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园之园”劫后重修,为何不了了之? (下)

靡费加内乱 引发谏阻潮

尽管几起几落,状况频发,圆明园重修终于将要启动。

但计划毕竟敌不过变化,工程开工之日,也是变生肘腋之时:

首变在财力。帝国财政拨款两万两白银作为启动资金,但对于这样一项大型工程,无异杯水车薪,泥牛入海;

二变在募捐。国家财力有限,贵族潜力可挖。

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钦命动员:“王公以下京外大小官员量力报效捐修”,满族王公贵胄不得不出血、响应:

2月25日,惠郡王、醇亲王、辅国将军等相继捐输;

3月20日,恭亲王奕訢捐银五千两;

汉族官员不敢滞后,纷纷解囊:

翰林院侍读学士李文田捐五百两,户部左侍郎宋晋捐一千两,翰林院编修潘祖荫捐两千两......

一番忙操作,一边统计预算,还是入不敷出,缺口甚大;

三变在朝臣。此时此刻的清帝国,已是内外交困、满目疮痍。重修圆明园虽然出自皇帝金口,仍然是赞同者寥寥,反对者麇集。

1873年(同治十二年),同治帝之师、后任协办大学士的李鸿藻率先谏阻:“粤捻初平,回焰方炽”,不宜“以有用之财,置无用之地”,接续屡屡进谏。

10月初,陕西道御史沈淮上书进谏,以国家帑藏支绌,水旱频仍,军务亦未尽蒇,力请暂缓修园。

10月7日,福建道御史游百川上奏劝谏,强调修园计划“兴作非时,恐累圣德”。

面对不同声音,最初的同治颇有帝王气度,御览了李鸿藻、沈淮二人的进谏,再颁上谕,重申修园意在孝道,“令总管内务府大臣设法捐修”,且“因物力艰难,一切从俭”,要求将供奉圣容之所安佑宫暨两宫皇太后驻跸之殿,并皇帝办事居住之处,略加修葺,其余概不兴修,以昭节省。

又希望“将此明白通谕中外知之”,言下之意是提醒各位不要再提、再议此事。

有道是,圣命不可违,同理,圣颜亦当护。

游百川的上奏最终激怒了同治帝,当即亲拟谕旨,先批驳,再革职。

饶是如此,君臣争议方稍稍平息。

四变在天象。1874年(同治十三年)5月12日,天上彗星当空划过,人间议论鼎沸,以为不祥之兆。

5月21日,李鸿藻再上奏折劝谏,言辞恳切。

同日,四川总督吴棠上折,报称巨木尽数遭太平军毁伐,水路运输困难极大,奏请延期办理。

至此,天现异象,加之重修圆明园的经费、原料全面告急,新一轮谏阻势不可免。

6月1日,两江总督李宗羲先上《星变陈言疏》,借5月12日天象,婉言反对重修圆明园;

6月7日,翰林院侍读学士李文田上《奏为上天垂象可畏,请敕下明诏停园工事》,行文心平气和,措辞情真意切,但反对态度之坚决,不容置喙。

如此旗帜鲜明的否定重修圆明园,放眼满朝文武,李文田数第一人。

据记载,同治帝阅后,沉默良久,未置一语。

五变在朝堂。当此之时,恭亲王奕訢也不做壁上观,趁机联络各亲王、军机大臣等十位重臣联名上书进谏,无奈奏折递上之后就没有之后了。

众臣再三要求进宫面圣,直至7月18日,同治帝方准予召见奕訢等一干大臣。

据李慈铭《越缦堂国事日记》载,奕訢等陈述重修圆明园之弊端,并提出建议,不料同治帝闻之反感非常。

奕訢等人还要逐条解释,同治帝震怒,大声呵斥“此位让尔如何”!众人听之愕然,长跪不起,伏地痛哭,大学士文祥几近昏厥,被人扶出。醇亲王奕譞继续泣谏,痛陈停修理由。

此种状况,拖延月余,同治帝只得召见军机大臣、御前大臣等人,再议修园事宜,朝堂上,言来语去,辩论激烈,却没争出个结果。

骗术遭拆穿 重修终搁浅

同治帝与众大臣在朝堂上角力之时,这场君臣拔河赛的终结者正在赶来的路上。

不过,这位可不是公正无私的裁判,也不是加盟某方的搅局者。

他,是个地道的江湖大骗子,正宗的商场大忽悠。

此人名李光昭,1872年(同治十一年),闯荡江湖,来到京城贩卖木材,因机缘巧合,结识了内务府大臣诚明、堂郎中贵宝、笔帖式成麟等朝中官员。

交往中,得知当朝皇上欲重修圆明园,已着手征集木料等建材,商业嗅觉灵敏的李光昭暗喜,发大财、赚大钱的机会就在眼前。

李光昭借机前往内务府上下打点,谎称自己在多个省分购有楠、柏、杉、松等价值十余万两白银的木料,自愿运往通州,报效朝廷。

经内务府从中周旋,皇帝很快恩准李光昭为朝廷效力。李光昭遂以“奉旨采办”名义,私刻“奉旨采运圆明园木植李衔”大印,前往四川等地踏上行骗之旅。

重修皇家园林,各类建材规格、质量要求之高,大大出乎李光昭预料,所以他辗转各地,费尽心机,却无进展,看看限定日期越来越近,李光昭急奔香港,与一位法国商人签订了购买三船价值五万多元洋木的合同,预付了定金,商定货到天津即付全款。

回到北京,李光昭向内务府报称已购得价值三十万元的洋木。

法国商人很快随货船抵达天津港,消息传到北京,正为木料短缺困扰的同治帝闻讯十分高兴,急令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免税放行,速运京师。

此时,李光昭无力付款,便以木材尺寸与原议不合为由,拒绝提货付款。

法商大怒,找到法国驻天津领事出面,照会天津海关和天津道,要求清政府扣留李光昭,令其付款并赔偿损失。

李鸿章一面急奏同治帝,一面捉拿李光昭,查明李光昭不仅多报二十多万元货价,更私自以“圆明园李监督代大清皇帝”身份与外商签约,险些引发一场严重的外交纠纷。

1874年(同治十三年)7月,同治帝谕令,将李光昭革职,交李鸿章严行究办。李光昭被判斩监候,秋后处决。

李光昭诈骗案一经曝光,舆情大哗,重修圆明园的反对之声甚嚣尘上,李鸿章等重臣争相附议,再行劝谏。

当年9月,同治帝终于下旨,叫停圆明园重修工程。

至此,圆明园重修历经起落,屡遭变故,启动不足九个月,即告停摆,搁置至今。

前文提到,爱国老人徐文荣已在浙江横店成功复制圆明新园,估计同治帝泉下有知,肯定一声叹息。

远在北京的圆明园旧址仍是一片残破景象,向游览者、向世人展现着落后就要遭受欺凌的生动例证。

圆明园尚可重修,那段历史决不能重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翰林院   天象   圆明园   劝谏   木料   同治   法国   天津   不了了之   大臣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