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总理欲让高岗妻子到图书馆工作,主席直摇头:必须去教育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2020年4月6日晚,众多育才子弟、红二代们都陷入了沉重的悲痛之中。

他们的百岁李力群妈妈去世了!

李力群是东北育才学院的创始人,为建国初期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许多党内高级干部的孩子都曾是她的学生。

包括毛主席、林彪、博古的孩子等等。

她的离开,没有大张旗鼓的追悼会,前来送别的人却络绎不绝。

那些学生们个个沉痛不已,嘴里还不舍地喊着“我敬爱的李妈妈”。

但其实,她也曾因丈夫高岗,陷入过迷茫和深渊。

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女性,能使无数学子爱戴至此?

李力群的人生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人生一落千丈

1954年8月,李力群的丈夫高岗自尽身亡。

留下四个孩子,以及她与肚里遗腹子,相依为命。

这个时候,周总理找到了李力群,对她说:“你现在虽说是从天上掉到了地下,但要坚强地把孩子抚养好。”

的确,高岗在时,她是堂堂国家副主席的夫人。

他们一家住的是东交民巷8号院。

此处占地百亩、原本是拥有数十间房的法国大使馆。

其身边更是随时围绕着秘书、警卫长和其他工作人员。

如今,东交民巷8号院已人去楼空。

李力群一个人带着4个孩子,几乎两手空空搬进了城南牛街一处陈旧的四合院。

再不复昔日的车水马龙。

那个时候,34岁的李力群真的明白了何为从天上掉到地下。

那大概就是一种力不从心、受命运摆弄的感觉。

高岗、李力群

不仅如此,她的行政等级从原先的11级降为13级。

至此,李力群白天挺着肚子上班,晚上回家还得照顾四个娃。

一家人屡屡受人白眼。

无奈之下,她只好将孩子都改跟她姓。

那段晦暗的日子中,唯一的慰藉是,国家给予了他们一家照顾。

一些朋友也没有落井下石,像彭德怀和林彪都派人来看望,送了礼品。

等肚子里的孩子出生后,李力群就将四个年纪稍大的孩子送去住宿学校。

而后,她又请到陕北老家的乡亲,照顾小女儿。

就这样,李力群自己的生活才终于有了一口喘气的机会。

李力群

其实,在她看来,这样已经很好。

只要能过上安稳的生活,远离政治阴影,辛苦些累些都没什么大不了。

但政治的漩涡,终究还是把人吞没了下去。

1962年开始,李力群一家的平静再次被扰乱。

她被带走,回不了家,见不了孩子,关了三个月。

等被放出来,李力群被分配到安徽。

而几个孩子也分别去到河南、甘肃等地。

只有小女儿寄宿在北京别人家里,偶尔和她通信。

原以为,李力群一家就这样风流云散,一蹶不振。

令人意外的是,她却在1972年的国庆,出现在了天安门上观礼。

李力群怎么会享受这般高规格待遇?

原来,这一年,在周总理与毛主席的指示下,李力群作为保护对象,和几个子女陆续被接回了北京。

一晃多年,孩子们都大了。

牛街四合院的房子已经住不下李力群一家六口。

为此,周总理在百忙之中,亲自给他们挑了个新家——王府井附近一所四合院。

只是经历数次风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李力群这次搬家时,用了一个假户名。

正因此,邻里很长时间都不知道他们家的真实身份。

至此,一家人总算安定下来。

当死,李力群本打算在周总理的帮助下,到图书馆工作学习。

谁知道,毛主席知道此事后,怎么都不同意。

他一定要李力群回国务院科教组(原教育部)学生司上班。

之所以如此坚持,用主席曾经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李力群很有名的,她办的育才学校,养活了军队干部子弟。”

临危受命办学校

在东北,有一所陪伴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祖国的建设与复兴输送了无数人才的育才学校。

