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杀后,诸葛亮冷冷地说出11个字,刘备听后立马赐死长子刘封

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为方便与您分享,可以点个“关注”哦~

关羽在战场上被杀后,“护弟狂魔”刘备誓为给关羽报仇。

执意讨伐东吴也就罢了,他甚至为此赐死了自己的长子。

而刘备之所以如此做,竟是因为在关羽被杀后,诸葛亮冷冷撂下的11个字……

1、二叔之死

襄樊战场交锋,曹操为关羽兵锋所击退。

因此,刘备得以稳占汉中全境,并且派刘封、孟达二人占据上庸。武圣关羽一时威势,殊不知周身早就危机四伏。

此时的东吴背刺盟友,在背后给关羽使绊子。

一下子火烧眉毛,关羽不得不一边写着求援信,一边向孙权诈降。

与他旧怨新仇难了的孙权,自然了解:以关羽的秉性不会投降。

于是细细衡量一番利害:

如果轻易放走关羽,难保刘备那厮不来报复,往长远看,日后与刘备反目,关羽也会成为我统一天下的一大阻碍!

于是,识破关羽的小九九后,孙权便果断将其斩杀。

战绩赫赫的武圣就此陨落,各方势力皆感叹、痛惜不已。

更唏嘘的是,偏偏关羽在兵败之后、身死之前明明就有转败为胜的机会。

纵然关羽的自傲,使他自己走向死亡。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逃不了干系!

这人正是刘备的长子刘封。

话说,关羽准备拿下襄阳和樊城之时,便向驻扎在上庸的刘封、孟达送去了军书,想让他们出兵搭把手。

然而,刘封与其副将孟达,却并没有派兵增援。

他们认为,关羽这样的战神就算战败,也能全身而退。

而且彼时上庸三郡才刚被占领,内部并不稳定。谁曾想,短短几日内战势便急转直下。

关羽腹背受敌,扛不住东吴的背刺和糜芳等人的背叛,直至南郡失守。

而南郡是关羽大军的家眷所在。

吕蒙趁机用“攻心之计”磨没了关羽军队的斗志。

关羽是很难靠玩弄手段瞒过孙权,给刘封去军书、并得到援助,才是胜算更大的做法。

对于再次收到军书的刘孟二人来说,它简直比讣告还晦气。

出兵?还是不出兵?这是个问题。

2、刘封的迷惑行为

凭着父辈桃园三结义的情谊,刘封该管关羽叫声“二叔”。

而刘封所想的事,或许比快要死在敌军手里的二叔更重要。

刘封虽实际上,只是个和刘备无半点血缘关系的义子。

他原本姓寇,他的舅舅是长沙刘姓人士。

刘备早在投靠刘表之时,就认识了刘封的舅舅,也因此看到了刘封。

刘封的舅舅见刘备对自己的外甥很是欣赏的态度,赶紧趁热打铁,说和刘备收了刘封为义子。

从此,从寇封变成了刘封,当时并无子嗣的刘备添了一位长子。

刘封不仅武力值高,对兵法也是门儿清,为了蜀汉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进攻益州时,刘封骁勇善战,屡战屡胜。

这令刘备惊喜不已:没想到我养的干儿子都是人中龙凤!

大捷后,刘封一跃成为副军中郎将。

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襄樊战役中,刘备又命刘封担任先锋。

刘封便气势凌人地向曹操叫阵,气的曹操破口大骂:

卖履舍儿,长使假子拒汝公乎!待呼我黄须来,令击之。

(刘备你个臭卖鞋的,派了一个假儿子来!你等我叫我亲儿子来跟你打。)

骂是骂得响亮了,曹操还是没有夺下汉中,只能灰溜溜地退场。

后来,刘备就令刘封和孟达在上庸驻兵防守。

然而刘封似乎是刻意不在乎父辈的情谊,看完第二封书信也没有派出援军。

那么,本来身负驻守任务的刘孟二人,收到关羽的两封军书后,到底为何没有出兵相助呢?

如果说他们第一次回绝关羽,是为了稳固上庸三郡而腾不出手,还说得过去。可这第二次呢?

