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达海控股、龙信集团,对话一期“大师兄”,吾道知识版图再扩容!




寻“謇”求实,问道南通。

6月14-16日,苏商学院•吾道三期第四次课在南通重磅开课。此次课程以“新周期下的战略逻辑和增长能力”为主题,特别邀请了吾道导师、达海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南通四建集团董事长耿裕华,吾道导师、龙信建设集团董事长陈祖新,吾道一期学员、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兆勇,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成志明等,通过企业参访、主题授课、文化游览等多种形式,以师生、同门为纽带,相互滋养,彼此赋能,共同进步。苏商会常务副会长、苏商学院理事长俞文勤作为学习顾问陪同访学并给予点拨。




导师引领 · 传承赋能

问道达海控股

在当代中国建筑业发展史上,中国南通不能不提;在江苏南通建筑强企之林,南通四建集团不能不提。来到“建筑之乡”,学员们的第一站便是建筑铁军发源地之一——南通四建集团。

课堂学习之余,学员一行参观了党建长廊、企业展厅,直观感受南通四建65年来取得的非凡成就,与背后的极致匠心。

吾道导师课堂· 耿裕华


当行业从增量时代步入存量时代,企业如何适应改变、直面挑战,在新规则中寻得长远发展?吾道导师、达海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南通四建集团董事长耿裕华跳出市场局限,回归经营本质,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发展战略、管理变革、精神传承的思想盛宴。

“一个企业只能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和谐的核心是利益的和谐,和谐的保障是合理的制度。”正如南通四建总部墙上所写的那样,管理的核心是管人,顺应人性,才能赢得人心。耿裕华同时强调:“一把手不能做老好人。”只有打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的固有惯性,建立“以结果为导向、以成事为标准、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考核激励机制,才能真正做到能者优先、贤者优先,不让奋斗者吃亏、不让懈怠者取巧。

耿裕华指出,管理是一门复杂的科学。一方面,企业制度永远要与时俱进,仅仅依靠一套体系,无法应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学习企业管理要学原则,学内在的逻辑,把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

谈到张謇精神,耿裕华认为,从企业家的视角来看,张謇精神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忧国忧民、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二是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三是强毅奋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四是心系家乡、反哺社会的奉献精神。当今时代传承张謇精神,就是要打造一批格局高、敢担当、有文化的优秀通商,壮大优秀通商群体,为企业科学决策、稳健前行把舵定向,用高格局、宽视野带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问道龙信集团


作为海门最早成立的建筑施工企业,龙信集团在海门建筑史上具有奠基者的意义。6月15日,吾道学员们走进龙信集团,实地感受“孜孜以求,构筑永恒”的精神力量与实践支撑。

吾道导师课堂· 陈祖新

吾道导师、龙信建设集团董事长陈祖新带来《新发展格局下的战略转型:从短期竞争到持久稳定发展》主题分享,不但将自己求知求学、干事创业的奋斗故事娓娓道来,更从“龙信发展史”“转型升级关键节点”“转型升级重要举措”“预见未来”四个方面复盘过去的得与失,厘清当下和未来的时与势。

二十一世纪以来,龙信彻底改制,在不断探索企业经营的道路上,着力解决了“为谁做”“做什么”“怎么做”三大问题,通过龙信人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掀起了轰轰烈烈转型升级浪潮,走上规范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陈祖新强调:“做企业的不能低头走路,必须抬头看路。”目前形势下,企业未来的路怎么走?陈祖新给出七点发展建议:

同门互鉴 · 同行致远


0.15秒,一个比人眼睛还快的速度。


这是吾道一期学员企业——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全液压解耦式GIBC,提供的主动刹车响应能力。这一速度,“是目前传统制动助力系统建压速度的三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不久,格陆博宣布完成C轮4亿元融资,不仅有中金资本、深投控资本、清研资本等机构加入,老股东新鼎资本更是持续追加投资。

老股东坚定陪跑,新股东带来新空间。四年获得八轮投资,格陆博何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持续受到资本市场青睐?带着同样的好奇,学员们身临“企”境,走进格陆博寻找答案。


吾道一期学员、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兆勇作《智能驾驶线控底盘技术发展及产品分析》主题分享,并生动讲述自身从0到1艰难起步,最终实现跨越发展的创业心路,将“吾道大师兄”的心法与干法毫无保留地赠予同门。


刘兆勇从自己的创业之路中提炼出七点感悟:



在座谈交流环节,苏商会常务副会长、苏商学院理事长俞文勤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未来是核心技术的竞争,是看家本领的比拼。不论是重新创业,还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转型升级,第一步都先要审视自己的团队,看其中有没有一个合适的技术领导人,如果没有,不管多难都要迅速补齐。”他同时指出:“对于吾道书院的创办者来说,学员中能够不断涌现像格陆博这样的企业,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馈赠。”

大咖授课 · 启迪思考

市场变化莫测、经济深度调整、全球经济秩序重构、人工智能与5G技术深刻改变商业……越来越复杂和动荡的局面下,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想要不被淘汰并成为领跑者,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为此,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成志明带来《未来已来:趋势、格局与企业系统化再造》主题授课,从企业发展难题、企业成长轨迹、企业系统化再造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分享了企业做大、做强、做长的逻辑和方法。


成志明指出,企业发展中存在三大基本难题,第一个问题是企业做不大。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中小企业占了95%以上,要做大很难。第二个问题是企业大而不强。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很多看上去规模很大的企业,就会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企业做不长。有统计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2.9年,令人痛心的是很多非常优秀的企业,结果很短命。


通过“企业生死轮回图”,成志明将一个企业从出发、成长到死亡的过程做了一个形象化的描述。这张图告诉我们,企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选择拐点方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应战挑战者的过程。如果企业不能摆脱过去,也不能创造未来,它的结果必然是衰退。


关于企业系统化再造,成志明将其总结为八个再造:一是意识观念的再造,二是体制机制的再造,三是发展战略的再造,四是组织流程的再造,五是人力资源的再造,六是数字化体系的再造,七是技术体系的再造,八是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再造。这八个再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寻迹先贤 · 赓续精神

一个人成就一座城,有着“中国近代第一城”之称的南通,是张謇企业家精神的发源地。


回望一个人,回顾一种精神,笃定一条前行的道路,获取一份前行的力量。作为此次课程最后一站,学员一行走进张謇故里,穿越历史时空,追寻先贤足迹,领略其背后穿越历史、经久不衰的企业家精神。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展时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总书记的话语言犹在耳。走进张公祠堂,张謇塑像立于厅堂中央,神态坚毅果决、踌躇满志;庭前百年古树仍绿意盎然,恰似其不泯的风骨。在解说员的引领下,学员们透过一件件珍贵的馆藏文物,再度走进了那段传奇的历史。



离开纪念馆之时,门前一幅张謇手书的对联引起学员们久久凝望:“今人能为古人事,述者当知作者心。”他的良苦用心留给后人深深的启迪与召唤——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传承先生身上的爱国情操、实干精神、奉献意识,便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先贤   裕华   海门   南京大学   集团   南通   科技有限公司   版图   商学院   导师   学员   董事长   功夫   精神   未来   知识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