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事业编制会调整工资吗?从三种身边现象洞见薪资四大趋势

①编制人员降薪的网传会成真?!

网传上海公职人员出现普遍降薪。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人员,原来的科员(九级职员)平均薪资从18个W降到了13个W,减少5万;正科级(七级职员)从原来的25个W降到了18个W,减少7万;副处级(六级职员)从32个W降到了20个W,减少12万。

可以看到,级别越高的降薪幅度越大。具体这件网传之事是不是真的呢?有待考证,但这种事情往往不是空穴来风。

如果上海公职人员降薪的网传最终被证实,那可以毫无悬念的预判,各地都会纷纷跟进。因为上海是经济的风向标,也是各地积极对标薪资待遇的参照系!

在过去30年,上海公职人员的薪资水平一直处于上升周期,在近10年,平均两年的滚动调薪成为常态化。

如果这次真的出现上海方面的降薪,只能有一种解释:财政收入压力非常大!

②影响编制人员收入增减的三大核心因素

编制人员的收入待遇本质上是社会发展进程的风向标,也是一个经济体成长性的直观映射。

在过去30多年,所有编制人员都是享受红利群体,当然,全民都在享受红利,因为在过去30年,经济一直处在上升通道,各方面都非常良好。

所谓的编制人员涨薪,不过是顺应正常的时代发展上升趋势,让其收入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增长大体同步而已!

涨薪,在过去30年,是一个全民现象,并非编制人员这个小群体的特例!

所以,在这里,不得不透彻的捋一下,影响编制人员收入增减的三大核心要素。

第一个核心要素: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社会经济蓬勃向上,才会有各类经济主体的高度活跃,只有市场主体和各类盈利机构都能实现充分盈利,社会的总财富才能上升,社会的总财富上升,各类劳动人群的收入待遇才能总体上升,劳动人员总体收入上升,才能拉动同为劳动者的编制人员收入的总体上升。

任何经济体和经济制度,都不可能在社会经济整体面大幅下行的时候,还单独给公务人员涨薪!

所以,经济的向好,和编制人员的收入状况整体呈现强正相关!

第二个核心要素:财政税收增长总体状况

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好还不足以支撑编制人员的收入增长,因为编制人员的收入直接来源并非市场盈利性组织,而是;来源于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核心来源是税收,税收的核心来源是已经充分盈利的市场主体。在市场主体都无法充分盈利,甚至濒于破产边缘的时候,它们是无力缴纳税收的,市场主体无力缴纳税收,财政收入自然很难增长。由此,保市场主体和财政之间的关系就成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关系。

在过去30年,财政收入一直增长得很好的原因大概是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卖地收入成了财政收入重要支撑,土地国有,卖地就有土地出让金,由此,过去房地产一路高歌的时代,地是不愁卖的,出让金在很多地方,曾经一度占到了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第二个方面是税收的整体比例不轻,市场主体一旦发展到规上企业(规模较大),其各类税是不低的,这也维持了财政水平处在较高的增长区间。

但目前的状况呈现出与以前完全不一样的状况。

第一是房子不好卖,房住不炒持续发力,房子总体过剩,人口总体下行,多方面原因直接导致房产行业的景气时代彻底结束。地肯定是不好卖了,所以,土地出让收入腰斩是各地都面临的问题。越是原来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地方财政,目前越艰难!

第二是现在是保市场主体和“放水养鱼”的阶段,留抵退税和提高个人所得税起缴上限,申报教育,赡养,房贷等个人所得税的退税额度等多种措施,总体是要大幅度降低税负,大幅度减轻市场主体和个人的税负压力。由此,又让税收的收入再次锐减。

所以,目前的财政收入总体状况,肯定是不乐观的,以前收入的大头,现在都在锐减,新的税源还没有出现,其他的替代收入还没有跟上,在这个过渡期,财政运行的压力比预想的更大!

财政收入压力大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其中,节流和节支的核心关键就是降低财政支出,降低财政支出的核心就在于精简人员和压减编制人员收入!

因此,从财政收入增长的趋势看,编制人员整体薪资下降是极有可能的!

第三个核心要素:收入分配的制度体系和透明度状况

在以前会出现一种状况:同一地区同样职位职级的编制人员,待遇大相径庭。

这是因为,在当年,有钱的单位,权重的单位,可以自己按照自己的能力来给职工发钱。

比如国土,交通等实力部门,每年职工的平均收入比妇联和工会等边缘部门的收入要高出3万—5万!所以,在当年,所有人几乎都拼命的挤破头往实权部门调动,因为一旦调动成功,待遇立马上升一个档次。

后来大力推阳光工资,不允许乱发津贴,补贴之后,各个部门同级别的待遇水平基本拉平了,人心才归于平和。

所以,收入分配制度的透明度和公平度状况也是决定编制人员收入的核心要素之一。

但是现在,整体分配制度和透明度都很高了,上面每一年都会把乱发钱作为一个专项进行巡视和督查,有利剑在头,谁也不敢乱动,因此,同地区,同级别待遇水平的差距已经很小了。

③从三种身边现象洞见3000万事业编制人员薪资增减的四大趋势

目前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的人,都会明显的感受到三种现实现象。

第一种身边现象:小生意好做,小额消费比较火爆,偏中高端的生意清淡。

无论是节庆,周末的消费,还是日常生活的消费。今年市场的整体现象是小商小贩过得不错,诸如淄博的烧烤,长沙的奶茶,重庆的火锅,以及各个小县城步行街的各类地方小吃。在病毒基本结束后,带来的第一轮消费热潮其实就是小吃生意。

小吃生意激活了很多市场的微循环和毛细血管。因为这些生意的消费额度都不高,投资也很小,绝大部分普通百姓都能够承受,也能消费得起。所以,带来了一波正常的回归式火爆。

但是,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到,中高端的消费场所,比如星级酒店,中高端商场,中高端消费品,生意是比较冷淡的。

更不要说,房产,车子,家具家电等大宗消费,生意更是难做。

以前大城市卖一个房子,至少是上百万的销售额;如果要卖烤串,得卖多少串才能达到100万的销售额呢?!

