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一夜变天,美乌空欢喜一场,白俄立下奇功,专家劝中国放弃中立

不满绍伊古,普里戈任整了出大戏

6月24日这天,无疑是俄乌战争进程中最“奇幻”的一天:短短24小时之内,俄瓦格纳集团从占领俄南部重镇罗斯托夫,到直接对莫斯科发动武装进军,逼迫普京宣布瓦格纳是在造反,到最后双方达成妥协,瓦格纳放弃造反,返回自家驻地,俄中央政府撤销所有对瓦格纳老板普里戈任的逮捕令。

老莫感叹,这个世界,实在是变得太快,乃至让老莫一时之间竟感到有些不能接受。

但老莫想说的是,瓦格纳叛乱的火苗,其实已经暗暗燃烧了很久。

首先,瓦格纳是一支怎样的武装力量?

简单地说,这是一支由俄罗斯寡头、前克里姆林宫餐饮承包商叶夫根尼·普里戈任投资支持的雇佣军,长期替俄罗斯政府在叙利亚、非洲等地干各种“脏活”,并在2014年因全面介入乌东内战而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但从那时起,普里戈任与俄国防部,尤其是绍伊古的梁子就结下了:在普里戈任看来,自己的瓦格纳被国防部要求全面投入乌东战争,由此得到的各种政治利益却被绍伊古等人揽下,属实太过分。

在俄乌战争于2022年全面爆发后,普里戈任对绍伊古的不满,更是全面爆发:

其一,普里戈任长期指责俄国防部对作战一事毫不上心,全程“划水”,每次都要自己的瓦格纳去“擦屁股”;

其二,普里戈任认为,俄国防部一直拒绝为其提供足够的武器弹药,大有让自己去送死,削弱瓦格纳的意思;

其三,就在前几天,俄国防部宣布,要求今后所有雇佣兵,都必须直接与俄国防部签订雇佣合同,等于在变相强制解散瓦格纳,由此成为压断普里戈任神经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普里戈任这次“造反”,就是“带兵上访”,到莫斯科找绍伊古讨个说法的。

普里戈任与绍伊古是俄罗斯两大势力的代表

但,事情真就如此简单吗?当然不是。要搞清楚问题的本质,就得明白普里戈任、绍伊古等人,在当今俄罗斯的政治生活中,各自扮演的都是什么角色。

首先是普里戈任。这位“普京的大厨”非要投资雇佣军,自然是有其政治野心的——这位一直梦想着能成为坐在克里姆林宫餐桌前吃饭的人,而不是负责做饭的那个。

除此之外,普里戈任还是一个重度狂热的俄罗斯民族主义分子,这也是其为何要将这支雇佣军命名为“瓦格纳”的原因——这位活跃于19世纪的德国音乐家,说好听了叫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说直白了就是一位德意志民族运动的狂热支持者,是把战争当成一件令德意志光荣崛起的“浪漫事情”去看待的。

也就是说,普里戈任在俄罗斯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的是来自底层的狂热俄罗斯民族主义群体在高层的代表——这帮人是最支持普京发动这场战争的,甚至普里戈任本人曾不止一次的对普京建议过,要把俄军扩员到两百万的规模,与乌克兰人死磕到底。

而对面的绍伊古,则是另一种极端——他是莫斯科庞大中央官僚体系在国防系统内的典型代表。对于这些官僚而言,他们一方面没有那么狂热的对外发动战争的欲望,坚持打这场战争,只是因为这是普京的命令罢了;

另一方面,他们也坚决不能容忍普里戈任这种不是“自己人”的存在在俄乌战争中大出风头。当然,这背后也肯定有普京的意思,绍伊古不过是替领导背锅的挡箭牌罢了。

普里戈任为什么闹事?他的野心很大

这样一来,我们才能搞清楚,现在瓦格纳到底在闹些什么:

普里戈任这个狂热的俄罗斯民族主义分子认为,这场俄乌战争是实现俄罗斯对外扩张、重振俄罗斯“帝国”雄风的最佳时机,但绍伊古这帮高层官僚,却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根本不为俄罗斯大局着想,必须要“清君侧”——在普里戈任看来,自己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但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更加可怕——对于这种狂热民族主义分子而言,谁在台上当总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要坚决支持民族主义对外扩张道路,如若不然,一样拿下。

所以如今发生在俄罗斯的这起事件,其实与日本历史上的“226”事件高度相似:

扮演“皇道派”的是普里戈任,而扮演“统治派”的就是绍伊古。普里戈任明面上是要清除绍伊古这个普京身边的“虫豸”,但实际是要架空普京,让其彻底沦为,为俄罗斯民族主义扩张服务的工具,而他普里戈任就是那个可以遥控普京的“太上皇”。

