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抛出统一两大条件,称岛内大概率接受,其中一项已基本具备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马英九在任期内,致力于改善两岸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和推行一系列改革政策,并提倡"九二共识"。

2016年,他的领导届满后,由蔡英文接任总统。自离任后,他继续参与政治和公共事务,并成立了马英九基金会,致力于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和其他公益事业。

而蔡英文却是不折不扣的“台独分子”。

她代表民进党(DPP)执政,与前任马英九在对待大陆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她主张维护台湾的主权和民主制度,强调台湾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实体。蔡英文坚持台湾民主与自由价值,强调台湾人民的自决权。

然而,蔡英文政府并未承认马英九提出的"九二共识",认为这个共识的解释可能损害台湾的利益。

不难看出,马英九和蔡英文在台湾问题上有很大分歧。

这不,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在台海地区多次进行环岛军演,对此,蔡英文高调出访美国,甚至扬言要继续进口美式装备,守卫台湾,这是明摆着要和解放军“硬碰硬”。

马英九见状着急了,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台海地区形势紧张,两岸必须保持沟通,不然很有可能擦枪走火,他还抛出统一两大条件,称台湾大概率接受,其中一项已基本具备。

那么,这两大条件分别是什么呢?

“摇摆不定的台湾岛”

1945年,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台湾从日本统治下重新回归中国的管辖。

根据盟军的安排,台湾岛由中国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接收,并成为中华民国的一部分。

在1945年10月2日,中国国民党派遣了代表团进驻台湾,以接收台湾岛并行使对其的行政和军事统治权。

该代表团的领导人是国民党政府的外交部长陈仪(Chen Yi),他率领着国民党的行政和军事官员,进驻台湾接受日本投降,并开始实施国民党政府的统治。

国民党统治下的台湾,刚开始也不那么太平。

从1945年到1949年底,由于牵涉到政治、军事和社会因素,涉及到国共内战、政权转移以及社会动荡等问题,大量台湾民众死在国民党手里。

1948年,国民党军队在大陆接连失败,国内局势逐渐明朗,蒋介石只能考虑退守台湾,日后东山再起 ,鲜有人知的是,飞往台湾之前,蒋介石下令将故宫大量文物一同带走。

这些文物包括古代艺术品、书籍、历史档案和珍宝等。同时,国民党政府还将上海的一些黄金、珠宝和贵重物品带到了台湾。

与此同时,蒋介石还做起了“秀”,为了保证台湾地区稳定,开始使用怀柔政策,为了确立自己的威信,直接将所有的罪名都扣在陈仪头上,给他判了死刑。

1949年底,随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的胜利,中国国民党政府(中华民国政府)的形势变得岌岌可危。

蒋介石决定放弃在中国大陆的抵抗意图,乘坐飞机离开大陆,撤退到台湾。这一事件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二二八事件”。

蒋介石在台湾期间一直怀有反攻大陆的愿望和幻想,认为他们只是在中国大陆暂时失利,坚信国共内战并没有结束,而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此时美国看准机会,多次在蒋介石面前谈“独立”的事情,但蒋介石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他认为台湾和大陆同根同源,即便打仗也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不能分裂。

并向整个台湾岛放话:谁要是敢搞独立,我就杀了他

就拿廖文毅来说,他倡导台湾的独立和主权,主张台湾应该摆脱中国大陆,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他积极在美国和日本参与了一些与台湾独立相关的运动和活动,并提倡台湾民主与自由的发展。

老蒋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直接对其下了“追杀令”,还有独立会的郑平民主同盟的宋景松等等,只要倡导独立,就必须死。

1975年蒋介石宣布退位,按照传统,应该由其儿子蒋经国继位,但由于当时台湾政治环境不稳定,蒋介石找来严家淦,让他做了三年的“傀儡总统”,最终蒋经国才接手。

蒋经国在台湾的执政期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并致力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他提出了“三个阶段论”,主张在未来实现两岸统一,但强调在民主、自由和和平的基础上进行。他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了台湾的人权状况,并逐步实现了政治体制的开放和民主化。

同时他还他鼓励台湾商人投资到大陆,并与大陆进行贸易合作,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执掌台湾十几年里,两岸关系得到了质的提升,就在大家盼望两岸统一时,1988年蒋经国因病去世,李登辉接任,直接给两岸关系浇了一盆冷水。

李登辉可是不折不扣的“台独分子”,他刚上台就提出了“兩岸統一”和“兩國論”的观点。他认为台湾与大陆是两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但也主张两岸关系应以和平发展为目标。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00年他卸任。

