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艘航母240架战机,11分钟解决战斗,1986年这场战争美国露出獠牙

虽说苦难是磨砺人生的途径,打磨自己应该像打磨钻石,不走过生命的低谷也尝不到甜,但谁不想一生平安顺遂呢?

可在有些国家,平安的愿望是最奢侈的。

在1986年,美国针对一个国家,没有经过联合国的同意,几乎是一路火花带闪电地攻击了该国的首都,造成了600余人的伤亡。

这个被美国攻击的国家,就是利比亚。

一个在上世纪50年代才独立,先后被两个腐败政权统治的石油产出国,而美国发起的这场战争,被称为黄金峡谷行动。

利比亚的前世今生

20世纪50年代,利比亚在西方国家的帮助下,建立了君主政权,当时统治利比亚的是伊德里斯一世。

1959年利比亚发现了优质的石油,国王却无法和欧美谈好利比亚该有的利益。

伊德里斯一世使得西方国家,开设在利比亚的石油公司权益巨大,同时王室成员贪污腐败,让利比亚人民苦不堪言。

在发现石油的的第一个十年间,利比亚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等根本没有得到发展。

彼时,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甚至没有建路灯,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年轻的军官蠢蠢欲动。

这名军官就是卡扎菲。

他出身贫寒,但家里支持他使得他受到了高等教育。

在人均学历甚至不是小学毕业的利比亚,卡扎菲是一个读过大学、学过军事的少尉。

当时他通过追求上司的女儿,并与其结婚成功结识了一大批人,并在军中组建了自由军官同盟。

卡扎菲认为,应该学习埃及的革命过程,改变摇摇欲坠的利比亚。

他的政变有些戏剧化。

在卡扎菲预计发起政变时,当时阿拉伯国家声名赫赫的女明星库勒松姆,到利比亚开演唱会,他就将政变推后了6个月。

在发动政变时,卡扎菲计划让手下,分两拨去占领利比亚最大的两个城市的军营。

然后通过电台发表演讲,过程十分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很崎岖,且结局又非常梦幻。

当时,卡扎菲的助手计划到黎波里占领军营并使用电台,但助手到了机场,发现自己错过了预定好的飞机。

到了黎波里,助手打车到军营,又把子弹和文件落在了车上。

卡扎菲本人在班加西,出发时被两个军官看见,他们让卡扎菲帮忙。

卡扎菲不愿意引起怀疑,竟然足足帮了几个小时,去和部队碰面时天已经黑了。

而班加西没有路灯。

卡扎菲找路找得很辛苦,等他到班加西电台时,他的部队和他走散了。

最终,卡扎菲一个人走进电台,发表了政变演说,在没有开枪、没有斗争的情况下轻松地推翻了伊德里斯一世。

从此,利比亚开启了长达四十余年的卡扎菲独裁统治。

穿过黄金峡谷

卡扎菲推翻利比亚的君主政权时,伊德里斯一世在国外,监国的王子烂醉如泥。

加上他本人,其实得到了美国的一些资助——伊德里斯更亲英,美国不愿意见到这种场面。

所以卡扎菲上台后,他刚开始的外交政策可以说是“很上道”。

卡扎菲在1969年时,宣布尊重英美石油公司权利,保护其财产,让西方国家看他很顺眼。

在西方国家的帮助下,利比亚的基础设施有了一些起色,但卡扎菲很快像甩掉发妻一样甩掉了“帮助”。

1970年,他没收了美军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1972年,又废除所有合作协议。

1973年更进一步地,没收了美国石油公司51%的股份

这一切都是因为,当时的卡扎菲自认为有了更稳妥的“靠山”——苏联。

据后来统计,卡扎菲在苏联购买军事武器所花的钱高达一百亿美元,可以说卡扎菲是苏联的“大客户”。

美国此时对苏的政策,是比较松弛的,所以对卡扎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在美国总统里根上台以后,卡扎菲与利比亚国力不匹配的“自信”。

一切都是在美国的雷区蹦迪,让美国对卡扎菲、利比亚的不满日益高涨。

而卡扎菲对美国所做的事,包括但不限于炸毁西柏林酒吧,炸死两名美军,多人伤亡,炸毁泛美航空航班,造成270余人死亡,事情终于在1986年发酵到了极致。

美国忍无可忍,总统里根签署了允许对利比亚进行军事行动的文件,并且把这个军事化行动、短暂的战争称之为“黄金峡谷行动”。

事发时,卡扎菲发表讲话要求民众抗争,且威胁要攻击美国盟友。

但美出动F-111轰炸机、B-52轰炸机、F/A-18喷气式飞机、EA-6B干扰机等部队,11分钟就攻破了利比亚“防线”。

黄金峡谷行动总共持续了12个小时,可突破利比亚的防守只用了短短十几分钟。

这是世界军事史的新篇章,足以见得当时的美国军事科技的发展程度。

黄金峡谷行动之后,世界多地也爆发了反美浪潮,多国对美国不经过联合国批准,就擅自对他国发起军事行动表达了谴责。

美国无动于衷,里根在为这个行动命名时,是借用了一个西班牙典故——海盗穿过峡谷,找到了黄金。

那么,1986年针对利比亚的“战争”,最终目的是什么不必言说了吧。

利比亚的土地中,液体黄金静静流淌。

依靠石油,这个国家一度实现了高收入,有免费的教育和医疗,但其领导人卡扎菲,在经过1986年美国的毒打后依旧不改脾性。

他的家族,垄断了利比亚大部分高端产业,又使得利比亚的失业率保持在30%居高不下。

有时候,他和别国打仗,结果大败,有时候他发动袭击,随意挑衅他国。

甚至卡扎菲有一次在一天之内,杀害了1200名罪犯。

有人说,美国对利比亚的行动是露出了獠牙,有人说,卡扎菲的行为是反美的,是有格局的,认为卡扎菲是英雄。

可是一个残暴不仁的人根本就不是英雄,美国当然是贪婪利比亚的石油带来的利益。

但未免没有对死在卡扎菲恐怖袭击之下的民众的怜悯。

2011年,受“阿拉伯之春”的影响,利比亚内乱,卡扎菲的统治被推翻。

他在最后一个据点被反对派找到,被拖出下水道,在死前受到数小时的虐待。

结语

1986年美国迅速且势不可挡的,就是行动教训了卡扎菲,也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刺激着各个大国抓紧时间发展自身的军事科技,增强国防。

在当下,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到还有12个地区挣扎在战火之中。

很多人流离失所,没有家,没有理想,没有未来,生活在中国这样和平的国家是幸福的。

我们应该意识到,今天的和平,是前辈的鲜血浇筑。

应该明白,每天一日三餐,为怎么工作读书而烦恼,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幸福,要更珍惜自己的生活、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美国   里斯   利比亚   苏联   联合国   里根   獠牙   他国   军营   航母   战机   军官   峡谷   政权   石油   黄金   国家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