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这里有点绿成金的密码,还有向往的诗意生活闽山闽水物华新

这里有诗意山水和向往的生活

还有让绿叶变金叶的致富密码

这里是新时代“三茶”统筹理论策源地

19日,“闽山闽水物华新——全国百名广电融媒体总编、记者调研学习活动”走进福建武夷山燕子窠“国家三茶统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和福莲茶庄园,探访“茶文化”“茶科技”赋能“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三茶”统筹,三年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致富经”



武夷山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全国唯一的“茶文化艺术之乡”,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元代始武夷山茶成为皇室贡品,并在武夷山创办御茶园,茶文化遗址遍布武夷山中。

数百年来,武夷山出产的正山小种红茶和武夷岩茶享誉中外,漂洋过海,开创了“万里茶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传奇,成为联结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记者们在燕子窠调研

现今,武夷山茶园里的一片片绿叶子成为了铺就乡村振兴之路的金叶子。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他叮嘱乡亲们,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记者们采访科技特派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国英

全国唯一一个“国家三茶统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目前已正式落户武夷山燕子窠。“最近两年来,武夷山围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开展大量工作。”科技特派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国英告诉记者,三年内,武夷山将打造种植、加工、销售、文旅全过程标准综合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三茶”统筹标准化示范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赋能,打造生态茶园全国样本



在武夷山市政府的支持下,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武夷山燕子窠探索出“茶—林”“茶—草”等茶叶生态种植模式:在茶园内套种桂花、 樱花、银杏等珍贵阔叶树,并根据不同季节要求套种大豆、油菜花等绿肥,同时辅以绿色防控技术,丰富茶园生物多样性,有效维护茶园生态平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茶叶品质。

如今的燕子窠生态茶园成了生态茶园的标准样本,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农业从业者来取经打卡,共同探索如何将生态产品价值更好地实现。

记者们在茶园调研

“这次调研采访我了解到,通过科技赋能,武夷山茶资源和茶产业形成较高程度的匹配,助推当地相关产业比如民宿、文旅、文化产业的发展。”武夷山积极发展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给江西广播电视台综合新闻频率记者刘倩留下了深刻印象。

江西广播电视台综合新闻频率记者刘倩

福莲(武夷⼭)茶业有限公司是燕子窠生态种植模式茶园面积最大的茶企,也是尝试上述种植模式的第一家企业。企业负责人告诉调研团一行,福莲将继续示范并参与科研和标准制定,引导更多的茶农茶企加入生态管理模式中来,让健康、放心的福茶,造福一方百姓。



茶旅融合佳境,让旅人变诗人



在福莲茶庄园,住着群山环绕的最美民宿,观赏层层叠叠的茶园,还有山间的清风、清脆的鸟鸣,仿佛大自然在轻声耳语。来这里旅游体验,旅客秒变诗人。

福莲茶庄园

如果是茶季,还可以沉浸式感受品质武夷茶从茶园到茶杯的全流程:跟随茶工到庄园茶山或者到燕子窠生态示范茶园采茶,然后回到福莲茶庄园非遗制茶工坊,体验传统工艺制茶;再到茶室,品上一杯生态茶,感受一杯茶的来之不易。


庄园里还有中国当代茶圣吴觉农纪念馆,可以让人在慢时光中细细品味底蕴深厚的中华茶文化,探寻近现代茶叶觉醒复兴史。

记者们在茶圣纪念馆

福莲茶庄园由福莲(武夷山)茶业有限公司历时12年打造,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爱茶之⼈前来体验。

辽宁广播电视台记者孔祥玉

“作为东北人是头一次来到茶园,品尝了武夷山特产水仙、肉桂,喝之后回甘特别好,齿颊留香。”辽宁广播电视台记者孔祥玉表示,此次调研令他收获很多,他会向更多人推介福建武夷茶和茶文化。

全国各媒体报道武夷山



来源丨FM1036福建新闻广播

武夷山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武夷山旅游"(ID:SzwyCoLt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武夷山   物华   金叶   特派员   茶庄   山茶   茶园   福建   诗意   燕子   乡村   茶文化   生态   记者   密码   产业   全国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