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热线」让“千万工程”莲都实践在“小日常”中立“竿”见统战“影”



自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丽水市莲都区委统战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紧扣“三服务”要求,坚持凝聚乡贤、统战社团、侨胞等多方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成员联系广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特色优势,推动莲都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立“生态”之竿

见“美丽转身”之影

“首先要改善民族村庄总体的卫生环境,在村庄里有扑面而来的自然的清香,才会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感。”“堰头畲族村要依托村集体拥有的自然资源禀赋,做好生态产业文章,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丽水市委统战部组织的美丽乡村专题调研会上,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纷纷就调研的民族村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会后,调研组的意见建议,立马就出现在乡镇干部的干事清单上。

家门口的事儿,就要在家门口办。自全省“千万工程”启动以来,莲都区委统战部就将邀请乡贤、政协委员及治村能手等群体参与村庄前期规划作为关键一招,为乡村振兴特别是民族地区振兴的“一村一示范”实践出谋划策,真正做到集群智群力绘制民族村庄发展蓝图。

草长莺飞,万物勃发。作为4A级景区古堰画乡的重要组成部分,常驻人口仅1700人的堰头畲族村,如今已建成民宿、农家乐30多家,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年营业额超10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2000元到超过46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整治前后对比图

难以想象,二十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模样。“这条老街原来全是露天粪缸、猪圈,夏天的时候臭味很重。”碧湖镇堰头畲族村乡贤张伟武作为堰头畲族村环境整治的带头人,深有感触。“在统战部门的号召下,我回到家乡建设新农村,第一件事就是给村里大扫除。有些生活习惯以前就这么延续下来,很多村民觉得改造不改造没什么影响,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推进不明显。我们就从自己人入手,从乡贤、党员干部开始,带头整治。”张伟武说,尽管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整治后的堰头畲族村硬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后,堰头畲族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亮化,拆除简易灰棚、猪牛栏、简易厕所等200余处。在以张伟武为代表的乡贤带动下,村居面貌发生了质变,村民习惯发生了巨变,堰头畲族村也成功实现“美丽转身”。

立“特色”之竿

见“美丽乡愁”之影

“周末带孩子过来吸氧,看看古堰画乡的风光,体验下这里的巴比松油画。”“我们的家就在大港头,出了家门就能逛艺术市集、看高端的画展......”每个周末,古堰画乡大樟树市集不仅成为当地招揽游客的热门活动,也吸引了附近的村民前来打卡。“很羡慕这里的村民,他们生活在这么美,这么文艺的小镇。”杭州游客梁女士笑着说道,文艺青年们追逐“生活在艺术的世界里”,不过是古堰画乡最为日常的烟火。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莲都区委统战部的负责人表示,资源禀赋和差异化经营是一个地方突出发展重围的关键,莲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以乡愁为纽带,同心奋斗的力量将无比巨大。秉持着这一理念下,莲都区委统战部深挖“地瓜经济”的根与蔓,回引一批在文化传播、产业融合等方面较为出色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利用合作开发、承包运营等多种形式,形成“乡贤招合伙人、合伙人招项目、项目衍生项目”的联动机制。

与堰头一江之隔的大港头是古堰画乡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成批的大港头人投身木材加工产业,然而,粗放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村庄的繁荣,也让农村环境遭到破坏。“千万工程”从整治环境入手,先后关停了150多家木制品加工厂,大港头的面貌迎来了新生。

在政府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到家门口的旅游产业当中,实现了100%就业。在景区入口处,51岁的方爱伟如今守着自己十几平方米的副食品小店,每年就有七八万元的收入。“不用打工也不用种地,就坐在店里和街坊聊聊天,这日子,以前哪敢想。”

整治前后对比图

凭借宽松、优越的创业环境,古堰画乡不仅让村民变身创客创业致富,还吸引近500名外来创客在此扎根,2019年莲都区委统战部顺势在该区域成立了新联会古堰画乡分会,团结凝聚了一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智慧和力量,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同心圆效应。

“民宿经营一年有二三十万收入,很多客人在住过我们民宿以后,看上这里的家具,也会跟我预定家具。这里的文创氛围很好,我们的木工作坊收入也是一年比一年好。”杨翔军高兴的说道。

杨翔军是莲都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早年经营一家木制品企业,随着古堰画乡旅游市场日益红火,2017年,在当地木制品行业提升整治后,他利用自家民房,改造成民宿并开设木工作坊。现在的他,既是民宿业主,也是木工匠人,闲暇时还可以变身成为木工课的教师。杨翔军经营的民宿,以亲子和木作文化体验为特色,成为了古堰画乡的网红打卡点。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莲都区新联会古堰画乡分会会长雷雅莉辞去教师做起了手工布艺,大港头镇侨联主席、意大利华侨厉武军放弃了国外的餐厅回来开办艺术馆,致力于中意文化交流.....越来越多统战对象加入到莲都的文旅产业中来,在画乡创业安居。

大港头镇侨联主席、意大利华侨厉武军(右一)

莲都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杨翔军教小朋友木工

莲都区新联会古堰画乡分会会长雷雅莉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立“富民”之竿

见“美丽经济”之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走进民营企业家程长婴打造的碧湖镇“欢庭·下南山”原生态度假村,乡村共富蝶变“实景图”让人眼前一亮。曾经的下南山村房屋倒塌、破损严重,在“千万工程”整治后实现了破茧重生。

“1987年我进入松阳县里的羊毛衫厂当工人,1993年就成了最年轻的厂长,1995年,去嵊州创业,继续做企业,回家乡丽水的时候,我已经是绍兴宏泰针织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在外的丽商,程长婴事业有成,但家乡的山山水水,一直是他心里的牵挂。2016年,在统战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他下定了决心,将自己已经位列嵊州企业前30强的服装公司的股份全部抛售后,加入联众集团,与妻子一起回到了丽水,一门心思扎进了乡村振兴的事业里。

“下南山村2008年就成了空心村,虽然这个村当初很破败,但是整体肌理、格局都保持完整,整村青瓦黄墙,错落有致,我们就看准了这个地方。”程长婴说道。在“千万工程”整治中,为了将古村面貌完整保护下来,他坚持“修旧如旧,修旧如故”的原则,还增加了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电商孵化等功能。以此同时,他还将商业经营的活力注入乡村,运用市场的方式,将该村建成原汁原味的乡村创业平台。通过“保护+开发+利用”,以“古村+众创”的模式打造民宿综合体,引入外地专业从事旅游发展的联众集团,在古村保护的同时赋予古村新的生命力,让数百年的传统乡村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整治前后对比图

如今,一栋栋“黄泥房”变身“黄金屋”,实现了“村集体增收、农民增收”的“双增收”,建立起了企业、村集体和农户多方共赢的“共富”模式。一幅幅共富蝶变的“实景图”在莲都大地缓缓展开。

省委书记易炼红在莲都调研时指出,“千万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营造一流人居环境,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下一步,莲都区委统战部将聚焦贯彻落实易炼红书记的讲话精神,紧扣“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大力推进“同心共富”工程,积极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聚力浙江省三个“一号工程”,最大程度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在奋力取得中国式现代化莲都实践丰硕成果新征程中贡献统战智慧和力量。

(供稿:丽水市委统战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统战   畲族   统战部   大港   丽水   乡贤   工程   联会   市县   木工   区委   村庄   村民   乡村   日常   美丽   产业   热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