关乎关羽存亡的事情,起码在刘备心里是占有一切优先权的。

于理,关羽率荆州大军征战襄樊是在为刘备舍生忘死!失掉荆州,则是刘备一方的全体损失。

于情,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也就是刘封的二叔。

这么看来,刘封似乎无论如何都应该出兵相助。

可事实却是,刘封再次对关羽的求救置若罔闻。

而刘封这次给出的原因是:

上庸离麦城太远,等他们的兵到了,关羽也早就身亡了。

就这样,孤立无援的关羽被东吴所害,和儿子关平一同死在了临沮。

荆州失、关羽亡,刘备对此悲痛不已,问责刘封和孟达。

3、一语惊醒梦中人

毕竟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曾经有一线生的希望。

却硬是被自己宠爱的义子给熄灭了,刘备不禁大悲大愤。

事情演变到如此地步,刘封二人不出兵的真实原因更加使人迷惑。这二人其实皆非心思纯良之人,关系也不融洽。

被老子刘备来书谴责,可刘封还是我行我素,毫无悔意。

他似乎把关羽之死和自己撇得一干二净,能守住上庸城就已经让他殚精竭虑了。而对待同事兼下属的孟达,刘封也常常摆谱,几近刁难。

孟达忍无可忍,委屈得不行:我竟被刘封这厮如此羞辱,刘备还因关羽之死怨恨我!

其实,孟达有侥幸心理,仗恃他的才能,贪图权谋,没有感恩之心,更不会顾及道义。

于是,他索性不干了,跳槽到了曹魏,还给刘备去了一封辞职信。

孟达在信中一五一十地说尽刘封的蛮横,细数自己的委屈。

最终意思就是:咱们以后恩断义绝!

信一发出,孟达就麻利走人,转身就投靠到曹魏阵营。

刘封得知消息后,顿时慌了手脚,正焦虑着怎么找补,却没想到孟达这时主动来找他了。

孟达此番可不是来告别的,而是为了向曹魏皇帝表忠心,来攻打刘封。

孟达先是给前同事刘封写了劝降信,气得刘封一把撕碎书信,立马调兵点将,直面迎战。

不料,刘封的部下——申耽、申仪兄弟二人竟然也投敌了。

结果刘封被孟达打的落花流水,最后死里逃生、狼狈地跑回了成都。

逃回成都的刘封以为自己到了安全的大本营,心才稍稍落下。

殊不知,他即将迎来杀身之祸……

刘备见归来的刘封一副败犬模样,哪里还顾得往日的父慈子孝,更生气了。正是自己这个孝顺的“假儿子”,害死了自己的“真兄弟”关羽,现在又整得这一出祸事。

狠狠斥责义子一番后,刘备还是心有思虑,便找诸葛亮复盘此事。

诸葛亮沉思片刻,无奈地摇头道:

“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

正是这11字,瞬间让刘备惊觉!

4、杀掉假儿子

刘备听完军师诸葛亮的话,那11字就像榔头一样不断敲打着他的思绪。刘封其实是个性格刚强的年轻人,野心勃勃而又志大才疏。

刘封早就有拥兵自重之意,包括这次不出兵援助关羽,很可能是想保留自己的实力,等待厚积薄发之日。

从血缘上说,刘封终究不是亲生的长子,只是自己的一个“假儿子”,自己的皇位注定要传给亲儿子刘禅的。

这样狼子野心的人,万一崛起,对刘禅的皇位及蜀汉的未来都是显而易见的威胁。

思来想去,刘备望了一眼诸葛亮,立下决断。刘备派使者给刘封送去了一把利剑,利剑的寒光反射着刘封充满死相的脸庞。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而刘封恰好忤逆了刘备,触及这两个禁区。

最根本的是,如今他手中空无一兵一卒,抵抗也是没有用的。

昔日的长子刘封只得放弃挣扎,拿起宝剑,刎颈自杀。

临死之前,他百感交集,所思所想既不是对二叔的愧疚,也不是逼走孟达的悔意,更不是留恋与刘备的父子情。

他吼道:“真后悔没听孟达的劝告(恨不用孟子度之言)!”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临死的刘封表露了最真实的想法。

但他最后悔的事情竟然是没听孟达的,去投降曹魏。

只能说,刘备赐死刘封实属正举。

他如此心性,刘备死后当真难保他不会起兵造反。

刘备知道刘封身死,多重愤怒也消减了大半,转而感叹起了与刘封的昔日父子情谊,不禁悲从中来,默默流泪。

纵观此时的天下局势,曹魏大军已经将上庸收入囊中。

甚至后来曹丕把上庸三郡合一,称之为新城,并命孟达任新城太守。

孟达新任于新城后,登上白马塞,方知刘备赐死刘封,不由地感叹:

“若是让刘封、申耽等人守城,就算是有千里之广的高城坚墙,那也迟早会失守!”

小结

刘备从和关羽、张飞结拜,再到三顾茅庐请求诸葛亮出山,一直靠仁义和信念打动对方,从而积攒实力。

可以说蜀汉集团的核心凝聚力,就是匡扶大汉的信心。在这个集团里的刘封骄纵狂放,对同事孟达都随意凌辱,违背了集团信条。

所以他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导致关羽死于临沮,就已经触及刘备的底线了。于是,刘封必死。

所以,诸葛亮看透本质的谏言“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只是导火索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长子   蜀汉   东吴   汉中   荆州   襄樊   义子   舅舅   情谊   儿子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