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五三农场参与修建了哪些水库?

说起那个年代,农场搞水利建设,参与修建了哪些水库?哪些水渠?很多老五三人都能说出几个。

除参与修建了石龙,石门中型水库外,农场场内还先后修建了梭墩、西湖、月湖、青山坡等30多座小型水库。与此同时,还疏通了季河、司马河、青木垱河等,开挖了石龙、石门等水库的干、支渠和高湖河等河、渠。

有人会问,一个面积只有220平方公里的农场,怎么需要搞那么多的水利建设?

这要从农场所处的地形特征说起。其实农场选中开垦的地带是1935年汉江遥堤倒口,洪水冲刷过的地带,地形呈东西宽约7 公里,南北长约55公里的狭长形状, 岗岗洼洼,易涝易旱。所以为了农场的生死存亡,必须重视水利建设,可以说农场建立近七十年,前三十年除抓农业生产外,也在做着保卫农场的工作。

农场参与修建的第一座水库,叫石龙过江水库,后改名为石龙水库。当时为什么要修建这座水库,是由于开垦荒地时,有些洼地滞水无法机耕,农场第一任场长周季方同志就产生修建水库的念头,追溯水源头,认为在石龙过江这块地方修建水库很合适,当时省委书记李先念非常支持重视,省里先后派懂水利的专家和勘探队来勘查勘探,确定能建水库后,1953年底,决定开工,光靠农场职工修建人数太少。1954年初,省政府又从京山、钟祥、天门三县抽调民工五千人,从沙洋农场调劳改犯五千人,总计一万人参与修建。

在修建水库的过程中,李先念同志曾亲自来农场三次。当他得知修水库人数还不足以完成这样大的工程情况后,立即在工地打电话给荆州专员饶明泰,叫他马上亲自带人来,并下了军令状:“如果水库垮了,找你负责。”饶明泰同志得令后,日夜兼程亲自带五千人前来帮助修水库。

在省委、省政府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蓄水量为七千万立方米的水库,终于于1954年5月按时建成,使八万亩农田直接受益;同时防洪问题也得到解决,五三农场东部的水灾问题不存在了。

在石龙水库尚未完全竣工时,周季方同志又感觉修这么一个石龙水库,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只能解决农场东部的问题,西部长滩埠十万亩地的排水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打算再修一个相当规模的水库。于是他和 省水利厅厅长漆少川 同志一起沿着山道走到钟祥县一个叫刘家石门的地方,看到这里的自然条件很适合兴建水库,当下就决定修刘家石门水库。省里也很支持,并委托周季方同志为修水库的指挥长。除农场职工外,主要劳力是沙洋农场的一万名劳改人员。钟祥县也派民工五千人参与。水库的规模,比石龙过江大一倍多,蓄水量达一亿五千万立方米。这一水库建成后,不仅五三农场受益,钟祥、沙洋农场也受了益。

修建石门水库于1954年底动工,第二年夏天到来之前竣工。1954年的冬天,是湖北三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天气,温度达到零下二十度左右,大雪封山,工地缺粮,器材和基建物资均运不进去。由刘汉章同志等组成链轨拖拉机,才将生活物质和建筑器材等供应上去。当时的艰苦情况是可以想像的。

农场场内的小型水库修建,我想大多数老五三人参加过,那场面一定会记忆犹新。

虽然在那个时期,以我的年龄还不够格参加水库建设,但亲眼目睹过修建月湖水库时的壮观场面,人海如蚁,红旗招展,战鼓如雷,那众人一声吼,排山倒海的气势,那不畏困难的斗志,至今仍让人热血沸腾,甚至那广播喇叭里传出的令人振奋的消息似乎还在耳边回响。

  五三人不会忘记过去,那艰苦岁月,我们走过的艰难历程, 每一步荡气长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李先念   沙洋   修水   建水   水利厅   水库   农场   石门   水利建设   场内   省政府   地形   工地   民工   同志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