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严厉警告,马英九呼吁台岛“备战”,两岸冲突不可避免

随着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日益临近,岛内各政党和外部势力纷纷加紧布局,试图在台海敏感问题上博取选民的支持。

近日,前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公开提出三点建议,要求台当局强化备战、避免冲突、寻求和平,以应对大陆方面的所谓“威胁与不测”。对此,台当局外事部门发言人予以严厉警告,并声称台湾绝不会屈服于“威胁”和“压力”。

马英九此番发言的背景是什么?他的三点建议有何含义?他的目的又是什么?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马英九发言的背景

马英九此次接受外媒采访的时间正值台湾地区2024年选举投票日确定之际。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当局“中选会”于3月10日宣布,下一任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及“立委”选举将于2024年1月13日(星期六)投、开票;至于两项选举候选人的登记申请时间,将落在今年11月20日至11月24日。²⁶

这意味着,距离下一届选举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岛内各政党和候选人必须加快准备工作,争取民众的认同和支持。目前,岛内三股主要政治势力的候选人已经基本确定,分别是民进党的赖清德、国民党的侯友宜和台湾民众党的柯文哲。

马英九作为前台湾地区领导人和国民党前主席,在岛内政坛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他在岛内选举造势的敏感时期抛出所谓“台岛备战论”,无疑是要给民进党当局制造难题,抨击其在两岸关系上的失误和危机,同时也是要为国民党候选人侯友宜拉票助选。

二、马英九提出的三点建议

马英九在谈及两岸关系紧张的现状时,认为台当局应在“备战、避战、谋和”三个方向逐步缓和与大陆的紧张局势。具体来看,他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强化自主防御能力。马英九认为,这是确保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必要措施之一。但他同时也强调,这必须建立在摒弃“台独”立场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台独”思想是导致两岸对立和冲突的根源,只有放弃“台独”,才能避免激化大陆方面的反应。

第二,加强美台间的军事合作。马英九认为,这是在台海这个敏感地带实现地区形势平衡的必要手段。他并不认同大陆方面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而是倾向于维持“非武装化对峙”的台海和平现状。他主张,在不过度刺激大陆的前提下,与美国开展“必要”合作,以增强台湾的安全感和信心。

第三,尽力避免两岸发生直接武装冲突,而是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探索和平、稳定的两岸发展道路。这一点几乎与现阶段国民党主流的两岸政策思路相契合。马英九两岸主张的核心要义是“不统不独不武”,只是这显然与大陆方面的统一诉求相违背。事实上,马英九的所谓“维持现状论”完全是建立在曲解“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基础上的暗独思想。其本质则是披着反对“台独”外衣的“两国论”。

三、马英九发言的目的

马英九此番发言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国民党候选人侯友宜造势。马英九与侯友宜在两岸问题上持有相似的立场,都主张维持现状、反对“一国两制”、强化自卫能力、加强美台合作等。马英九此时站出来炒作台海话题,就是要在政治上给侯友宜出难题,拷问其“台独”主张,并顺便夹带私货给自己谋取政治影响力。

第二,为自己洗白。马英九今年3月以民间人士的身份赴大陆参加祭祖活动,在访陆期间得到大陆方面的高规格接待,并承认两岸互信需坚持“九二共识”。本来马英九的访陆之旅得到了两岸民众的高度认可,但这一切却在其归台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他在大陆表态时用夹带私货的“九二共识”来欺瞒两岸民众,回到台湾后又剑走偏锋,大谈所谓“一中各表”,并搬出所谓“中华民国”加以搪塞。马英九此次发言,也是在有意“对冲”赴大陆释放善意后的影响。

第三,为自己留后路。马英九虽然已经卸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和国民党主席,但他仍然有着政治野心和个人利益。他在两岸关系上的模糊立场,也是为了给自己留下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操作空间。他既不想完全得罪大陆方面,也不想与美国断绝联系,更不想失去岛内选民的支持。他试图在各方之间寻求平衡和利益最大化。

总结

本以为马英九的大陆之行能够给两岸带来和平、友好的积极信号,没想到最终却沦为一场毫无原则的政治“个人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台湾地区   两岸   外交部   私货   台岛   目的   两岸关系   岛内   台湾   台独   不可避免   台海   候选人   国民党   严厉   民众   冲突   现状   和平   大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