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与东北人,谁是真的英雄?

武松打虎的故事家喻户晓,打虎英雄本是山东人氏。山东自古多豪杰,水泊梁山就在山东境界,梁山诸位好汉大多出自齐鲁大地。

那些豪侠仗义的山东好汉们都是酒中豪杰,并由杯中之物演绎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时至今日,山东人与酒还是有着不解之缘。山东人善饮天下皆知,山东白酒畅销神州,山东酒俗更有特色。

山东的酒俗与山东人的性格密切相关。山东人等级观念很强,表现在酒桌上的座次分明。山东人地域观念浓烈,因此要以主人为尊。山东人自诩礼仪之邦,故而待客热情,竭尽礼数。

山东人善良朴实、勤恳坚韧,但大多数人略显沉闷拘谨。酒后的山东人与平日大不相同,他们往往会在酒酣之时尽显古代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所以喜欢借美酒来释放一下有些压抑的个性。

或许这才是山东人喜欢饮酒的初衷,酒后的山东人最可爱。山东独特的酒俗,在酒桌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在入座安排上有着约定俗成的一些规矩。一张酒桌的座位划分为陪、客两部分,宴请的东道主叫“主陪”,要坐在面向门口的显赫位置。

坐在“主陪”正对面的叫“副陪”,一般是“主陪”的朋友或同事,他是招待客人的重要角色,必须能喝酒还能劝酒。

在威海,坐在主人右边的叫“头客”,左边的叫“二客”,这也是事先按身份安排的,体现以右为尊;坐在“副陪”右边的叫“三客”,左边的叫“四客”。

别的地区也叫主宾、副宾、三宾、四宾,称呼不同,道理一样。

其余人就可以随便坐了,颇有些梁山好汉排座次的遗风。

入席后先满上一杯酒,由“主陪”来个开场白,然后再带领大家满饮此杯。这杯酒可是在座的人必须喝掉的,否则就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接下来就轮到“副陪”了,他客套一番后也带领大家喝一杯酒。然后就是由客人答谢主人的盛情款待,就这样由陪及宾,由宾及陪,以此类推,反复不绝。

山东人劝酒也厉害,那劝酒词一套一套的,你不喝简直都对不起自己。

山东有的地方还有321的喝法,就是第一杯分三次喝下,第二杯分两次喝下,第三杯直接一次干掉。

最后一杯必须由“主陪”来收杯,这种场合想不喝多是很难的,必须不醉不归。

在威海参加宴席,大都是主人事先点菜。没有特殊要求的话,可以按标来点,就是设定每人消费额比如100元,由店家安排菜品。这种方式也好,省去不少麻烦。

在威海参加婚宴等还有个优点,就是座次事先安排妥当。每桌的名单和座次都张贴在酒店入口处,按安排入座即可,体现山东人讲规矩的特点。

东北人喝酒没那么多讲究,都是将客人敬为上座,其他人没有特殊指定位置。饮酒的过程也很轻松,尤其这些年很少拼命劝酒,宾主尽兴就好。

山东人在酒桌上遇到东北人,肯定会眼睛一亮,仿佛遇到强劲的对手,甚至潜意识里有些打怵。

记得有一次和同事去文登泽头镇,村里特意安排最能喝的人来陪酒。因为山东人有个规矩,陪客的人必须比客人喝得多,客人没喝好就是失礼。

听说来客是东北人,那个村里公认的酒神是硬着头皮上场的。看我们酒量不行,才放下心来,原来东北人不是都能喝啊。

酒量一般的东北人,在山东喝酒恐怕连第一轮都难过关。因为山东人是用大号的透明玻璃高脚杯,一下子就三两三,三杯就是一瓶白酒,没几个人能承受得了。

当然,俺们东北能喝酒的也不在少数,踩箱喝啤酒的、喝白酒像喝凉白开的,也不是没见过。若和山东人酒场相遇,指不定谁先钻桌子底下呢。

论喝酒,东北人和山东人谁是真的英雄?

(本文由@穿越老抚顺原创。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东北人   山东   梁山   威海   座次   山东人   好汉   白酒   客人   主人   英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