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斯拉夫主义:保护同胞,维护信仰,成了沙俄扩张的两杆大旗?

这个话题有点儿太大了,斯拉夫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按道理来说,斯拉夫不应该被当成一个民族来看待,它更像是一个种族。

在古罗马时期,欧洲北部生存着非常著名的3大蛮族,它们分别是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以及凯尔特人。

日耳曼人大家太熟悉了,如今的盎格鲁人、萨克森人、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等等,全都是日耳曼大家庭中的一份子。

同样的道理,斯拉夫人也不是简单的一个民族,他们也按照地理位置的分布,分成了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以及南斯拉夫人。

我们比较熟悉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包括白俄人,其实都算得上是东斯拉夫人。而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则多数是西斯拉夫人。至于南斯拉夫人,也就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各国人,代表有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等。

所以说,日耳曼人、凯尔特人主要分布在西欧和中欧,而斯拉夫人则主要分布在东欧。沙俄所奉行的大斯拉夫主义很简单,就是要把所有斯拉夫人的地盘,都团结到沙俄旗下。


沙俄哪来的自信?凭什么斯拉夫人都要听他们的?

沙俄虽然是斯拉夫集团中的一员,但凭什么他们想当老大就当老大?其实沙俄过去也很小,它的前身莫斯科公国,更是罗斯诸国中非常不起眼的一个。

东斯拉夫人和罗斯人有啥区别呢?嗯,聊到这里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一下。原本东欧草原上住着一帮无忧无虑的东斯拉夫人,可是到了公元9世纪,从北欧来了一帮维京人。

这帮维京人在这里建立了基辅罗斯王国,同时开始和当地的东斯拉夫人逐步融合,形成了后来的罗斯人。其实本质上是很难分清罗斯人和东斯拉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的。

言归正传,莫斯科公国并不起眼,但13世纪蒙古人来了以后,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当时罗斯诸国里实力比较强的一些诸侯,全都被蒙古骑兵给灭了,大城市也逐一被夷为平地了。

这么一来,莫斯科公国由于小,反倒没被收拾,居然保住了自身实力,一跃成为了罗斯诸国的佼佼者。这还没完呢!莫斯科公国崛起,还得感谢一对兄弟,哥哥叫尤里一世,弟弟叫伊凡一世。

这哥俩先后担任莫斯科公国的大公,同时他们也先后选择带队臣服于蒙古铁骑,甚至帮助蒙古大军欺负罗斯人。罗斯人当然瞧不起这两位,但在蒙古人看来,这两位的确是非常顺眼啊!


于是乎,莫斯科公国就这么得到了一个肥差,帮蒙古人在罗斯诸国收税!跟这玩意儿沾边,想不弄点好处都不可能!因此长年累月的发展过后,莫斯科公国富得流油,一度成为了罗斯各路诸侯中最有实力的一个。

翅膀硬了以后,莫斯科公国更是公然与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决裂,甚至还一度击败了金帐汗国,正式摆脱了蒙古人对他们的控制。

1547年,南征北战取得一定战果的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就这么着,莫斯科公国就成了沙皇俄国。

即便实力强盛,成为了斯拉夫诸侯中的最强王者,他们还不具备统一东斯拉夫乃至斯拉夫的资格,总还觉得缺点什么,你们觉得是什么?

信仰大旗不能塌。

欧洲人基本都有信仰,斯拉夫人也不例外。这我们又不得不扯远一点了,因为涉及到信仰的问题,我们小心一点讲,有些特殊词汇能避免就避免,大家能看懂就行,看不懂就在评论区骂两句。

罗马帝国到了公元4世纪时,将基督奉为本国国教。其实基督是从犹太中演化出来的一个教派,后来基督又演化出了伊斯兰。

所以我们姑且可以将欧洲的主体教派分成3个层次:1.0版本的是犹太,2.0版本的是基督,3.0版本的则是伊斯兰。

不过到了4世纪,罗马帝国由于盘子太大了,也总是搞分裂,分成东西两部分。就这么着,时间一长,基督也就分成了天主和东正这两块。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成了西罗马和东罗马,因此基督也正式分成了天主和基督。西罗马以天主为尊,东罗马则奉东正为正统。

