也是徐行州种植百合的第九个年头,种植的百合花已经发展到50多亩,种植的品种也从最开始的两三种发展到现在的十几种。每逢花季,徐行洲都会接到来自全国各地数以千计的百合订单,为了赶上发货,他还要雇人来帮忙。


如今,吴敬才所在的延平区溪后村成为科特派的第一村,延平区百合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当初从国外引进品种实现了国产育种,这里已经成为中国三大百合鲜切花产区之一,年产值超过6亿元,带动从业人员近3000人。


02


在距离延平区溪后村一百公里外的武夷山市黄村,黄村是武夷山九曲溪上游的一个村庄,这里几乎家家有茶山,人人会制茶。种茶、制茶是当地的传统产业。一大早,55岁的科技特派员刘国英来到了黄正华种植的十几万亩的茶园,黄正华是刘国英当上科特派后帮助的第一位农户。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1983年刘国英考入福建农学院学习茶学专业,毕业后她回到家乡,潜心研究茶树的栽培管理。1999年,刘国英作为茶种植方面的专家,被派驻到武夷山地区。


武夷山市黄村茶叶种植户 黄正华:

“原来我们在管理茶园的时候,是很传统很盲目的。比如说种水仙就全部种水仙,种肉桂就全部种肉桂,很单一。武夷山这么好的地方,我们又在国家公园内,量是不能增上去了,我们现在不能扩种一亩。但我们如何从质量上提升,让老百姓、让茶农效益更好,这就是科技特派员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


南平市首批科技特派员 刘国英:

“武夷山这个地方气温比较低,在我们采摘之前,病虫害都不会大量的爆发,所以大部分茶园可以不打农药。”


为了提升黄村地区的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刘国英从品种选育入手,进行合理搭配种植,利用天然有机肥改善土壤养分,为提高茶叶品质开出了一张“有机生态药方”。


南平市首批科技特派员 刘国英:

“天然的有机肥是什么?比如说油菜饼,豆粕这种纯天然的有机肥,施在茶园,不是靠一年的产量就能提升,施了多年以后,产量也不低,比施化肥产量还更稳定,但品质提升得很明显。”


茶园施 “有机绿肥”、套种大豆和油菜,不仅能抑制杂草,减少病虫害,还能提高茶叶品质,“有机生态药方”让黄正华在内的茶农实现了增收。


武夷山市黄村茶叶种植户 黄正华:

“现在整个黄村有1.2万亩茶园,99%都是用有机肥和套种绿肥的方式不断推进的。从2005年到现在的效益,一亩已经翻了五六倍了,一亩大概可以有1万多块钱的收入,这是农民最高兴的事,也是茶农最高兴的,效益提升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现在都乐意去这么做。”


刘国英把自己多年经验总结编写成教材,免费发放给茶农,举办各类茶叶技术培训班,把最新的生态种茶技术和先进的制茶技术传授给他们,黄正华在刘国英的帮助下种茶理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武夷山市黄村茶叶种植户 黄正华:

“整个茶园更加美观起来。我们要保护好生态,其实就是保护好我们自己的钱袋,我自己的茶园种了20多种,各种品种都有,武夷山的肉桂,水仙,老枞,还有名枞等等。”


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许多像黄村一样受制于落后种茶制茶技术的乡镇,走上了种茶致富的道路,截至2022年底,武夷山已建成8.4万亩生态茶园,全市11601户茶农每家年均减少化肥使用量6吨。科技特派员的帮扶,让茶农坚信科技能转化为财富,茶农也会有坚定的信心,坚守住这片传承千年的文化。


03


高允旺,扎根闽北山区近40年,40年前财会毕业的他来到南平顺昌县大历镇工作,那时的他根本想不到自己日后会成为一名竹荪种植专家。而他与竹荪结缘,这一切源于当地的竹荪种植户余功发。


顺昌县大历镇秀吴村竹荪种植户 余功发:

“就从古田那边引进来的。我老家是那边的,在田里种点大田竹荪,那个时候都是盲目的种。”


顺昌县大历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科技特派员 高允旺:

“他们当时种的时候,是刚引进来的品种,没有技术,产量低,他看见我们有到村里去,就来问一下。我是学财会专业的,对这个竹荪我根本不懂,看到他走的背影,我感觉到他真的很失望。”


看着农户失落离开的身影,会计高允旺心里不是滋味,他决定放下算盘拿起锄头,一定要掌握竹荪种植技术,帮农民增产增收。而在当时随着多批科特派成员入驻闽北乡镇,承担起扶农、助农的责任后,这让高允旺萌生了成为科特派的念头。


顺昌县大历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科技特派员 高允旺:

“2001年我就去报名,当时条件是要学农的,像这样学财会的很少能当的。我说我也想当特派,我很有干劲的,我想努力。在这种情况下,领导看我这么热心,就同意了。”


成为科技特派员后,高允旺开始研究竹荪种植技术,作为一种可食用菌,竹荪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是中国传统菜肴中稀有而珍贵的食物之一,被称为“菌中皇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货源少,而价值重金。