如果说李登辉是亲美的“台独分子”,那么下一位台湾领导人陈水扁就是“台独分子”的战斗机。

在2000年至2008年期间执政,陈水扁的政治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推动台湾独立进程。

陈水扁在执政期间持续强调台湾的独立和主权,并采取一系列政策和言论表达对台湾独立的支持。他坚决反对“一个中国”原则,主张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陈水扁积极推动台湾的身份认同,强调台湾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并推动“台湾化”的概念。他主张加强台湾的国际地位,争取国际社会对台湾的认可和参与。

陈水扁执政期间,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持续紧张。大陆方面对他的独立倾向和台湾主权的强调表示不满,并采取了一些措施限制两岸交流和合作。

而陈水扁本人虽然得到了美国大力支持,但最终却因为贪污受贿锒铛入狱,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2008年可以说是继蒋家父子去世后,国民党第二次掌握台湾领导权的关键一年,而此次的代表就是马英九,他是一位相对理智的领导人,并没有蒋介石和蒋经国的“冲动”,也没有李登辉和陈水扁的极端。

他选择了一个折中方式,也就是开头我们提到的“九二共识”,以此来维护两岸平稳关系。

九二共识包括两个核心要素:一是承认存在一个中国,即大陆和台湾都属于一个中国的范畴;二是各自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和表述,即大陆和台湾可以根据各自的政治定位和制度差异,以不同的方式表述对于“一个中国”的理解。

当时台湾在马英九的领导下,确实缓和了与大陆的关系,但好景不长,马英九下台之后,蔡英文接任,他直接否定了九二共识,她表示九二共识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并不具有约束力,也不认同其中涉及的“一个中国”的表述。将两岸关系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

前有蒋家父子和马英九维护两岸关系,后有李登辉,陈水扁和蔡英文破坏,这样的政治小丑无疑就是中华民族的败类,吃着中国饭,砸着中国碗,就是他们给了美国趁虚而入的机会,使台湾至今未能回归。

马英九态度

虽然马英九已经不再是台湾地区的领导人,但这些年他可没闲着,经常出现在媒体面前谈论两岸关系,就在前几天,马英九和即将参加2024年选举的国民党代表侯友谊见了一面,二人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共同喊出了反对独立的口号。

大家相信,如果2024年侯友谊能成功当选,那么“九二共识”能够继续推崇下去。

至于开头我们说的马英九在接受采访,抛出的统一两大条件,第一就是和平统一,第二是民主统一,马英九意思很明显,如果大陆能接受这两点要求,那么两岸统一指日可待。

两岸关系中,和平统一的解读:

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统一,避免使用武力或军事手段解决两岸之间的争议。它强调通过对话、协商和和平谈判来解决两岸之间的分歧,实现统一的目标。

当然一些观点认为统一应该基于两岸的共同认同和共同发展,尊重台湾的民意和民主原则,并确保台湾的特殊地位和利益得到保障。它强调实现统一的过程应该是和平、民主、自愿和平等的,给予台湾一定的自治权和权益。

这也是大陆一直以来追求的结果,自然可以接受。

民主统一:

通过民主程序和民意的表达来实现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统一。它强调民主原则和民意参与在统一进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台湾的未来应该由台湾民众自主决定。

民主统一的理念也包含了台湾民主制度和自由价值的保护。它强调在统一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台湾的民主制度、人权保障和法治原则,确保台湾民众的利益和权益得到保护。

对于民主统一,这并不是大陆单方面就能决定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台湾本身,尤其在民进党不法分子的推动下,如果让民众选举和投票,估计结果也不是很乐观。

蔡英文就像一根搅屎棍,为了达到自己政治生涯高光时刻,不惜牺牲台湾民众的利益来讨好美国,你敢相信吗,蔡英文为了误导民众,公然篡改历史教科书,还利用媒体和舆论大肆抹黑中国,种种行为让台湾民众对“统一”产生了质疑。

眼下,不管是和平统一还是民主统一都难以实现。

结语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统一迫在眉睫,为民族复兴计,为后世子孙太平,福祉计,岛上的分裂势力绝对不能再迁就了。

必要情况下,我认为武统才是最佳方式,一味的纵容只会让他们更加过分。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本期文章的全部内容,各位看官有什么想说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中国国民党   李登辉   两岸关系   岛内   台湾   中国大陆   蒋介石   国民党   概率   中国   共识   民众   两岸   民主   独立   条件   政治   大陆   马英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