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不爱“买买买”了?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侯隽 | 北京报道

一年一度618购物节终于落下帷幕。

这次年中大促,恰逢中国经济复苏的大背景,各大平台为了抓住消费者,都打出“史上投入力度最大618”的口号。而面对商家打出的“低价牌”,消费者的购物车不仅成为外界观察消费市场变化的重要窗口,也成为检验消费活力的“试金石”。

这一次,“买买买”变了吗?

消费套路少了,企业价格战促销内卷

“这次企业促销力度特别大,在我们平台上买牛奶最低1.5元一盒 ,实现了在国内喝奶比英美国家还便宜!” 6月14日,京东超市方面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包括常温牛奶和低温牛奶在内,百余款自营牛奶降价,价格降至全网最低。

长期以来,乳制品尤其牛奶一直是电商食品类销售量最大的品类之一,也是本次618各大平台促销力度最大的产品。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发现,国内所有主流乳企例如伊利、蒙牛、三元、光明等都参加了各大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叠加平台优惠券后,促销力度十分可观。比如包括三元小方白纯牛奶200毫升、24盒装在内的多款常温牛奶,价格降至折后每盒不到1. 5元,比很多矿泉水还便宜。蒙牛的高端白奶特仑苏券后价格为44.9元/箱,同期超市促销大多在55元/箱以上。

2023年5月,美国农业部发布的美国牛奶市场价格显示,美国全脂牛奶平均每加仑的价格为 4.34 美元,折合为一升,人民币价格为8块钱左右。如果国内按200毫升/1.5元的价格算,一升的价格是7.5元。因此,网友纷纷评论,这次618中国电商终于把价格屠刀对准了牛奶,中国牛奶与世界产奶大国的价格差逐渐要“抹平”了。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国内牛奶品牌此次618促销力度大的根本原因是,目前国内几大乳企的奶源自给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上游奶源生产量跟上了,企业销售也在跟进,因此才出现价格战,参与促销借机主动去库存。

从各大平台来看,京东、淘宝天猫贴身肉搏,用百亿补贴“击穿底价”,那些备受诟病的“活动规则”不再出现;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红书携直播、内容电商入场,开始化繁为简,都在向更简化、体验感更佳的方向改进,试图以极致性价比留住消费者。京东和唯品会都推出了“单件到手价”,即消费者搜索商品后,结果列表将直接展示购买单件商品优惠后的价格,减少消费者的计算环节。

多家快消企业表示,本次618促销长达一个月,是一场特别激烈的马拉松。同行价格基本上公开透明,如果促销力度不大,就卷不过同行竞争对手,“错过618就要等双11,没有足够低的价格,产品就卖不掉,现在消费者们太聪明了,只有实实在在打折,才能重新把消费者吸引回来。”

消费者更加聪明了

很多消费者都在改变,企业觉得他们变得更聪明了。

在社交网络上,“如何理性购物”是年轻人最喜欢分享的话题之一。

“为了省钱我失去了很多时间。这个618,我再也不会每个上午都在做任务,玩游戏兑换十几元的现金。”“买护肤品找平替,功效差不多,价格便宜一大半。”“花最少的钱,买最刚需!”等帖子,说出了很多消费者的心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平均消费在2023年第一季度有所上升,整体呈现复苏态势。来自凯度消费者指数最新报告显示,与2022年第一季度相比,2023年第一季度快速消费品市场整体增长0.3%,增长幅度有限,在大环境不明朗的前提下,消费者回归理性消费,并且着重开始对购物车中的品类精打细算。

德勤《2023中国消费者洞察与市场展望白皮书》指出,谈及消费观念时,占比最大的41%的受访者将“我买的都是我真实需要的东西”列为最符合的三项消费观念之一。谈及产品选择的决策因素时,占比最大的选项也多与产品品质、成分和功能性相关。

多家媒体调查显示,大众消费者仍有较高购物意愿,但在花钱这件事上,大家变得越来越“聪明”:消费者们更加青睐按需购物,想花钱花在刀刃上;愈发倾向创新类产品和时令产品,不再囤积,每次花钱都想最大程度获得幸福感、提升生活品质。

苏宁易购数据显示,大套数洗碗机、洗烘一体机、无线洗地机、微蒸烤一体机取代传统大家电,成为“新结婚四大件”,销量同比增长分别达274%、193%、156%、219%。净水设备加速普及,净热一体机销售同比增长61%。

京东的数据显示,健康、服务等新兴消费成为增长新亮点。户外运动、旅游出行的需求也在大促期间集中引爆,徒步登山成为今年户外爱好者的新宠,带动了运动手表、登山包、登山夹克热销,千元级冲锋衣堪称“人手必备”;“露营”和“骑行”热度依旧,诸多户外、露营产品均领跑相关行业GMV。

显然,当前消费市场正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消费者正在向新的消费习惯转变,更加青睐提升生活品质。

对于消费品真正的竞争之日不仅在一次次的大促,不过,大促销日有时候也是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变迁试金“时”。

责编:杨琳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消费者   中国经济   美国   牛奶   力度   周刊   价格   产品   平台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