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未成年人掉入网络诈骗陷阱

#护苗有我2023#近日,六安市金安区某学生(10岁)用家长手机玩游戏时,被人以低价出售游戏装备为由诈骗14万元;裕安区某学生(14岁)用手机刷短视频时,被人以领取明星礼物为由引流至QQ群内,并诱导其进行刷单后返利,被诈骗30万元。

对《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后,发现2019年34%的未成年人半年内遭遇了网络安全事件,未成年人已经成为网络诈骗的重灾区。网络诈骗形式多样,手段隐蔽,或许在某个不经意间就会将黑手伸向未成年人。

根据公安部网安局的统计分析,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诈骗多为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免费皮肤“大陷阱”,打着免费送皮肤的旗号,诱导孩子用家长手机转账操作;

真实案例:2023年3月14日,事主杨某报警称:在快手上刷到一款关于“蛋仔派对”游戏的视频,其扫描视频中二维码添加QQ群,对方称捐款可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兑换码。其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捐款后,对方称其是未成年人,捐款导致对方资金被冻结,需拿家长手机配合解冻。遂其拿家人的手机,与对方视频通话,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转账操作,共计损失13663.89元。

二是红包返利“杀鱼盘”,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人入群,随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来进行诈骗;

真实案例:长沙一名12岁的女孩上网课时不慎加入某“群聊”,被骗子以充值100,返利1000的“红包返利”为由,诱导该名女孩使用母亲手机支付,4小时发出2万元红包,随即骗子将女孩拉黑,女孩告知家长后家长立即报警。

三是“防沉迷”骗钱财,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来骗取钱财;

真实案例:2022年5月,广东省谭某某(15岁)在玩手机游戏时,有人添加其为微信好友,并宣称可以帮其解除未成年人手机游戏的时间限制。谭某某信以为真,并依照对方的视频指导,偷偷使用家长手机先后3次扫码支付,合计被骗3800元;

四是假明星发“假福利”,诱骗未成年人加入粉丝群,以打榜等名义进一步实施诈骗。

真实案例:2022年2月,陕西省秦某(14岁)经朋友推荐加入某“QQ追星粉丝群”,通过群内管理员介绍参加刷单返利活动。秦某扫码进行刷单操作后,管理员以秦某为未成年人为由,要求进行身份审查,并缴纳8000元的审查保证金。秦某便用其母亲账号扫码支付,事后发现被骗。

从上述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诈骗方式可以看出,为了从未成年人处获得利益,又或者利用未成年人这一“工具人”,从他们家长那取得钱财。网络诈骗分子无所不用其极,根据未成年人的需求和喜好,专门为其创造出了新的诈骗方式。这些诈骗分子为何如此“看重”未成年人呢?

首先是未成年人涉世不深、心智不成熟、辨别能力不强的特点。他们阅历尚浅,判断分析能力还比较有限,对骗子的骗术缺乏“免疫力”。又十分“听话”,骗子诱惑一下,又或者稍微威胁一下,就会老老实实地按骗子的要求操作。相较于成年人,未成年人无疑更好欺骗。

其次是未成年人有转出钱财的客观条件。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非常简单,未成年人对基本操作很容易掌握。再加上家长的疏忽,将手机交给未成年人处置,却未考虑到自己在实施网上支付时,经常不避讳孩子,以至于孩子掌握了支付密码。而骗子往往会利用这一点,骗取家长们的“血汗钱”。

如何防止未成年人落入网络诈骗的陷阱?

家长篇

1、家长要向未成年人传授防骗知识、培养防骗意识,平时要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和宣传引导,提高对电信诈骗及帮信罪的防范意识。

2、给未成年人的微信、支付宝、QQ钱包等支付工具开通支付功能时应设置消费限额。

3、对孩子网上购物或玩游戏时,需要家长加强监管 并定期检查资金使用情况

4、不要轻易将自己的支付密码告诉未成年人。

学校篇

1、开展相关活动、专题教育讲座等,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共同维护未成年人的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

2、加强对学生异常消费等情况进行摸排,建立健全周调度、月研判制度,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防止学生涉诈和受骗。积极开展反诈宣传,告知涉案后果,警醒学生从思想上、源头上杜绝电信诈骗。

学生篇

1.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提升辨别意识及识别能力,不轻信陌生人,不将自己和家人的身份信息随意告知他人,保管好自己的支付密码、验证密码、金融信息,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和将自己的验证码告诉他人,做到不听、不信、不汇款、不转账。

2.接受监护与监管:平时要接受家长与老师的监护和监管,注意合理有度地使用网络,防止过度沉迷。一旦发现网络犯罪信息或自身存在被诈骗的风险,及时报告家长与老师,切勿隐瞒!

3.设置反诈防线: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来电预警反诈功能,当看到反诈电话号码96110来电时,表明你可能正在遭受电信诈骗,要接听且配合公安机关的指导。

4.寻求救济:如果发现自己被骗,要保存好证据,及时寻求家长或者公安机关的帮助。将自己拥有的信息提交给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犯罪嫌疑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未成年人   网络   公安机关   诱导   钱财   红包   骗子   陷阱   意识   家长   密码   操作   孩子   学生   手机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