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端午喜相连,“端午不吃娘家粽,一个亲人都不剩”,啥意思?

#暑期创作大赛#

时光飞逝,转眼又到了夏至节,夏至是兼具历史以及人文的节气,也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它反映了四季的更迭,体现了物候的变化,在《恪遵宪度》中,关于夏至的解释,“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因此得名。当然,夏至时节,太阳运行至黄经90°,直射点抵达北回归线,自此以后,北半球白昼也将逐步缩短,因此,民间有“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2023年,夏至不一般,夏至与端午喜相连,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是阴历月份,而农历中的24节气是太阳历,由于太阳历的回归年为365.24219天,而农历月份以月相从朔到下一次朔大致为29.5306天,一年下来,比回归年少了约11天,因此,农历月份有置闰的习俗,往往是近似为“19年7闰”,而2023年农历二月置闰,因此,端午节比往年要晚了一些,这才形成了端午、夏至喜相连的不一般的现象!

端午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祭神拜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以及饮食一体的节日,端午源于自然的崇拜,端午之际,苍龙七宿处于中天正南,有“龙飞在天”的含义,由于古人对于图腾的崇拜,因此,端午文化中少不了“龙”的元素,民间有划龙舟的习俗!

当然,端午也是祭奠先贤屈原的日子,这也为了彰显与发扬古人忠君爱国的思想文化的一种方式!在民间,端午节有很多的习俗,比如说包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喝雄黄酒!不过,俗话说“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各地端午节的习俗也有一定的差异,比如说,在吃粽子方面,北方习惯蜜枣粽子,口味偏甜,而南方习惯肉粽,口味偏咸……当然,有些地方,端午节也习惯用艾草煮鸡蛋,各地习俗也不尽相同!

不过,在北方的一些地区,流传着这句俗语“端午不吃娘家粽,一个亲人都不剩”,这是咋回事呢?

俗语多为脍炙人口的句子,是老一辈先贤在日积月累中凝结出具有训诫以及趣味性的一些句子,往往是通过口口相传,在一辈又一辈人传承至今,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有些俗语多为人们主观的臆断,并无科学实践性,往往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打发闲暇时光的一种谈资!

嘉兴肉粽鲜肉大粽子 ¥34.9 购买

此句俗语亦然,按照字面解释,端午节,出门的闺女不能回门在娘家过节吃粽子,否则家里一个亲人也不剩!显然,这句俗语具有极其夸张,耸人听闻的对人们行为举止的告诫,目的是为了阐明端午节出门闺女已不是娘家人,要在婆家过节,这也反映出古代森严的等级观念,是封建礼教压迫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也就是所谓的“未嫁从父,既嫁从夫!”的观念!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包容以及妇女权益的保护,这句俗语也只不过是人们口中的谈资!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夏至   娘家   先贤   端午   龙舟   回归年   太阳历   谈资   节气   俗语   粽子   端午节   习俗   农历   亲人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