所以,小生意的火爆,是好事,是喜事,但真心很难支撑我们庞大经济体的一路高歌!

支撑整个经济体前行的,还得看大规模的制造业和先进的产业体系,比如智能汽车消费,充电站的消费,房子的消费,建材的消费!——这有这些大宗,大额消费整体起来后,才能说明,经济增长妥了!

第二种身边现象:人们爱存钱而不爱花钱,基本物资消费饱和,消费升级欲望不足。

无论是挣得多挣得少,目前绝大部人群的基本物资消费,吃饭睡觉,喝水乘车这些基本的消费内容基本已经饱和。这个时代,只存在吃得好还是不好,住得好还是不好,而不存在饿肚子和露宿街头的情况。

在大部分人基本的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已经满足之后,当下好像没有进一步提升消费层次的动力了。挣点钱,除去吃饭坐车睡觉,都存起来。

就算有房贷的,也更愿意把存款用去提前还贷了!

第三种身边现象:很多职场人不愿意特别卖力了,好像认识到,有些事情“卷”也没有用。

上述三大现象,集合起来看,本质上就是消费的水平,消费的意愿和奋进的动力问题。

看起来都是个体的选择问题,但亿万人都出现共同的类似选择的时候,就会直接折射给“生产端”一个强烈信号:东西不好卖!

消费和生产一旦无法形成持续上升的循环,经济要猛增,其实挺难的!

基于上述三个身边现象的描摹,结合对编制人员收入增减核心三要素的分析,就可以初步的给出四个趋势性预判:

编制人员薪资增减的第一大趋势:今年的总体薪资会保持去年的水平

编制人员维系社会公器运转,十分重要。尤其是3000万事业编制人员,承担了教育,医疗,科研,公共文化等重大公共服务事项,如果3000万事业编制人员的收入出现大幅度减少,那么将直接冲击的是公共服务体系的稳定性和服务水平。

稳预期,稳三保,是一个宏大的长远的战略目标。无论是哪个层级,不可能动摇。

所以,今年3000万事业编制人员的总体薪资,会大体与去年总体持平,既不会大幅上涨,也不可能大幅下降!

至于财政差钱,也不回避这个事实,会用定向国债,以及继续压减日常公务和其他项目开支,来保障编制人员的基础工资福利待遇!

编制人员薪资增减的第二大趋势:薪资平均两年滚动上涨的周期延后

薪资平均两年滚动调级,是过去这些年的惯例。但这个惯例并没有立法,所以不具备强制性。在当下财政比较吃紧的困难情况下,保障原来的收入水平,就已经很好了,工资调级依然会调,只不过会延后几年,到下一轮集体一次性调整,目前是比较困难的阶段,会适当的延后调级的兑现时间。

所以,近两年期待工资正常调级增长的事业编制人员,就不要抱太大希望了。当然财政状况良好的地方,依然可以正常滚动调级的。

编制人员薪资增减的第三大趋势:薪资的结构调整会进一步加速,进一步阳光化

现在事业编制的薪资结构中,年底的绩效奖是大头,比例过重。年底绩效奖金不具有法定性,只有工资才具有法定性。年底绩效是各个地区不平衡的核心原因所在。事业编制的全国工资平均水平其实都差不多。但是在经济发达区,年底绩效定在在5万—20万之间!经济欠发达区,年底绩效可能只有1万—3万,这种区间划分,人为的拉大了不同地区编制人员的待遇水平,也不利于经济困难地区留住优秀人才。

所以,下一步,事业编制人员薪资结构,一定会在基础工资上做文章,提高基础工资占比,让收入待遇更加法定化,均衡化。经济欠发达的地方,用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来覆盖。

编制人员薪资增减的第四大趋势:在编制体系内的稳步“限高,调低,保中”

沿海区事业编制人员动辄20个W的高待遇,让西北区年薪6个W的编制人员很伤感。

西北区的工作更难搞,更辛苦,付出得更多,待遇反而低几倍。

这种差距鸿沟,是下一步纠正的重点。

总体而言,限制目前收入已经很高地区的增长幅度,增大收入低的地区的增长幅度,保证收入中等区的水平,一定是下一步工资调整的大方向。

综上分析,本文开头所看到的网传上海编制人员降薪,可以给出两个判断:

第一,上海编制人员大幅降薪是假新闻,不可能这样搞,因为和大趋势不符合,既不利于队伍稳定和大局预期稳定。

第二,上海编制人员即便短期降低薪资,可能在明年后年会补发回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薪资   工资   现象   趋势   事业   增减   上海   财政收入   待遇   总体   状况   核心   水平   收入   身边   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