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几百老外逃到中国,如今后代自豪地宣称:我是中国人

1999年,刘德华的一首《中国人》火遍全国,其中那句“黄色的脸黑色的眼”更是鲜明的点出了我国大多数人口的面部特征,乌黑的头发和黄色的皮肤。

在我国北方就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外表与俄罗斯人无异,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眼窝深陷,是标准的俄罗斯人长相。

但如果真正接触到了你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纯正的中国人,在这片土地已经繁衍生息了一百多年了。

100多年前,几百老外逃亡到中国,如今后代自豪地宣称:我是中国人,这个民族就是俄罗斯族。

“归化族”到俄罗斯族

18世纪初,一批俄罗斯人跨越边境线来到了我国边疆地区,在此地慢慢安顿了下来。

此时我国正处于康乾盛世,而此时的俄罗斯处于沙俄统治之下,当地百姓生活并不理想,因此,处于鼎盛时期的清政府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也算得上包容。

时间推进到十八世纪末期,沙俄统治者愈发残暴,对待老百姓更是视如草芥,因此,一大批俄罗斯人选择了离开生活多年的故土,千里迢迢赶到了我国边疆地区生活。

在这些人当中,既有普通的勤劳的农民,也有躲避战争的士兵们,还有被打压无法生存下去的传教士等等,职业非常丰富多样。

等到了十九世纪中期的时候,为了生存、躲避战乱等等因素下,再加上此时的清政府根本无力管辖自己的边境线,非法涌入我国的俄罗斯人越来越多。

在我国新疆北部、东北地区也形成了一个小范围的生活圈子。

除了俄罗斯人大量增加之外,沙俄面对软弱无力的清政府更加嚣张,直接在我国领土上建立了所谓的“领事馆”。

虽然名义上还是中国的领土,归清朝所有但实际上这里已经是沙俄统治者做主了。

十月革命后,擅自前往新疆定居的俄罗斯人越来越多,这些人要么是因为自己的利益被苏联当时农业政策所侵害到了,要么就是对当时苏联的政策心生不满。

因此,这些人中既有政界人士也有富豪乡绅,大摇大摆的跨过国界线,在这里生根发芽了。

慢慢的,这些俄罗斯人与当地的中国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

受到当地民俗文化、生活习惯的影响,再加上在一代代的民族通婚后,这些俄罗斯人的面孔上也有了当地人的特征,反而与俄罗斯人的长相有了些微的不同。

但此时的他们虽然在这里有了世代相传的家族和土地,但始终没有正式加入到我国户籍系统中。

因此,这些俄罗斯人聚集起来的村子就成了当地老百姓们口中的“归化村”,这些有着明显不同外貌特征的人们也就成了“归化族”。

1955年,中国与苏联政府在商议后,决定让思念故土、自愿回家的俄罗斯人踏上归途,而其他想要继续留在中国的就成了我国的“俄罗斯族”,正式成为大家庭的一份子。

俄罗斯族在我国历史上的风采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俄罗斯族在新疆定居,除了在这里生活之外,他们也为保卫这片土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军阀混战时期,俄罗斯族组成的“归化军”冲在最前线,打倒了企图在新疆当土霸王的两大军阀,将他们赶出了新疆。

1940年前后,俄罗斯族更是先后出了许多革命先辈和勇士们,他们为了我国事业的成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在枪林弹雨中用自己的生命为这片土地换来了安宁。

在这些英勇无畏的前辈们中,既有在困难时期挽救几十条人命的乡村医生娜嘉,背着破旧的医箱走遍伊犁的草原,救回了一条又一条垂危的性命;

还有在文化事业中做出贡献的李莎,她出生于苏联,在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俄语教师,教授俄语并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俄语顾问,在当时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俄语专业学生。

虽然在我国的时间并不长,但不可忽略的是,他们为我国的发展和未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如今的俄罗斯族

在2021年的人口数据中,俄罗斯族的人口达到了1.6万左右,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部和东北地区,相对来说较为集中。

俄罗斯族平时与本族人对话大多还是使用俄语,但因为在我国生活多年,对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以及汉族的语言都有涉猎。

特别是汉语,是他们在社会上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最经常使用的语言,因此也都说得十分纯熟,与原住民们也没有什么区别。

民以食为天,从饮食上最能看出一个人、一个民族的风采,俄罗斯族虽然饮食上还保留着传统俄罗斯人的习惯,日常吃面包以及列巴煎菜等。

但在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下,开始喜欢吃馕、抓饭、面条等有着维吾尔族特色的美食,家庭菜单十分丰富多彩。

如今的俄罗斯族依旧保有传统的信仰和生活习俗,譬如婚礼、葬礼、传统节日等重大活动上,与我国传统民俗有很大不同,能看出明显的俄罗斯特色。

但56个民族,各个民族之间本就有不同,不同的信仰、不同的风俗,就连语言也会有些微的不同,但这也正是多民族国家的精彩之处。

正是因为不同的民族风情,也让俄罗斯族生活的地方让其他民族不出门就可以感受到俄式风情的魅力,无疑也加深了民族之间的联系与羁绊。

对于俄罗斯族来说,在中国出生、长大的他们就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人,接受着中国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相貌与生活习惯的不同,都无法改变他们在血脉深处对于中国的认同和感念。

而作为一个千年文明古国,中国一向秉持着宽容与大度的风姿,不以狭隘的眼光看待事情,对于出生在这里又有着强烈的国家认同感的人们都一视同仁。

各个民族之间都是同胞关系,不论肤色和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俄罗斯族   沙俄   维吾尔族   中国   俄语   苏联   新疆   后代   老外   自豪   俄罗斯人   中国人   民族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