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明院士的“超级战舰”出炉,必将颠覆现代海战,美国很难超越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就在今年的6月13日,电气工程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的马伟明院士提出了一个足以颠覆目前已经沿用了一百年的海军舰队作战编队模式,那就是,打造一个像星球大战一样的“超级战舰”

这个提议就在马伟明院士6月13日发表的最新论文上,而这篇有着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一经发出,就引发了全世界军事迷的强烈关注,也让很多中国军事迷热血沸腾,因为如果这个想法能够实现,那么将直接意味着,中国的军事实力将在未来占据更多优势,不仅能够赶超美国的军事实力,还能引领全世界军事的发展。

那么这个“超级战舰”具体是一种什么样的军舰,它的实现又会有哪些困难?我们能不能如预期那样,真正实现这个概念呢?

一、中国准备将科幻小说中的想法带入现实

1、搭载最尖端技术的超级战舰

我们只有在很多科幻电影,诸如《星球大战》中才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超级的空中舰艇可以集合所有最尖端的武器,成为空中无可撼动的庞大实力。

但最近在马伟明院士的论文里,我们似乎已经隐隐感受到,未来海军的发展在慢慢朝着科幻电影里的样子发展,而马伟明院士也大胆的发出一句震耳欲聋的宣言:这艘超级战舰会颠覆现代海军已经延续了100多年的作战编队

马伟明院士为什么敢说如如此狂傲的话出来呢,其实是完全基于这些年中国海军的技术研发成果,比如中国最新的航母“福建舰”上搭载的电磁弹射技术,这种技术目前除了美国能够掌握,还没有第三个国家能够拿下。

除了电磁弹射技术,还有综合中压直流系统,什么叫综合中压支流系统呢,这说的就是航母或军舰上的电力系统,综合指的是全电推进,也就是把发动机和发电机连接在一起,由发电机带动电动机,推动螺旋桨前进,同时发电机产生电力,然后把电力综合分配给各个系统使用。

这种电力系统不仅能够起到调节和管理电力的作用,而且比燃油发电的性价比更高,安装更灵活,所占的空间也更小。

但目前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使用的是综合中压交流系统,这和我们已经掌握的综合中压直流系统,可以说落后了整整一代,因为直流电比交流电的动力系统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比如都是占了一样的空间,直流电救恩那个提供更多电力,而且也不用进行电流转换。

虽然直流电优点明显,缺点也一样突出,比如军舰都个头很大,所以电线多如牛毛,长时间输电一定会造成损耗,很容易出现故障,而且短路保护也比交流电更复杂,但这2个缺点在中国的军舰上已经被完美解决了,所以我们才能把综合中压直流供电系统应用在多个舰艇中。

电磁弹射技术和综合中压直流系统,这2项技术的突破可以直接代表,在中国的军舰上搭载动能武器,一定可以成为可能。

动能武器又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不像常规的弹头或者核弹头那样,靠自己的爆炸产生能量去破坏目标,而是靠巨大的动能,通过直接与目标相碰撞而起到摧毁目标的作用,所以它比起常规武器来说,能够让目标感到剧痛或被击倒,暂时丧失活动能力,但不会死亡或受到永久性的伤害,所以现在各国都在大力的发展动能武器,这也符合现代战争的需求。

关键技术的突破,让中国有条件搭载更多的动能武器,也就能间接实现马伟明院士的突破性构想。

2、2017年马伟明院士提出“全能舰”概念

虽然马伟明院士的最新论文轰动了整个军事界,但其实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早在2017年,马伟明院士就在第十一届发明家论坛的发言台上,阐述了“全能舰”的概念,这也是现在的“超级战舰”的前身。

当时他就提出一定要把现有的能源动力、武器种类以及武器的发射方式进行颠覆式的革新,才能通过技术来引领新的作战方式,否则我们只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内卷,内耗,这并不利于现代军事的全面发展。

二、传统海军作战编队弊端

为什么马伟明院士提出要颠覆传统的现代海军作战编队模式呢,这何现行的海军作战编队模式的弊端有很大关系。

1、形式固化

首先就是形式过于固化,在出现现代海军以来,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不断调整和发展,以航母为核心,配合巡洋舰、驱逐舰,以及各种常规潜艇、核动力潜艇,再加上空中的各种战斗机编队,似乎,组成这样一个完整的海陆空的航母战斗群,才能称的上是有实力的战斗力量

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航母大国,确实也通过这样的编队形式,在海上有着绝对的实力,所以其他国家也都以此为目标去进行编队的搭建。