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明白,为何在24日的全国电视讲话中,普京要将这出看似非常闹剧的“叛乱”,描述为“俄罗斯正面临一场历史性的卓绝斗争”。

美乌空欢喜一场?俄隐患已经埋下

当然普京所面临的“历史性的卓绝斗争”,在对面的乌克兰和美国看来,就纯属是在“过节”了。

在内乱发生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自然第一时间发表讲话,称“俄罗斯的弱点显而易见”,而“俄罗斯在我们的土地上保留军队和雇佣军的时间越长,以后给自己带来的混乱、痛苦和问题就越多。”

而在老莫看来,这件事对乌克兰的好处,主要在于两点:

其一,乌克兰终于抓住发动真正大反攻的“赛点”了。

毕竟大家都清楚,就在几天前,由于反攻出现失利,乌方已经叫停了对俄方的大反攻,正苦苦思索下一步该怎么发动进攻。而瓦格纳这一闹,所有的烦恼都解除了:

瓦格纳占领的罗斯托夫,正是俄军在这场战争中的总后方,前线大部分后勤物资都要通过这里进行调转,甚至俄南部军区的总部都在市内,且一度被瓦格纳控制。

这种情况下,就算在扎波罗热等前线作战的俄军都能识大局,不被后方的闹剧分心,但后勤物资跟不上的问题,迟早是要在物质上打垮前线的俄军的。

而如果瓦格纳真与俄军全面大打出手,帮助乌克兰消耗大量俄军有生力量,迫使俄军防线回缩,那乌军之后的大反攻,基本就是稳了。

其二,美国终于有借口说服欧盟继续支持乌克兰了。

在大反攻失利的背景下,乌克兰政府同样遭受了巨大的国内外舆论压力,甚至在欧盟已经有声音表示,乌克兰该到了考虑向俄罗斯求和的时候了。

但现在,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在本周六就对国际社会表示,尽快放弃“虚伪的对俄中立,给乌克兰所有需要的武器,结束这场每个人都鄙视却又不敢拆毁的邪恶”。

而据财联社6月24日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已经表态,称其已经与G7集团外长和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进行了交谈,讨论了俄罗斯的局势,并再次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

乌克兰政府与拜登政府这一通颇有默契的一唱一和,足以证明,现在的俄罗斯,是把一手好牌给打糊了。

当然老莫也很清楚,现在普京与普里戈任达成“奇迹般”的和解,令乌克兰的大反攻机会就这么稍纵即逝,颇有些空欢喜一场的意思。但事情真就这么简答就结束了吗?普里戈任已经干下了武装造反的大事,普京和绍伊古真就会这么简单就放过他了吗?

很显然,乌克兰政府眼下最要紧的,还是一边冷静观察态势发展,一边赶紧各方活动,等待事态的再度变化。

老莫甚至已经有种预感,这起看似就这么结束的内乱闹剧,注定要成为这场俄乌战争真正的转折点。

埃尔多安表态,小卡德罗夫表忠心

当然除了美乌这几个坐在台前的玩家,其他玩家的态度同样不能被忽略。而这些势力的态度,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各有各的算盘”。

首先是土耳其埃尔多安。

据土耳其媒体报道,在24日当天,埃尔多安就与普京通了电话。而埃尔多安所表达的态度是:土方准备为尽快和平解决俄罗斯国内所发生事件尽一份力量。

虽然这话乍一听是有利于普京的,但仔细一想,却是相当令普京心里发毛:

这是俄国内乱,不是与他国的冲突,如果埃尔多安真承认普京的统治,不应该要么表达彻底的中立立场,要么一边倒的支持普京政府么?

结果现在埃尔多安的意思,完全是把俄国中央政府与叛乱分子放到同一高度,要求两者以和平,也就是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且土耳其也要参与其中,公然干涉俄国内政?

埃尔多安这种啥都要掺一脚的态度,实在是太过危险。

接着是车臣的小卡德罗夫。

在24日上午,小卡德罗夫就阐明了自己坚决跟着普京走的立场,称瓦格纳这是“真正的军事叛变”,是“背后捅刀”,他“完全支持普京的呼吁的每一个字”,“叛乱必须被镇压,如果有必要采取强硬措施,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但有意思的是,当车臣部队接到俄国防部命令,于24日当天向瓦格纳占领的罗斯托夫方向进发时,短短80公里的路程,车臣部队愣是走了一下午都没走完,直接光明正大的堵在半路上了。摆明了就是在装糊涂。

小卡德罗夫为何要这么做?这其实与其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中的定位有关:

