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南海布局导弹基地,日发电2.4万度,“南鲲号”助力岛链防御

我国近年加大对南海岛礁的控制权,从2013年开始对南海的8个岛礁进行了围礁造岛建设,总共人工造岛面积超16.5平方公里,相当于人为造出了4公里 X 4公里的国土面积。

按此面积测算,可接纳常住人口达20万人以上。同时,岛上建有办公楼、医院、机场、码头、农场等基础设施。这些岛礁还是我国南海前沿战略基地,建设有重要的军用设施。

岛礁建成后,如何给驻扎在岛礁的人员和设施提供电力供应呢?


目前,各岛礁主要靠柴油发电,其次是太阳能发电。


柴油发电缺点是需要源源不断的运柴油上岛,发电机的噪音对生活会是个影响,毕竟岛礁的面积不大。


太阳能发电缺点是下雨天和晚上就无法工作,太阳能电板还需要占用很多的地方,这对于寸土寸金的岛礁来说是不适易的。


风力发电不适合建在岛礁上,南海远洋的风力很大,还有强劲的台风,这对发电风车都是致命的。

为了更好的解决远洋岛礁的电力供应问题,2023年6月1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在广东珠海沿岸投入试运行。

南鲲号是一个“漂浮”在海洋的发电站,利用两边白色的翼板半潜平台“吸收”波浪,再通过自主研发的电能变换系统,从而实现从波浪能到液压能再到电能的三级能量转换。


南鲲号外形呈等边三角形,边长约90米,高约30米,重量达6000吨,展开面积35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


如果满负荷工作,每天最多可发电2.4万度,相当于3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相当于可以净化海水400吨,按每日每天用水20升来计算,可以满足2万人的用水需求。


南鲲号整套装置包括半潜平台、液压系统、发电系统、控制系统以及锚泊系统,最终可实现对整个海岛的长期稳定供电。


浮动翼板吸收波浪能

利用安装在两边的10个白色浮动翼板“吸收”波浪能,每个边上有5个翼板,每个翼板长约20米,宽约13米,几乎相当于一个篮球场大小。


浮动翼板在波浪的带动下,上下往复运动,将能量通过蓝色的液压杆传递给发电转子,从而产生电能。

一般的简易浮动式波浪发电装置,可以根据海浪的大小进行展开角度的调整,而南鲲号设计成等边三角形的形状,有利于整个船体的结构牢固和稳定。


它三个角上的大圆柱里面除了装有发电装置,还装有固定装置,类似钻井平台的固定脚一样,把南鲲号牢牢的锚定在海洋中,确保船体在接收波浪能的同时不会被海浪冲走。


为珊瑚礁底质所设计的锚泊系统,单个重力锚加锚链重量就超180吨。

南鲲号兆瓦级波浪能发电系统研建成功,标志着我国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系统,处于国际的领先水平。


南鲲号通过拖船移动到岛礁附近,就可以全天候为岛礁提供安全、清洁、环保的能源。南海的8个岛礁中,除了永兴岛,其余岛礁之间距离不超过200公里。


通过拖船移动,南鲲号可方便的在7个岛礁之间来回移动,它就像一块移动的充电宝,随时为有需要的岛礁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我们假设一下,在7个岛礁之间都放置一个南鲲号,再用海底输电电缆连接到岛礁上,就可以把7个岛礁的电力输送线打通!


有了南鲲号这个超级充电宝的电力保障,我们可以更好的将岛上的民用设施进行扩建,增加驻扎岛礁人员,加强岛礁的科学开发研究工作,利用南海岛礁美丽的风光,开发旅游观光项目。


在南海进行“耕海牧渔”作业的渔船,没电的时候,就像新能源汽车一样,找到南鲲号充充电就可以了。

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再配合“天鲲号”绞吸挖泥船,我们就可以加快南海其余岛礁的吹沙填岛速度, 将南海的岛礁建设为一座座永不沉没的堡垒,把南海控制权牢牢的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布置在岛礁上的军事雷达、机场、码头都可以全天候运作起来,威武的南海舰队航母攻击群遨游在南海的海洋里,空军轰炸队列翱翔在南海的天空,捍卫我国领土的完整。


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甚至可以直接在战略岛礁上建设导弹基地,将我们的陆基防御线前移2000多公里。


这样的话,所谓的美国第一岛链防御线也就不复存在、形同虚设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南海   拖船   船体   控制权   电能   助力   波浪   导弹   柴油   布局   充足   装置   设施   海洋   面积   电力   我国   基地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