但别说完整的航母战斗群了,光一艘航母的建造都要耗费一个国家巨大的财力和物力,还有不断升级的技术,因此组成这样一个完整的航母编队,其实难度是相当的大,就连美国自己都很难承受这样的困难,2013年就已经下水的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福特号特级航母,到现在也没有正式编入军事编队,因为大小问题层出不穷,每年都要各种返厂维修。

所以如此固化的形式,其实对一个国家带来的是巨大的损耗。

2、运营成本极高

第二个弊端就是运营成本极高,还是拿福特号举例,建设就要137亿美元,每种战机也都在1亿美元上下,这还不包括整个编队的人员花销,损耗花销和维修花销,综合下来,对国家的经济压力相当之大。

但全能舰就能完美的解决这2个问题,首先就是“全能舰”只需要一艘船就可以完全照顾到防空、防潜和对海、对岸的全方位、精准打击

相当于造一艘船,解决一个航母编队的任务,与之对应的建造成本和维修成本也会直线下降,只不过不得不说,这样一个“集成式”的战舰,对技术要求可能比传统航母要高出一个层次,所以我们不得不想一个现实问题,虽然这个构想足够超前,但它真的能实现吗,又能在哪一年才能实现呢?

三、“全能舰”离实现的那一天还有多远

1、中国已经在这几年打下了技术基础

其实建造“全能舰”和建造航母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很多关键技术两者完全通用,就像上面提到的电磁弹射技术和综合中压直流系统,都是在研发航母的过程中,实现了技术突破,尤其是电磁弹射和戴念慈阻拦都已经应用在了中国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上

综合中压直流系统也已经应用在了中国第一艘全电推舰艇身上,还有核动力也应用在了中国第一艘海上浮动核电站上,这些关键技术正在一步一步从论文里走出来,走向了现实中。

2、马伟明院士最新论文,提出“超级战舰”概念

不光技术在革新,技术理论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马伟明院士在今年发布了最新的论文,把6年前的“全能舰”概念已经更新为“超级战舰”概念。

最新的“超级战舰”在尖端性上有2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个就是以核能发电的综合电力系统,充足的核能转化成电能和电磁能,不仅能满足全球任意部署的需要,而且还能节省大量能源。

第二个就是根据防御和攻击距离的远近,搭配了不同射程的轨道炮、线圈炮、导弹和激光武器等等不同类型的武器,机动性和精准性更强。

因此这样的一艘“超级战舰”足以抵的上一个航母编队,甚至被部分网友推测,可能它还具备电子战的功能

那什么是电子战呢?电子战也是现代战争的一个特点,因为现代战争传输信息都需要依靠电子设备,而捣毁或者削弱对方的电子设备,就能起到保护己方电子设备,破坏对方信息传递的作用。

3、“超级战舰”概念比美国更先进

马伟明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也骄傲的表示,这个概念比美国现行的发展模式更加先进,它不仅能颠覆现代海战模式,而且如果一但能够实现,美国也很难超越我们的实力。

而且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中国已经具备了很多发展潜力,相比美国疲弱的航母发展态势,我们很有希望在未来超过美国。

美国虽然有福特号特级核动力航母,但他们在舰艇的系统方面相对落后,就导致没办法管理和利用这些产生出来的能源,所以这艘航母即使延期交付了很多年,现在还总是需要回炉重修,并没有成为实际的战斗力

其次就是电磁弹射技术,美国虽然先于中国掌握,但在大型轨道炮设计试验的过程中,却屡屡受挫,原因就是轨道烧蚀非常的严重,而且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这个试验也已经被官方下马,但与之相对的是,中国不仅成熟掌握了电磁弹射技术,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并且是唯一一个在海面上,成功进行了大型轨道炮设计试验的国家。

最后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综合中压直流系统技术,美国军舰使用的依然是中压交流系统,而福特号反复发生故障,可以预料的到一定是中压交流系统上遇到了根本无法解决的难题,但中国不仅攻克了中压直流系统,而且稳定性也在各项试验中得到了保障,完全可以说在这一方面,中国完胜美国。

4、到底什么时候能够见到这艘“超级战舰”呢?

马伟明院士的论文里并没有提及具体的建造时间,但其实很多细心的军事迷已经能从一些蛛丝马迹里窥探到很多信心。

比如076两栖攻击舰似乎在超越美国海军的“闪电航母”概念,因为097两栖攻击舰的系统和设备似乎都和马伟明院士提出的概念有着某些重合之处。

当然,我们先不说到底能不能见到这艘“超级战舰”,就仅凭马伟明院士多年耕耘在提高中国海军技术能力的阵地上,就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他点一个大大赞,也希望马院士的构想能够早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战舰   美国   院士   作战   动能   军舰   海战   航母   中国   海军   电磁   武器   概念   论文   系统   技术   马伟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