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不了守不住,在西藏上空被印度空军足足欺负了40年的中国空军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提起印度空军,现在的新生代军迷们的印象可能除了武器万国造,就是维修完能在手上剩下一把螺丝,大修之后坠机概率百分之百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

仿佛印度的空军不是一个暴力机器,而是一个乐子,段子制造机。印度空军唯一能吊打中国空军的只能是坠机数量。

其实这一切,不是因为印度太弱了,相反的印度空军目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算得上南亚霸主,在全球也是排得上号的军事力量。从几次印巴战争里,印度对巴基斯坦的重拳出击就知道了,中国人的乐子,对于印度周围很多国家来说却是十足的梦魇。

只可惜,中国发展的太快,太强了。让印度的威胁看起来像小丑表演

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印边境方向上,中国的空军力量是远远弱于印度的,不仅是数量,甚至是质量都是处于压倒性的劣势。

在1960年之前,中国凭借着五年计划以及苏联援助,建立起来了一支由米格15,以及国产化的歼五,伊尔28和国产化的轰5,拉11等飞机组成的在当时算得上现代化的空军,反观印度空军的型号不仅老旧,都是类似猎人,风暴等,妥善率甚至不足百分之五十。

中国方面虽然技术处于优势,只是苦于青藏高原地形问题,缺乏起降机场,受限于作战半径问题无法对中印边境形成有效的制空,印度则是因为装备老旧无法形成战斗力。以至于这段时间内,双方的空军都属于形同虚设,不存在什么互相压制。

一切的转变则是从1960年代的下半段开始,印度空军对中国空军的优势开始越来越大。

中国方面因为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方面中断了技术援助加上西方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在米格15,17,伊尔28,图16国产化成功之后。国内的空军装备的研发陷入了困境,对于米格21即歼7的国产化工作陷入困境,诸如强六,运十等装备也陆续下马。

中国解放军空军,只能依靠现有装备进行传统的视距内以及昼间空战。且作战范围严重局限,无法覆盖中印边境绝大部分地区,更不用说突入印度的境内进行作战任务。

反观印度,凭借不结盟运动领导国的身份以及重要的地缘位置,成为了美苏等势力争相拉拢的对象

1970年代印度完成了米格21的大规模列装,并且在1980年代,装备了更为先进的米格23,米格29,幻影2000系列。尤其是到了1990年苏联解体之后,苏联大量装备开始对外贸易,印度得到了更为先进的苏30mki。

虽然中国也在同一时间段,购买了苏27sk。但是受限于采购数量稀少,部署方向也优先台海方面。对中印方向的力量对比并没有影响。

至此,印度军队从装备的二,三代机数量上均远远超过了中国解放军,在超视距空战,全天候作战上大大领先中国,凭借着印度在中印边境基础设施优势以及装备优势,印度作战飞机在中印边境的留空时间也远远大于中国空军,至此印度空军对中国空军的优势达到了顶峰

在很长的时间内,中国边境对印防空,只能采取依靠地面雷达引导飞机截击配合,以及中低空高炮火力结合的无奈之举。

可以说若不是因为在综合国力,尤其是中国是核武大国震慑住了印度,单纯比较空军力量中国空军在新世纪之前对印度都是被压着打。

所谓,福祸相依。印度因为优越的地缘政治环境,能够采购各家武器且没有限制,优势便是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跳过了武器漫长的研发周期,保障了印度空军能够随时拥有先进战力。

另一方面就是,印度军队的后勤维护困难,妥善率极低,坠机都是家常便饭。印度武器的国产研发遭到了国外武器巨头和国内军方的共同阻挠,外国军火商不希望失去印度的巨大利润,印度军方一方面希望获得先进装备,另一方面也舍不得巨额的军售回扣。

而中国不得不自力更生,一步一步吃透从米格15到苏27的技术,虽然这也导致了空军装备长期落后。部队能够装备采购的武器都是出生即落后,但这也保证了中国拥有能够自主制造研发设计装备的能力

最终,在新世纪开始。攻守之势逆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新装备层出不穷,从歼20,16,11,15,以及运20等如过江之鲫,中国空军在质量和数量上对印度形成了双重碾压。

最明显的对比就是歼10战斗机和LCA光辉战斗机的研发历程,同样作为1970年代立项的先进战斗机项目。

LCA的设计指标一开始就对标世界最先进水平,意图取代印军的米格21,但是落实到实际设计阶段,印度薄弱的基础便暴露无遗。发动机,飞控等来自美国通用,机载雷达,导弹等设备来自于以色列,俄罗斯等。

可惜即使是这样东拼西凑,LCA也面临着一次又一次设计指标变更以及随之而来的技术不达标,再更改指标的循环。以至于,到了2020年依然没有正式列装,只是象征性小批量采购。

反观歼10战斗机,从立项开始便立足国情,每一款改型都是基于现有子系统的最佳组合。随着国产军工技术的发展,发动机从俄制RD93变为了太行发动机,雷达也升级成了更为先进的相控阵雷达,歼10就此从三代变为了三代半战斗机。慕然回首,歼10护卫共和国的天空,已然十数载。

武器装备的命运也体现了所谓的国运,中国一路走来,也是荆棘满布,坎坎坷坷。最终也是厚积薄发,迎来技术井喷。买来的东西终究只是买来的,印度虽然一时顺风顺水,最终也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印度   空军   中国空军   苏联   米格   作战   西藏   战斗机   边境   中国   上空   数量   武器   优势   装备   先进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