问题就出在东罗马的地理位置这儿,东罗马主要在东南欧、小亚细亚、中东的部分地区。因此他们辐射的范围大体也就是在东欧地区。

这么一来,斯拉夫人基本上都受到了东正的影响,成为了东正信徒,这也包括了沙俄那边的东斯拉夫人。

公元476年,日耳曼人灭了西罗马,他们完全接受了天主的影响,这就是为啥那么多西欧、中欧国家信奉天主的原因。

等到公元1453年,东罗马被奥斯曼土耳其给灭了,这下东正群龙无首,斯拉夫各部族乱成一团,一时间不知道谁来扛大旗。

关键时刻,莫斯科公国冒了出来。为啥呢?原来在1469年,21岁的东罗马末代公主索菲娅,嫁给了寡居在家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这么一来,莫斯科公国和东罗马皇族,可就沾亲带故了。等到索菲娅为伊凡三世生了孩子以后,莫斯科公国便逐步东罗马化了。他们沿用了东罗马的双头鹰作为国徽标志,采取东罗马的元老院制度,将东正提升为国教,甚至自称第三罗马。

既然自称第三罗马,那么莫斯科公国,以及后来的沙俄,自然要肩负起复兴罗马包括东正的任务了。这就是他们一直强调信仰的力量的原因。


多次出兵巴尔干,打着的就是这两杆大旗。

奥斯曼土耳其到了18世纪衰败以后,沙俄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们不断发起反攻,陆续夺取了亚速、克里米亚等大片黑海沿岸的地盘,甚至开始把手往巴尔干地区伸了。

啥情况呢?

1806年的第七次俄土战争中,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在摩尔多瓦、瓦拉几亚地区打成一片,最终沙俄取得胜利,顺利得到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

到了1853年,沙俄直接把军队开拔到了巴尔干半岛,并且打出了保护斯拉夫同胞、保护东正信徒的两杆大旗,直接和奥斯曼土耳其抢夺起了整个巴尔干半岛。

甭管巴尔干各族人认不认,反正沙俄一口咬定他们都认。而当地人也的确希望摆脱奥斯曼土耳其的控制,因此战争刚开局,还真有利于沙俄。

不过英法等国看不惯沙俄继续南下的野心,果断出击帮助奥斯曼土耳其,这才将沙俄击退。沙俄妄图夺取巴尔干的计划,也就这么搁浅了。

到了1878年,沙俄不服气,又发动了一次俄土战争,这回他们倒是打赢了。而且还逼迫奥斯曼土耳其承认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的独立,保加利亚也顺利纳入了沙俄的势力范围。

由此可见,两面大旗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继续这么搞下去,那沙俄夺取巴尔干半岛,大概率不成问题。

不过人家巴尔干各国取得自由以后,并不太愿意跟着沙俄混,而是想要自己出来单干。你要是强行征服这片地区,那自己竖起来的两面大旗,可就成了笑柄了。


现代俄国,应该把步子迈大一点,别怕扯到胯。

大家都知道,现如今俄乌战争中,俄国一直强调,要保护在乌克兰的同胞,也就是俄族人。其实我觉得他们格局还是小了点,咋不看看自己的祖先在干些什么呢?沙俄时代,要保护的,可是整个斯拉夫民族,不仅仅是东斯拉夫,更不可能仅仅是俄人。

所以说啊,现代的俄国,格局小了点哟。要真有能耐,就应该拿出沙俄时代的气魄来,把占领整个东欧作为己任,将所有斯拉夫同胞,都纳入自己的保护之下。什么白俄、乌克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巴尔干那一堆卡拉米,全都纳入俄国的统治之下,这才是民族复兴嘛!小打小闹像什么样,要干就干票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沙俄   斯拉夫   巴尔干   奥斯曼   罗斯   莫斯科   土耳其   基督   公国   罗马   同胞   主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