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有个最佳时间,你知道吗?

食粽是端午佳节重要的传统习俗

粽子软糯甘香,可盐可甜

吃法颇多

如何健康吃粽子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食粽时间宜选中午

吃粽子最好在中餐吃,不要把粽子当作早餐或夜宵。

因为早上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胃肠蠕动都要比白天慢得多,没有来得及消化的粽子如果停留在胃中过久,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可能导致曾有胃炎、食管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旧疾复发,甚则出现消化道出血,严重损害健康。

而粽子是主食,不应当成辅食,把粽子当成饭后甜品或者辅食吃,这是不提倡的。

吃粽子后,主餐可以适量减少饭量。

粽子要趁新鲜吃

由于各种粽子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艺都不尽相同,保质期也不一样。

散装粽子常温下最多可保存2天,而真空包装的粽子存放时间可长达9个月。

但事实上,放置的时间越长、粽子的营养成分流失也就越多。

因此,粽子最好趁新鲜吃,尽可能当天买来当天吃,若吃不完,放在冰箱速冻保存,避免变质。

需要注意的是,粽子从冰箱拿出来后需要重新煮熟透才能吃。

四类人慎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和猪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胃肠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质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由此产生胃酸过多,出现腹胀腹痛症状。

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含有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经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人体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

在家自制养生粽

杂粮板栗鸡肉粽(20个量)

材料:粟子20颗,鸡肉350g,干香菇10个,杂粮米300g,糯米500g,酱油、糖、蚝油、盐、白胡椒粉若干,粽叶若干。

做法:鸡肉切成3~4厘米方形的块,大容器内倒入酱油、糖、蚝油、盐、白胡椒粉和适量水,搅拌均匀。将切好的肉块泡入调料中浸泡3小时。泡好的香菇一切为二,糯米和杂粮米洗净后加入清水,浸泡4~6小时。粽叶泡好,每个粽子加一块肉、半个香菇、1个板栗和杂粮米、糯米若干。包好的粽子放入凉水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45~50分钟即可。

功效:粟子性味甘温,有养胃补肾功效;杂粮米健脾和胃;鸡肉蛋白质丰富。

山楂蜜枣红豆粽(20个量)

材料:山楂20颗,蜜枣40颗,红豆300g,糯米800g,粽叶若干。

做法:楂去核,红豆煮烂,糯米洗净后清水浸泡6~8小时。叶泡好,每个粽子放1颗山楂,2颗蜜枣及红豆与糯米若干。包好的粽子放入凉水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45~50分钟即可。

图文:养生中国

转录编辑:高淑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粽子   粟子   蜜枣   蚝油   胃酸   杂粮   山楂   香菇   糯米   鸡肉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