顺昌县大历镇的农户虽然种植竹荪,却苦于没有科学的方法,高允旺经过不断试验,摸索出了能够让竹荪增产的培养料配方。


顺昌县大历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科技特派员 高允旺:

“最早我们种竹荪是用木屑,用毛竹,用生料,到最后创新了用竹屑,100斤的竹屑里面加0.7两的尿素,放在一起拌均匀,让它发酵。增加地里的有机质,疏松了土壤,增加了土壤的耕地的碳汇。效果很好产量也高。”


培养料的使用,让竹荪的产量翻了一番,但竹荪栽培田连续栽种,导致了土壤肥力下降,产量下降。2012年,高允旺率先开始在杉木林下套种竹荪的实验并获得成功,而在他推广林下种植时,农户却产生了异议。


顺昌县大历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科技特派员 高允旺:

“很难推的,林下种竹荪他们没看过,我去讲的时候他们都不相信,我就选了三户,刚好这三户有这想法,让这三户赚钱,让他们第一个吃螃蟹,他赚了钱,隔壁邻居看到一天天地卖菇赚钱回来,邻居看到了会眼红的,第二年就干到了十几户。”


林下空地种植竹荪,杉木的枝叶作为天然的遮阳棚,免去了搭棚的费用,废弃的干稻草可以用于培育竹荪的草料和林下覆盖保湿,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也提高了林地经济效益。余功发是最早跟着高允旺种植竹荪的人,在高允旺的带动下,2016年他从大田竹荪改种林下竹荪。


高允旺不断优化种植竹荪的培养料配方,就地取材用附近毛竹企业的碎竹屑来替代木屑,解决了菌和林的矛盾,直接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


顺昌县大历镇秀吴村竹荪种植户 余功发:

“我今年种了100亩,要有30万块钱的样子。”


如今的顺昌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竹荪生产基地和示范县,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竹荪从这里运抵百姓的餐桌,2020年,高允旺被邀请加 入合作社。双方签订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技术服务协议书,高允旺以技术入股合作社。“按照协议,能拿到纯利润3%的分红。竹荪这个“菌中皇后”让3万多个山区种植户带来了收获和富裕。


04


随着特派员制度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投身到扶农助农的行列之中。苏海兰,一名80后的科特派,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2014年,在了解当地种植户的困难后,她将福州的实验室搬到了光泽县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帮助当地发展七叶一枝花产业。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 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科技特派员 苏海兰:

“一心就想,怎么样把七叶一枝花生产的问题解决掉,让农民们有效益,让我们老百姓用药能够比较便宜,成本降下来,能够比较稳定。”


七叶一枝花,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中药材,其根茎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药用价值较高,但由于野生采挖几近灭绝,致使市场价格高昂。李和善正是看中了它的市场前景,才准备大胆试种。


光泽县园岱村七叶一枝花种植户 李和善:

“我们最早种的时候是2012年,我跟他们两个合伙种了3万多棵,很贵,小小的一株2块钱,包括人工也用去了十来万块钱,种了几年,一棵都没有了。”


这次失败让他意识到,掌握种植技术的重要性。为此他找到了科技特派员苏海兰。


光泽县的地貌大多是梯田、竹山,气候、土壤等都适合七叶一枝花的生长,但人工种植七叶一枝花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栽培技术支持。


通过不断的实验对比,苏海兰和团队成员掌握了七叶一枝花的野生转嫁种栽培和育苗技术,七叶一枝花育苗从原来需要2年且只有5%的出苗率,到现在6个月超60%出苗率,田间病害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光泽县园岱村七叶一枝花种植户 李和善:

“她自己种了很多,我们也到她那学习,她也教了我们,她每年也会过来几次,教我们怎么弄。现在包括中草药黄金和七叶一枝花,可能目前有800亩左右吧。我还有一个育苗基地在那边,一簇苗以前要3、4年,现在差不多3年就可以种了。”


如今,七叶一枝花在光泽扎根已有八年时间,当年难以存活的中草药逐渐成为大山里的“致富之花”。而作为一味珍贵的药材,也让更多人受益。


2020年,在苏海兰入驻光泽县6年后,也是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1年后,南平市建档贫困户全面脱贫。2021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的技术领域、服务范围,从传统农业扩展到设施农业、数字农业、生态农业、乡村规划等方面。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细化,得益于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南平调研农村工作,对科特派制度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确立“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夯实农村工作基础”的“南平机制”,也就是在这一年,科技部开启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此后,科特派制度走出南平开始在福建全省推行,并逐步走向全国,一场地方探索科技助农模式逐渐发展成为“国家行动”。


高科技和现代化无疑能让中国的土地更丰产,像“科特派”一样,很多地方都在做着各种尝试,利用科研成果使田间地头更获丰收,让全球先进的农业科技更针对性地在中国生根。而像“科特派”一样的地方实践越是有活力,顶层设计的制度架构就越丰富、越实用,这种极具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模式也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一门秘籍。


制片人:王瑞

编导:时琳琳

编辑:王津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特派员   顺昌县   林下   竹荪   武夷山市   南平市   延平   南平   武夷山   大历   茶农   科技   茶园   乡村   百合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