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的心声:不要折腾基层了,取消不切实际的绩效考评制度!

昨天,遇到一个乡镇的朋友,他在感叹到:现在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上级转,特别是围着绩效考评转,自己已经半个月没有到所分包的村里了。

想想也是,现在上级已经把基层折腾的不成样子了,哪有时间服务群众呀!

不知道从何时起,基层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上级的考核转,而不是围绕群众转。

而上级的考核大部分都是坐在办公室的同志凭空想象的,然后交给领导,有的领导认真看,大部分领导都没有看,就下发下去。

上级也乐于考核,因为只有考核下级才能显示上级部门的权威,也只有通过考核才能把基层拿捏的死死的。

但现实是,市里制定的考核项目越来越多,每年发下的考核文件在200页以上。大到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小到防汛防火、秸秆禁烧,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考核不到的。仅仅举几个例子吧: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粮食产量、人均可支配收入、税收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平台、食品安全、新增市场主体、舆情管控、安全生产、农村人居环境、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建设……你以为只有这些,还有很多,不敢写。没有细数,大概有200多项!

绩效考评文件下发县里后,县级为了考核乡镇一级,没有过滤市级的形式主义,直接按照这个方案下发乡镇。

最终的结果是:县和乡镇的负担越来越重,形式越来越多,花样也越来越多。

而这些考核的项目除了乡村振兴、医疗、教育等与老百姓有关,其他大部分的考核项目与老百姓无关,而县和乡镇两级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绩效考评转,所以这两级每天忙忙碌碌的,老百姓也不知道他们在干啥!

所以,形式主义的一切源头都是市一级!都是因为市一级制定的考评文件。

最可笑的是,绩效考核里面一般都明确规定了一个月必须开几次会研究某工作,否则就是对该工作的不重视。比如,市绩效考核文件规定信访工作、安全稳定工作、平安建设工作、招商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改革工作……每月必须至少召开两次会议,并且必须有会议的档案资料。

你以为市一级只是制定了文件,他们还严格按照文件来执行!查会议记录、查会议图片,严格按照文件检查。而基层怎么办?只有老老实实开会!只有老老实实做档案。

有的考核项目是一月一考核,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有的是一年一考核。

看到考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你就明白,为什么基层经常扫地,经常让群众把鸡鸭鹅赶进圈里,把柴火垛的整整齐齐的。

这些绩效评价最终算成分数,然后把像给学生排队一样给各地排出第一名、第二名……如果排第一名开会介绍经验(啥经验,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排名后几名,主要负责同志得在大会表态。

有排名肯定就要有后几名,各地都不想落后。于是,下级千方百计讨好上级,让上级尽量在绩效考核方面少扣分,毕竟关系到领导的脸面。而各级领导也是高度重视,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绩效考核转!都在想办法争名次,以致提出了极端的口号:“保二争一”、“不是第一就是落后”、“有排名的争第一,没有排名的争先进”……

上级通过绩效考核把下级拿捏的死死的,基层早已经失去了工作动力,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迎接绩效考评上面了!基层干部只有老老实实完成上级老师的“作业”就行,至于为群众服务、为企业服务,都只能是在口头上说说罢了!

本文有虚构成分,请不要对号入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基层   形式主义   人居   下级   不切实际   上级   绩效考核   乡镇   心声   老百姓   基层干部   群众   农村   领导   制度   会议   文件   项目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