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俄罗斯都搞不定,还想制裁中国?智库警告:全球损失3万亿美元

由于受到美国的挑唆,“台独”分子在最近一段时间异常嚣张,不仅经常对“一个中国”原则进行挑衅性试探还屡屡和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互动”。与此同时,一些欧美国家也闻风而动,用尽各种方法架空“一个中国”的政治承诺。英美等国甚至还将军舰开到台湾海峡炫耀武力,大有不惜与中国一战的架势。面对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分子的嚣张气焰,中国当然不会听之任之。也许这些国家还沉浸在曾经的辉煌中,可中国强悍的海空军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清朝已经灭亡很久,他们开几艘军舰就可以横扫中国近海的时代也早已结束。如果执迷不悟,那中国不介意用导弹教他们做人。

几轮较量后,这些国家也意识到在中国近海同中国开战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所以他们开始转变策略,不断发出制裁威胁,试图以此向中国施加压力,进而剥夺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主导权。然而,这些言论并没有引起中国多大反应,反倒是很多欧美智库陷入恐慌,他们纷纷发出警告,指出对中国的制裁将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后果。

据欧美多家顶尖智库报告,如果中国使用武力解决两岸问题,且欧美国家执意对中国发起制裁,那可能会给全球经济造成3万亿美元的损失,这绝对是全球经济不能承受之痛。很多研究还用当前正在进行的对俄制裁做案例,认为欧美国家连俄罗斯都搞不定更遑论制裁中国。

大西洋理事会和 美智库荣鼎集团 的研究表明,如果在两岸发生军事冲突情况下,G7集团发起对华全面制裁,其损失总额几乎等于英国全年产出。研究报告中还详细列出潜在成本、工具和政策选择。同时,还将正在进行的对俄制裁拿来进行比较。而荣鼎咨询副总监查理·韦斯特更是在题为《在台湾危机中制裁中国:情景与风险》的报告中直言不讳称,若台海局势失控,那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代价高昂。特别是当下欧美国家与中国围绕台湾问题的博弈不断升级,双方的动作也不断加大。当中国战舰近距离逼迫美军舰转向以及中国战机逼近美国航母后,台海局势升级已经不可避免。

报告将很多笔墨放到欧美国家制裁中国的主要目标,如中国金融业,与中国军方有联系的行业,与中国的军事和政治领导有关的个人或公司等。其中,以G7为主的欧美国家更倾向于选择金融制裁、出口管制和其他类似制裁。因为在欧美国家看来,这些制裁对中国的伤害将超过对西方的伤害,尽管中国试图防范自身的脆弱性。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丁·乔泽姆帕针对该问题也有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经济制裁通常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成功率。可面对大国时,概率会大幅下降,几乎等同于另一种互相毁灭。此外,制裁需要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可能比一场成功的战争要长。届时,重点将逐渐变成惩罚性。制裁政策实施时间越长,目标公司和国家就越容易适应。他们可以转移贸易或找到解决办法,就像俄罗斯现在做的事情一样。

很多报告都认为,单纯的经济制裁不可能避免冲突,还需要与军事和外交努力协同工作。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多家智库报告都对七国集团对俄罗斯的制裁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对潜在的两岸冲突和可能的对华制裁措施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查。多数报告承认,多种因素正在促使台海局势升级,包括两岸现状维持力度的削弱,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美国对华采取更强硬的政策等。如果G7对华进行制裁,可能的行业包括化工、金属、电子、造船和航空业,这些行业大概雇用着 4500 万工人,年收入超过 6.7 万亿美元。

为进一步评估制裁政策的效果,欧美国家已经对其中一些部门展开制裁。不过现实表明,对华制裁会让这些国家付出沉重代价。以航空部件和技术为例,如果切断对华输出将对中国的旅游和商业航空制造业造成巨大打击。但它也将直接影响至少 22 亿美元的 G7国家 出口,若中国采取报复措施,这个数字可能会上升到 330 亿美元。鉴于不同的国家利益及承受经济痛苦的意愿各不相同, G7 国家也将难以制定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

虽然目前在对俄制裁方面G7国家还能维持着表面一致,但中国经济显然不是俄罗斯可比,所以形成对华制裁共识比对俄更为困难。而且针对中国精英阶层的制裁也很难起作用,因为通过空壳公司和其他策略隐藏资金的方法有很多,更何况许多将成为目标的官员坚定地致力于中国的台湾政策,不太可能轻易被针对其个人的金融制裁所动摇。尽管当下欧美国家仍是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力量,但G7 最有效的制裁力量仍是美国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控制。

多年来,中国和俄罗斯一直对美国在全球的金融垄断地位感到愤怒。为削弱美国的金融实力,中国已经建立起自己的 Swift 版本,称为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用于处理人民币交易、推广数字货币并实现与俄罗斯和其他友好国家的人民币支付。不过很多专家也承认,中国金融系统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国际金融体系信任美元、美国的法治及其相对开放的体系。由于美元的普遍存在以及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中国短期内并不可能完全摆脱美元。

不可否认,在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除个别国家外,全球大部分国家已经被卷入全球经济体系并在其中扮演一定角色。如果欧美国家发起广泛对华制裁,中国势必付出很大经济代价。然而,中国当下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仅是全球具有战略价值的市场,还是国际上重要的零部件和基础产品的供应国。不久前,欧美国家以国家经济安全名义强推所谓“对华脱钩”政策。结果,各国既没有真的摆脱所谓的“对华依赖”也没有建立起所谓的“独立经济体系”,反而为某些政客或经济学家的胡言乱语付出非常惨重的经济代价。

当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国家不计代价发起对俄制裁。按照这些国家的剧本,似乎俄罗斯经济很快会在他们的压力下崩溃。但现实非常残酷,俄罗斯经济不仅没有崩溃反而得到一定程度发展。而欧美国家自身却陷入狼狈境地,由于来自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和社会基础产品减少,这些国家多数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与俄罗斯相比,中国的经济体量更大,在全球产业链条的地位更高。按照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中国是全球多种重要零部件或社会基础产品的重要供应者。也许欧美国家可以寻找到其他供应者或自己生产,但生产的调整需要时间,而且相关产能的扩大还需要考虑长远经济建设。此外,若重建一些产业还可能面临成本过高或技术不成熟的问题,而这还没有考虑中国的反制措施。若欧美国家不想面对这种损失,那最好的办法只有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俄罗斯   中国   美元   全球   军舰   美国   全球经济   两岸   冲突   代价   损失   欧美   政策   报告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