瓦格纳虽然与车臣人一样,都不是俄国防部正统嫡系,但瓦格纳的老板普里戈任好歹也是半个克里姆林宫的人;至于小卡德罗夫,则就是完全的“边疆外臣”,是真正的“节度使”。

所以小卡德罗夫能在俄罗斯的政治圈中站稳脚跟,靠的完全是对普京的个人忠诚,因此这种时候,也正是小卡德罗夫必须及时表明立场的关键时刻。

但与此同时,小卡德罗夫也很清楚,自己真正的本钱,正是手里这支忠于自己的车臣武装,真要听从国防部的命令,直接莽上去和瓦格纳拼个两败俱伤,那才是真的蠢。

因此在向普京表达完忠诚立场后,小卡德罗夫要做的,就是放手让国防部和瓦格纳对耗,等时机差不多了,再让自己的部队以最合适的方式出现。

而之后克宫与普里戈任迅速达成和解的事实证明,小卡德罗夫的政治嗅觉,确实足够灵敏。

卢卡申科调停立下奇功

最后是堪称为普京立下奇功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在这次闹剧中,卢卡申科一反常态,迟迟没有对普里戈任的行为进行公开指责。而之后全世界都知道了卢卡申科如此沉默的原因:24日造反发生时,卢卡申科第一时间接到了普京的电话,公开声明说是向白俄方面通报相关事态,但其实是在让卢卡申科帮忙调停。

这是因为,神通广大的普里戈任居然与卢卡申科也是20多年的旧相识,有了这位的担保,普里戈任才能放心的与普京谈条件。而事后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指出,稍后普里戈任将会前往白俄罗斯,大有卢卡申科要为普里戈任提供安全保障的意思。

不得不说,这一次,普京确实欠了卢卡申科一个巨大的人情。

但这也是老莫最想指出的:

有了卢卡申科的担保,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了吗?在当今的俄罗斯,如果连瓦格纳这样的狂热“爱国者”集团都要靠“造反”维护自己的利益,事后要靠外国领导人提供安全承诺,那么谁又知道,俄罗斯政治圈子内部,究竟已经出现了多少裂痕?又有多少人,其实早有反心,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呢?

专家劝中国放弃中立,支持乌克兰

当然说到这里,老莫知道,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中国的态度立场。需要先说明的是,截止老莫截稿为止,中国对这场俄国内乱的官方表态还没有出现,因此老莫当然不能乱讲话。但老莫注意到,就在不久前,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研究员杨军,就在《联合早报》上提出过这样的意见:中国该到了放弃中立立场的时候了。

至于理由,杨专家是这样说的:

其一,站队问题事关中国国运。虽然出于遏制美西方与北约扩张的原因,俄乌战争爆发一年多来,中国都没有选择支持乌克兰,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美西方一直在指责中国不与自己站在一边,而俄国也有声音对中国迟迟不愿给自己站队的行为表达了不满。

所以杨专家认为,与其各方都不落好,不如在战争最后关头,果断站在即将大获全胜的乌克兰一方,更符合中国国家利益;

其二,站队乌克兰,可以超越中美博弈这一局限,同中国多次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精神高度吻合,使中国重新站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公义的制高点;

其三,为抵御美国的压力,中国眼下正需要争取欧盟靠近自己。就在前几天,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才对法德两个欧盟大国进行了友好访问,鼓励两国深化同中国的经贸合作。而这种时候,若中国能及时站队乌克兰,自然也能在地缘安全领域争取欧盟对中国的信任,离间美国与欧盟的关系。

其四,现在的乌克兰已经开始与美西方商讨战后重建事宜,据世界银行预估,涉及金额可能高达4400亿美金之巨。

而若中国能及时站队乌克兰,拿下其中相当一部分重建份额,这对眼下正愁于出口下降的中国经济而言,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增长点。

总而言之,老莫很清楚这位杨军教授要表达的意思:

国际博弈,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更何况中国在俄乌战争问题上站队乌克兰,不是要支持乌克兰打俄罗斯,而是支持乌克兰开始和平谈判,这对中俄关系其实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而现在,这场莫名其妙的内乱闹剧,其实也是在提醒俄中央政府:这场战争积攒的种种内部矛盾,已经到了开始全面爆发的地步了,这种时候,普京还要坚守自己对战争的固执,直到最后把自己葬送吗?

老莫觉得,如果之后中国真的向俄方提出和谈邀请,那么俄政府,的确不应该再拒绝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克里姆林宫   瓦格纳   小卡   车臣   中国   俄国   乌克兰   雇佣军   俄军   奇功   俄罗斯   民族主义   欧盟   狂热   战争   政治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