里面的学生大多都是“红二代”。

他们长大后,有的是政府要员、军队上将,也有中科院士等等。

果真应了校名,人才济济。

而李力群就是这所育才学院的创始人。

说起学校的创立,其实最初只是为了解决部队干部子女的安置问题。

彼时,实现东北的解放后,林彪挥师南下。

大部分东野子女也随之迁徙,而有少数无法随行的学生则继续得到安置。

为此,东北局决定创办一所学院来解决这个问题。

组织部长张闻天在一番考察后,将这个任务交到了27岁的李力群身上。

别看她年纪轻轻,也没有没有办学经验,却是张闻天心中最合适的人选。

张闻天

李力群生于江苏,父亲是国民政府的县长。

叔父是中共地下党员,读过师范,成绩优异。

抗战爆发那一年, 她不顾家人反对,在叔父的上级,也就是红军将领朱瑞的推荐下,来到延安。

李力群这时候才17岁。

她一边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一边参加学习,汲取知识与经验。

而后,她以优秀的成绩从中央党校毕业,便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党委秘书处。

毛主席对李力群这位优秀青年十分青睐。

他主动做媒拉线,把陕甘宁边区创始人高岗介绍给了她。

1940年元旦,李力群与高岗结婚。

没多久,夫妻二人就一起调往东北工作。

李力群长期做的都是妇女方面的工作。

起初,听到要办学校,她完全没有思想准备,连连推辞,不敢接下这个重任。

可是,张闻天觉得李力群受过师范教育,组织能力强。

她差的只是经验而已,当校长再适合不过。

见李力群还想推辞,张闻天一句掷地有声的“为了革命后代”说出来后,李力群哑口无言,再不反驳。

于是,办学校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李力群终生的教育之路也由此而开启。

孩子们的李妈妈

李力群虽然只是临危受命创办了育才小学,但这所学校在她的经营下,渐渐成为闻名全国的人才摇篮。

其中关键当然离不了她的用心付出。

李力群初担大任,从选址、找老师各个方面,都总想尽全力将一切都做到最好。

为了找到合适的教学地点,她跑遍了沈阳,最终选中东北军区卫生部大院。

张闻天那边也十分配合地下令卫生部,让出地点。

接着,她又亲自跑到北京去找老师。

而后,其通过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从全国各地调了一批优秀教师回去。

并得徐先生赐名:“东北第一育才学校”。

在众多同志的鼓励与支持下,李力群的学校终于在1949年5月1日正式开学。

最初,学校只有4个年级和一个幼儿班,总共190人。

其主要是机关、军区处级以上干部子女和烈士子弟寄读。

虽然学生不多,但李力群可丝毫不轻松。

当时,学校实行校长全权负责制。

李力群为了不辜负家长们的信任,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学校之中。

为了管好育才学校,李力群不分昼夜忙在学校,事无巨细亲自过问。

最终,她制定了一套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

如,不管学生教师,返校都要测量体温消毒,不正常马上隔离。

每天早上放儿歌后,孩子们十分钟内要完成起床做操。

孩子们的浴池一周开放两次,男女各一次。

床单被套也是一周换洗两次,送专门的洗衣房。

从1952年后,学校开始招收辽宁和沈阳干部子弟,规模扩大。

至此,校规又多增几条。

如,师生进出要凭证,一周只出入一次;

家属来校探亲,只能在收发室会见等等。

总之,李力群事无巨细都考虑周全了。

而这一切仅仅是搭起最基础的框架而已。

要让孩子们在里面快乐地生活学习,才是最令李力群头疼的事情。

学校初期,各方面条件都很差,又缺物资又没钱。

尤其是伙食,幼儿班的孩子连牛奶都吃不上。

看着孩子们个个面黄肌瘦,她内心心疼不已。

随即,李力群四处筹措资源,跑遍了所有部门申请伙食费,又求助内蒙古主席,要来了20头奶牛。

紧接着,她自给自足搭建牛场,找人饲养。

这才让孩子都吃上了牛奶。

等条件好些了,学校的餐桌上除了牛奶、面包,还出现了鸡蛋、饼干、水果。

到后面,还有了由营养师精心调配的四菜一汤。

除了吃,穿也是当时摆在李力群面前的难题。

沈阳的冬天是可以冷死人的。

可孩子们却连像样的冬装都没有。

一个个冻得小脸通红直发抖。

见状,李力群焦急地组织起全校老师、阿姨们,带头亲自用解放军缴获的军用毛毯缝制衣服,一针一线都倾注了她的关怀。

直到后面条件改善了,学校才有了专设的裁缝室,给大家制作春秋、夏和冬季的衣服。

除此之外,还有保育处给低年级的学生刷洗鞋袜、削铅笔、装书包,为高年级的学生补袜子。

在孩子们眼中,李力群就像妈妈一样温柔、漂亮又能干。

大家都非常喜欢她,叫她“李妈妈”。

而李力群的确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吃饭、穿衣、叠被子样样亲力亲为。

每一位学生,她都一视同仁,从不搞特殊化。

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博古之女秦吉玛和林彪大女儿林晓霖从苏联回国,都进入育才小学读书。

但大家都不清楚彼此的家庭背景。

要说对他们唯一的特殊照顾,那就是他们不会中文,水土不服吃不惯国内的食物。

为此,李力群便会特聘请俄罗斯教师、让炊事员到西餐厅学做面包。

到了周末,李力群会分批带孩子们去她家住,顺便给从苏联回来的学生补习中文。

不久后,他们个个都已经能给家长写信了。

当时,毛主席第一次收到李敏的信以及学校为她拍的照片,大为感动。

因此,他才会盛赞李力群办的育才学校。

永远的老校长

解放后不久, 李力群就随丈夫从东北调到了北京教育部工作。

随着丈夫职位的升迁,他们一家在别人眼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高岗

但李力群并没有为此自得,而是把精力都投入在教育事业以及自己的孩子上。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当后一落千丈时,她也能够处变不惊。

毛主席与周总理对李力群的能力与品格十分欣赏。

这样一位对建国初期基础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就应该继续在教育领域发光发热。

因此,李力群被接回北京不久,便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尽管年过半百,但她精神状态很好。

其行事依旧雷厉风行,一直到1987年离休,都在教育部任职。

此后,她享受着副部长待遇,也一直没忘记关心国家大事和自己当初培养的育才学生们。

多年来,李力群都与孩子们保持着联系。

很多学生真就把李力群当成自己的母亲来孝敬,时不时上四合院听老校长讲过去的故事。

讲她与老一辈的革命事迹,创办育才的风雨历程,孩子们的成长逸闻,学校餐厅里味道正宗的大列巴面包……

即使是些最细微的小事,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因为,那里面是她对革命与教育事业孩最真挚的情感。

后来,李力群居住的四合院拆迁。

其新家坐落在北京站附近,老朋友和学生上门很方便,常常上她家住一住。

李力群愈发高兴起来。

她最喜欢一大桌人在院里枣树下谈笑风生。

2010年,也是从搬家的这一年起,育才学校开始每年为她组织庆祝生日。

最热闹的一年,有上百位校友相聚一堂。

尽管那时候李力群的耳朵不再灵光,交流时常需要用纸笔。

可她的眼睛还是那么亮,总能认出每一个孩子们,听着他们给她育才起床儿歌,听着听着就哭了……

结语

李力群的学生代表们在她的追悼会上,献上了一个写着“不忘培育之恩,永远怀念李校长”的花圈。

至今在东北育才的老校址里,教学楼走廊上仍有一尊李力群的塑像。

这位了不起的女性,凭着强大坚韧的品格,在战火的洗礼中走过,为祖国的未来播撒下教育的火种。

育才与红二代们永远记得那个高个清瘦,在风雨中建校的李妈妈。

参考资料

李力群百岁辞世:她是众多红二代心中永远的“李校长”.中国新闻周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教育部   陕甘宁边区   博古   卫生部   苏联   子弟   北京   总理   四合院   子女   校长   妻子   丈夫   主席   图书馆   妈妈   孩子   学校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